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建设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

2008-10-27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事故教训告诉我们,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员工良好的 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在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呢?笔者认为应突出发挥以下几个作用。

    一、发挥理念的先导作用

     心态安全文化是 安全文化建设的 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人本思想。无论是管理者还操作者,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追求安全、健康、幸福是人皆有之的基本需求,“三违”能导致伤残和死亡是人人皆知的。可是,为什么在一些单位“三违”现象屡禁不止,时有发生,甚至呈增长势头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以至出现了以下这些怪现象,比如,保证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最能体现党的群众观点,最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一些管理人员在行政行为指向上,迫使或诱发本单位职工拼设备、拼体力,违章冒险蛮干;又比如,上级组织安全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出隐患,预防事故,这本是好事,可下级往往百般应付,恐怕查出什么问题,查出问题便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比如,安检人员本应是安全生产的“保护神”,可实际上现场管理者和操作人员却使用“你来我停,你走我干”的游击战术来对付安检人员;本来“我要安全”是职工本能的内在需要,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

思想上的麻痹是最大的事故隐患,上述的错误观念一日不破除,正确的安全理念一日不树立,安全文化建设就永远是一座空中楼阁。
发挥安全理念的先导作用,要自上而下广泛征集安全理念,经过层层筛选、提炼,形成具有煤炭企业特色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和安全伦理道德规范。在建立企业安全体系的基础上,要加大理念的倡导、实施力度,除了利用标语、牌板、宣传栏等形式,造成理念文字的视觉冲击效果外,还可以开办安全专题讲座,由领导登台讲理念,还可以采用班前会有奖征答等办法,强化职工对安全理念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发挥理念的先导作用,营造一个较为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二、发挥亲情的感染作用

    从理论上讲,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但是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是“我说你听”,不是大道理满堂灌,就是家长式的训斥,而且千篇一律、老生常谈,使职工的思维形成了一种麻木的状态,把每一次的宣传教育当成是枯燥无味的例行公事,左耳进、右耳出。要解决安全教育入脑的问题,一定要注重感情投入,发挥好亲情的感染作用。

    1、设立职工家庭成员的“全家福”牌板挂在区队学习室的醒目位置,把每一个家庭成员对自己亲人的安全期盼写在照片的下面,时时提醒职工牢记亲人的嘱托,把安全牢牢记在心中。

    2、强化安全教育,实现舆论引导到位。抓好安全宣传是倡导安全文化的有效手段。要把安全提升到精神文明的高度来认识,培养职工的安全价值观,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达到积累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的目的。要充分利用牌板展、黑板报、闭路电视、广播、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文艺演出和为职工过生日、送安全劝告信等形式,光造舆论,大造声势,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处处闻警钟”的安全宣传氛围,使广大职工在情感的交流中和思想深处受到深刻的安全教育,牢固安全生产的精神防线。

     3、开展安全帮教活动。定期向职工家属发出安全承诺书,向职工家属讲清“三违”造成的危害性。同时,还组织家属召开帮教会,由部分“三违”职工家属介绍自己的丈夫因“三违”造成受伤给家庭带来的痛苦和困难。由于丈夫在工作中忽视了安全,没有按章作业受了伤,深受皮肉之痛,由此给家中妻子增加了负担,孝敬老人,照顾丈夫,伺候孩子,买米、买面,样样都压在妻子的肩上。她们的现身说法,道出了“三违”给家中带来的困难,以此来提醒职工认识到安全生产对家庭幸福的重要性。同时也号召广大家属牢固筑起一道多情的安全防线,积极参加安全共保活动。

     4、强化联责联保,实现安全职责落到实处。煤矿安全特点决定了要开展“岗位区域安全联责、职工安全联保”活动,其目的就是要求职工做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进一步健全完善“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保全矿”的安全联保体系。这就要求每个岗位的职工都要严格遵守安全制度,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以个人的按章作业,换来广大职工的家庭幸福和全矿的稳定。
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低不是管理者的责任,但不能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就是管理者的责任。过去,管理者抓“三违”更多依赖的是批评教育加经济处罚。不可否认,批评教育和罚款也能使职工的思想受到触动,但是个别管理人员执行制度的方法简单粗暴,很容易使“三违”职工对安全管理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经济处罚的有效作用大打折扣。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制度的同时,注重情感管理方法的使用。如在基层学习室“全家福”前面设置“不规范行为警示台”,让违章职工在班前会时,站在台上,面对着挂在墙上的“全家福”照片,将违章经过和危害性说清楚。

    三、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根据群众监督组织工作在基层、活动在一线、操作在现场的特点,积极探索群众组织监管安全生产的新途径。一是积极配合安全监管部门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在检查中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组织现场情况清楚、隐患把握准确、发现问题及时的优势,使安全生产隐患发现在萌芽、消除在现场、解决在当班。二是定期组织职工代表到现场巡视检查,使他们有重点、有安排、有权力,有效解决安全巡视走形式的问题。对于职工群众关心的安全生产问题,要求群众监督组织要跟踪检查,及时反馈广大职工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使群众监督组织在消除事故隐患、改进安全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三是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突出督察对于生产现场的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各级群众监督组织坚持做到“检查、建档、整改、督察”四个步骤,步步紧扣,按照“重点明确、现场督察、及时通报、督促落实、复查整改”五个环节紧紧相连的原则,加强隐患的整改治理,把群众组织监督安全生产的工作延伸到企业生产现场的各个角落,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抓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要通过群众监督组织,架起群众监督安全生产的桥梁和细节,及时倾听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广泛收集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愿望和要求,并根据这些意见和要求,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隐患和问题,努力为广大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创造条件。

    在搞好安全基础工作的同时,要保证安全投入,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体系,使投入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要开展安全科研攻关,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技术、管理难题,不断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装备,改进管理手段,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