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实施,发电企业逐步实现了由生产型向经营型的转变。在这种形势下,怎样做好新时期发电企业的安全工作呢?本人认为只有不断加快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实现发电企业的本质安全。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本人对加强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工作在文化层面的凝练和提升,是企业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的观念、行为、环境以及相关物态条件的总和,也就是人们自觉形成的、能够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守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安全文化强调人在安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变被动式监督管理为主动式的自主管理。
首先是表层文化,即物态的安全文化。包括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现场的本质安全化以及各种安全技术和科研成果。
其次是中介文化,即制度文化。包括安全工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运行规程、“两票”标准化的建设,以营造一种强制力,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和危险动作给予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从而规范员工的行为。
第三是深层次的文化,即观念文化。它包括了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安全理念及对员工行为的安全引导,培育“三不伤害”观念,强化“我要安全”意识。
(二)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
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企业长治久安的必经之路。企业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对促进企业的进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导向作用。企业安全生产决策者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和文化气氛下进行的。它不仅取决于企业领导及领导层的观念和作风,而且还取决于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氛。积极向上的、充满活力的安全文化可为企业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价值导向。
激励作用。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形成职工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员工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就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生产精神就是一把员工自我激励的标尺,他们通过自己对照行为,找出差距,可以产生改进工作的驱动力,同时企业内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
凝聚作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系统管理理论告诉我们,组织起来的集体具有比分散个体大得多的力量,但是集体力量的大小又取决于该组织的凝聚力,取决于该组织内部的协调及控制能力。组织的凝聚力、协调和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制度、纪律等刚性连接件产生。但制度、纪律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难以适应复杂多变及个人作业的管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向上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是一种内部粘结剂,是人们意识的一部分,通过文化这个柔性连接件,可以使员工自觉地行动,把员工凝聚到一起。
二、加强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1、电力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要求
发电企业是提供全社会发展动力的基础产业,今年以来,南方由于遭受雨雪冰冻灾害、地震而引起的大范围停电所带来的影响,再次强有力的说明:电力生产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一直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各发电企业尽管在安全生产的硬件和软件的安全保障上下了很大投入,但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要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很多人还是心中无数,一谈起安全生产,依然觉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通过对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现状的思考,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技术的措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管理法制的措施只能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要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最终还在于安全文化的孕育。
2、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电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进一步明确了安全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企业来说,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安全生产搞不好,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
过去,我们通过“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等“三铁”手段来抓安全。这种管理来源电力系统几十年的管理经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员工的工作已经由体力劳动转变成脑力劳动,脑力劳动的成果完全取决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创造力。因此,现代发电企业必须借助企业安全文化来助推安全管理,激发员工的自觉性,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最终实现企业安全发展,以安全发展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探索实践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1、充分发挥安全理念的先导作用
违章会导致事故和人身伤害人人皆知。可为什么在一些单位违章现象屡禁不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没有先进的安全理念做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就不可能搞好。
2、以人为本是建设安全文化的前提
安全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方法,因而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要提倡以人为本。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员工是最积极的因素,他们不仅是被管理的对象,同时也是管理者。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看,不能忽略员工作为社会人所具有的思想、情感、需要,不能忽视员工在安全管理上的主观能动作用。因此要在安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为我、为人、为企”的“三为”思想。要在管理中发挥员工的作用,体现人性化管理;要牢固树立服务观念,设身处地为现场着想,为施工现场、生产一线员工着想,尽力解决实际问题。坚持以人为本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能够使安全工作从被动变成主动,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工作质量。
3、建设安全物态文化及制度文化是建设安全文化的基础
加强物态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要配齐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其次要完善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及安全设施标准化,使发电企业在生产施工现场安全设施管理上达到规范统一,为员工创造一个清晰、安全的工作环境;第三是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的程度。通过加强物态安全文化建设,以消除作业环境中的事故隐患,为作业环境创造安全、良好的条件,使作业环境条件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要求,使作业者感到安全和舒适,保证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并起到提醒作业者遵章守纪、珍惜生命,勿忘安全的作用。
建设制度文化要在完善规程制度的同时,重在落实,重在严格考核。否则,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没有效力。
4、提高员工综合业务素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源动力
员工综合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企业的质量,也能反映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高低。从电力系统发生的事故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员工技术素质低和安全知识缺乏是诱发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员工综合业务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源动力。只有提高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才能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身保护能力,才能为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奠定基础。
5、拓展活动形式是建设安全文化的重点
按照行为科学的观点,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外来因素的刺激,而这种刺激能起到多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的兴奋程度,高则强,低则弱。由此可以看出,枯燥的、单调的教育会导致麻木或者厌烦,而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本身就会增强教育效果。因此,拓展活动形式是建设安全文化的重点。
比如,开展安全竞赛、危急事故演练活动;对违规事件召开现场会;张贴安全标语、提合理化建议;举办安全论文研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事故安全展览;建立光荣台、违章人员曝光台;评选最佳班组、先进个人。
总之,要拓展活动形式,努力让员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各个感官体验领会安全文化,真正达到“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境界。
6、加强外来施工单位和临时用工人员安全管理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当前,外包工程及临时工的安全管理,一直是企业安全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和薄弱点,是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瓶颈所在,也是企业安全监督的重点之一。
实践证明,要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必须加强外包工程及临时工安全管理工作。所以,进一步加强对外来施工单位和临时用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是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的重要环节。对外包工程施工单位安全日活动的管理,安全监察部要在安全协议中明确提出要求,督促其严格执行。
总之,新时期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想确保不走过场、务求实效,需要组织管理者与建设实施者之间上下互动,必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循环往复,直至建立起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最终形成积极健康的安全文化。
上一篇:关于供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
下一篇:论建筑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