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安全文化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安全史学

2007-08-01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人类的安全观念、安全行为和策略的史学研究,可以总结出人类的安全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轨迹,从而明确我们今天所应把握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 
  
  1.我国古代文明中的安全方略
  
  在古老的中华民族悠久历史进程中,流动于民族文明长河中的安全观念和方略,对我们今天认识、实践和应用现代安全文化有着极有价值的参考。
  
  “观”指观念,是认识的表现、思想的基础、行为的准则;方略指方法和策略,是安全的实践和应用、活动的艺术和技巧。现代的安全活动,需要正确的安全观,只有对人类的安全态度和观念有着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并有高明的安全行动艺术和技巧,人类的安全活动才算走入了文明的时代。
  
  安全方略之一:居安要思危——出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安不忘危,预防为主”,正像孔子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是安全行动的原则和方针。
  
  安全方略之二:长治能久安——出自《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只有发达长治之业,才能实现久安之势。这不仅对于国家安定是这样,生活与生产的安全需要这一重要的安全策略。
  
  安全方略之三:有备才无患——出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只有防患未然时,才能遇事安然,成竹在胸,泰然处之。
  
  安全方略之四:防微且杜渐——源于《元史·张桢传》:“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从微小之事抓起,重视事物之“苗头”,使事故和灾祸刚一冒头就及时被制止,为损失控制之战术。
  
  安全方略之五:未雨也绸缪——出自《诗·幽风·鸱》:“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尽管天未下雨,也需修补好房屋门窗,以防雨患。如要安全,也须此然。这不失为有效的事故对策。
  
  安全方略之六:亡羊须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尽管已受损失,也需想办法进行补救,以免再受更大的损失。古人云:“遭一蹶者得一便,经一事者长一智。”故曰:“吃一堑,长一智。”“前车已覆,后来知更何觉时。”谓之:“前车之鉴。”这些良言古训,不失为事故后必须之良策。
  
  安全方略之七:曲突且徒薪——源自《汉书·霍洌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徒其薪,不者则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只有事先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防止灾祸。这是“预防为主”之体现,是防范事故的必遵之道。
  
  古语指教我们的安全方略,不失为警世良言。但应予注意的是,面对现代复杂多样的事故与灾祸的大干世界,以教条不变的策略对待之,是必定要失败的。正如秘本兵法《三十六计·总说》中所云:“阳阴燮理,机在其空;机不可设,设在其中。”只有以变化和发展的眼光去实践中探求和体验,才能在与事故和灾祸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工业文明,人类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21世纪,人类生产与生活的方式及内容将面临着一系列嬗变,这种结果将把人类现代生存环境和条件的改善和变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显然,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利益、效率、舒适、便利,但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负面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来自于人为的意外事故与灾难的极度频繁和社会经济遭受损失的高度敏感。从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到日本的地铁毒气事件;从韩国的三丰百货大楼坍塌到中国克拉玛依友谊宫火灾;直至世界范围内每年350万人死于意外事故的“无形战争”,其中由于职业工伤和职业病导致的死亡110万人,交通事故导致死亡80余万人。惨痛的生命与健康损害及财产巨大损失的深刻教训,迫使人们警醒:呼唤人类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求对人的生命与健康、家庭幸福与安宁、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保护!
   
  2.基于历史学的安全哲学
  
  通过历史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探索到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安全认识论和方法论。
  
  人类的发展历史一直伴随着人为或自然意外事故和灾难的挑战,从远古祖先们祈天保佑、被动承受到学会“亡羊补牢”凭经验应付,一步步到近代人类扬起“预防”之旗,直至现代社会全新的安全理念、观点、知识、策略、行为、对策等,人们以安全系统工程、本质安全化的事故预防科学和技术,把“事故忧患”的颓废认识变为安全科学的缜密;把现实社会“事故高峰”和“生存危机”的自扰情绪变为抗争和实现平安康乐的动力,最终创造人类安全生产和安全生存的安康世界。在这人类历史进程中,包含着人类安全哲学——安全认识论和安全方法论的发展与进步。
  
  工业革命前,人类的安全哲学具有宿命论和被动型的特征;工业革命爆发至20世纪初,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安全认识上升到经验论水平,在事故的策略上有了“事后弥补”的特征,在方法论上有了进步和飞跃,即从无意识发展到有意识,从被动变为主动;20世纪初至50年代,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系统论阶段,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进入了近代的安全哲学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世纪末,由于高技术的不断涌现,如现代军事、宇航技术、核技术的利用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出现,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本质论阶段,超前预防型成为现代安全哲学的主要特征,上述的安全认识论和安全方法论大大推进了现代工业社会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征服意外事故的手段和方法,表1给出了上述安全哲学发展的简要脉络。从历史学的角度和辨证唯物的观点,对安全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应有如下认识。
  
  (1)宿命论与被动型的安全哲学。这样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表现为:人类对于事故与灾害听天由命,无能为力,认为命运是老天的安排,神灵是人类的主宰。对于事故对生命的伤害,人类是措手无策的,对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只能是被动地承受,人类的生命保护和生活质量无从谈起,似乎人类的安全与健康是飘摇莫测,这是一种落后和愚昧的宿命论。
  
  (2)经验论与事后型的安全哲学。随着生产方式的变更,人类从农牧业进入了早期的工业化社会——蒸汽机时代。由于事故与灾害类型的复杂多样和事故严重性的扩大,人类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教训,开始进入了局部安全认识阶段。哲学上反映为:建立在事故与灾难的经历上来认识人类安全,有了与事故抗争的意识,学会了“亡羊补牢”的手段,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策方式,如发生事故后原因不明、当事人未受到教育、措施不落实三不放过的原则;事故统计学的致因理论研究;事后整改对策的完善;管理中的事故赔偿与事故保险制度等。
  
  (3)系统论与综合型的安全哲学。由于对事故本质认识的深化,建立了系统分析和综合认识观,人们认识到了人、机、环境、管理是控制事故的综合要素,主张采用工程技术硬手段与教育、管理软手段综合治理。其具体思想和方法有:全面安全管理的思想;安全与生产技术统一的原则;讲求安全人机设计;推行系统安全工程;企业、国家、工会、个人综合负责的体制;生产与安全的管理中要讲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的“五同时”原则;企业各级生产领导在安全生产方面向上级、向职工、向自己的“三负责”制;安全生产过程中要查思想认识、查规章制度、查管理落实、查设备和环境隐患,进行定期与非定期检查相结合、普查与专查相结合、自查、互查抽查相结合,生产企业岗位每天查、班组车间每周查、厂级每季查、公司年年查。
  
  (4)本质论与预防型的安全哲学。随着高技术的不断应用,人类在安全认识论上有了自组织思想和本质安全化的认识,方法论上讲求安全的超前、主动。具体表现为:从人与机器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入手,人的本质安全指不但要解决人的知识、技能、意识素质,还要从人的观念、伦理、情感、态度、认知、品德等人文素质入手,从而提出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物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就是要采用先进的安全科学技术,推广自组织、自适应、自动控制与闭锁的安全技术;研究人、物、能量、信息的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和安全信息论等现代工业安全原理;技术项目中要遵循安全措施与技术设施同时设计、施工、投产的“三同时”原则;企业在考虑经济发展、进行机制转换和技术改造时,安全生产方面要同时规划、发展、实施,即所谓“三同步”的原则;进行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的“三不伤害”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态度“5S”活动,生产现场的工具、设备、材料、工件等物流与现场工人流动的定置管理,对生产现场的“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的“三点”控制工程,等超前预防型安全活动;推行安全目标管理、无隐患管理、安全经济分析、危险预知活动、事故判定技术等安全系统工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