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牢牢掌握安全的主动权,实现安全无事故的长治久安,最根本的就是要时刻铆紧员工安全意识这根弦,确保安全不脱轨,打造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
“特色安全文化”不仅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行业文化”的一部分。“安全文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指导和约束企业整体安全行为及员工安全行为的价值理念。特色安全文化是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和特点打造的安全文化。
一、特色安全文化的特点与作用
(一)特色安全文化是预防事故的“软”对策,它具有“硬”对策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对“硬”对策的心理和价值观念的补充。
(二)特色安全文化是在建立安全文化的基础上,突出创新性和对企业的实用性。
(三)特色安全文化重在系统化管理及制度,本质上创造着一种“人机环境”相协调的反危机控制思想,通过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有形与无形的安全氛围的影响,从而达到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控制。
(四)特色安全文化更强调安全的准则、理念及策略,更重视与人的行为相关的一系列物态条件的安全环节的构成。
(五)特色安全文化在生产过程中,旨在从规划、计划、运行等安全过程全寿命周期各环节实施以文化为中心的安全策略。
二、特色安全文化的针对性
打造特色安全文化,创建安全型企业是一项理论化、系统化的工程,是贯穿于安全企业的一条主线,是企业和职工利益的保障体系。特色安全文化要寻找企业的特点和内在规律,突破常规创建企业安全文化,形成企业的特色。
(一)针对“自我”强化安全意识
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是自上而下,职工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参与,没有切实解决好“自我”的内在动力问题。在对传统安全管理进行剖析、反思的基础上,从坚持“以人为本,文化领先”的角度入手,突出“以我为中心”的安全管理理念,注重引导、培植广大职工对安全与健康的自愿、自需、自求意识,教育职工在从事各种安全生产时,都会带着这样一种思维:这样做是否违章?是否威胁我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从而使看似狭义、实则广义的 “我”的安全与企业安全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及时把这一安全新理念运用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去,教育职工时刻关心“自我”,围绕“企业安全、珍爱生命”这个主题,开展 “我要维护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对家人的犯罪”、“企业安全才是真正的爱”等“自我”质询活动。在活动中突出五个特点:一是自下而上进行,从工人到班组、科室到管理人员逐级进行座谈,充分谈思想、谈认识,让每一个职工都来关心“自我”并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二是辅之以必要的教育形式,开展“我对安全负什么责任”大讨论等活动,通过系统追问不断强化职工对生命价值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我”在安全工作中的权力和义务。三是与每个职工的本职工作相结合,从每一个岗位、每一道工序、每个生产环节上对照规程和标准,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因人而异、因岗而异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四是与抓好职工安全培训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分阶段、分层次制定实施培训计划。五是与严格奖惩相结合,不断加大对“三违”人员和事故责任者的惩罚力度,实施丢面子、丢票子、丢位子“三丢”惩治措施。
(二)针对安全管理精细化
安全管理要以精细化引领新思路,在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全面推行思想标准化、语言标准化、行为标准化、操作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管理,建立标准分析、标准制度、标准学习、标准执行工作流程,实现标准运行、定位到人,创造全新的安全、生产、人文、生活环境。在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在全企业范围内推行“精细化”作业、创建“精品管理”,大力倡树做标准人、上标准岗、做标准事、干标准活,考核从严从细,产品精益求精,注重安全生产管理细节,做到时时、处处、人人、事事有标准、有考核,使安全标准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延伸,抓好创建试点,努力培育成为安全管理理念先进、学习力、创新力强、组织结构科学合理,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示范样板,用样板的力量推动企业员工在“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的氛围中文明操作、文明行事、文明做人,打造安全型企业。
(三)针对安全管理的骨干作用
安全管理不仅需要全员参与,还要建立一支骨干带动的示范队伍。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团员在安全生产上的骨干作用,开展“党员安全岗”、“党员身边无事故”、“青年安全包保”等主题活动,带动全体员工一起投入到安全管理活动之中去,从中发现好的典型,大力宣传推广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安全光荣,事故可耻”理念,共同把安全生产活动当作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抓手,为创建安全型企业服好务、示好范,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特色安全文化的重点
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涵盖了厂容厂貌、厂风厂纪、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体现在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安全价值观等意识观念中,着重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一)明确特色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
建设特色安全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有效控制和最大化降低安全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建设特色安全文化的目标应定位于“安全型企业”。
(二)明确特色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则
根据实践和经验,特色安全文化的原则应确定为:以人为本,坚持和树立安全发展思想观,将安全文化这一看似抽象的概念转化 为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三) 构建特色安全文化的运行机制
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有据。二要切实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落实责任,建立起覆盖各单位、各工种和各个工序的安全管理网络,有效地卡控生产过程,监督员工的生产行为,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三要建立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做到赏罚分明,对安全生产有突出贡献的要重奖,隐患整治不及时、造成事故的要重罚,通过硬性手段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四要依靠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等物质手段来预防事故,保证安全。五要建立起安全事故紧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采取果断、慎密的措施有效防止事故扩大,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四)强化领导的责任作用
领导在安全生产中负有重要的责任,企业的安全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责任意识、工作作风、管理水平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既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同时也是被教育者。各级领导要自觉地学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深刻认识安全管理是第一决策、第一话题、第一保障、第一要务,不折不扣地履行安全职责,在切实抓好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并努力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在全企业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还应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将“安全第一”方针和安全政策法规真正落到实处。
(五)创建特色安全文化应抓好“五硬五做到”:
一是思想认识上要硬,做到一手抓特色安全文化建设,一手抓生产管理。
二是领导体制上要硬,做到安全文化建设和生产管理两副担子一起挑,行政突出抓,党委支持抓,工团配合抓,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特色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网络。
三是目标上要硬,做到两个指标一起下,即根据年、季、月生产计划,同时下达特色安全文化建设指标,使特色安全文化建设与生产管理形影不离,相得益彰。
四是具体活动上要硬,做到在安排生产作业、劳动竞赛等活动时,也要同时安排特色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使特色安全文化建设紧贴生产,并以特色安全文化建设促进生产管理,以生产管理带动特色安全文化建设。
五是检查考核上要硬,做到像抓生产管理一样,制定特色安全文化建设的量化指标、检查标准、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并把特色安全文化建设与人们的工资收入直接挂钩,同步严格检查,同步严格考核,同步严格奖罚,真正做到“铁面”对安全、“铁手腕”抓安全、“铁心肠”保安全,实现特色安全文化建设和生产管理两个成果一起要的目标。
特色安全文化建设不可能像实施一项措施计划那样立竿见影,需要常抓不懈,持续不断,日积月累。形式上的“安全月”每年只有一次,而在员工心中,每个月都应是安全月。只有不断促进和发展企业特色安全文化建设,才能有效地保障企业平安发展。
下一篇:构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