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2009-03-18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总的来说,在矿山安全生产方面,我们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差距很大。以煤矿为例,美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是0.03,波兰是0.23以下,印度是0.5以下,俄罗斯是0.7以下,南非是0.23。而我国,即使设备和条件都有一定基础的国有重点煤矿,目前百万吨死亡率也高达1.27∽1.47。安全状况不好,不仅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损害我国的国际政治形象,有损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矿山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矿山企业一般从事原材料的开采与加工。矿山在生活环境、生产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有其明显的特点,所以在矿山安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政策扶持,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和最新技术成果培育和发展矿山安全文化。

  1、矿山安全文化建设开始走上法制轨道

  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一个“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正在形成。1992年11月7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002年6月29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别是《安全生产法》的实施对安全生产和安全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主体法,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实现安全生产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是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力武器。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也必将指导我国矿山安全文化建设沿着法制的轨道健康发展。 

  2、传媒对安全生产越来越关注

  目前,安全生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舆论追踪的焦点之一。在安全生产上,几乎每一次大的事故,每一项重大举措的出台,都会引起各方面的强烈反响。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正在形成,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

  3、矿山安全文化建设受制于经济基础

  矿山安全文化建设客观上始终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企业良好的经济状况为安全文化建设创造了雄厚的物质条件,优秀的安全文化又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 

  矿山多数远离大城市,以国有大型矿山为中心逐渐形成了矿山城市,这些国有大型矿山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文化事业的繁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企业安全状况良好,企业安全文化正在形成。但是一些衰老矿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举步为艰。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许多乡镇矿山企业则规模偏小,工艺技术落后,安全生产条件差。加上多数小矿实行了租赁、承包、转让等多种形式的以民营为主的管理体制,企业法人短期行为严重,只顾赚钱,忽视安全,安全文化建设根本无从谈起。

  4、职工素质决定矿山安全文化建设的成败 

  众所周知,事故的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两个主要方面。从事故原因分析中发现,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所以在预防事故中,人的因素占有特殊的位置。一方面,人是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另一方面,人又是事故的肇事者。据统计分析,绝大部份事故是由于人的失误,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所以企业安全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素质”这个原则。

  在我国一些现代化矿山企业,矿山装备达到了现代化标准,生产效率高,安全状况好,职工待遇高,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企业服务,大学生当矿工已不足为奇。在现代化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丰富多彩。但整体上看,矿山企业是劳动密集性企业,工作环境复杂多变、脏乱甚至危险,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安全技措欠帐严重,职工劳动强度大,收入比较低,多数从业者文化水平不高。在乡镇小矿山职工队伍特殊的构成对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制约更加突出,在这里矿工多数是农村打工仔,他们文化水平低,有的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小农经济思想、宗族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观念陈旧。并且他们来自不同地域,文化习俗又千差万别,职工之间缺乏思想融通,加上职工多为季节工和临时工,流动性大,得过且过,不作长远打算,雇佣思想和游民心理严重。因此,矿山安全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