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是企业和员工共同秉持的关于安全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子文化,最高目标与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目标,都是促进人的发展和幸福。安全文化更重视生命本身的价值,偏重企业内部的人性化管理,通过营造企业内部和谐稳定的环境增强外部竞争力。捷盟在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咨询时,把握住安全文化不同于企业文化的特点,创造了以“同-硬-防”为精髓、基于“文化-制度-管理”的安全文化理论框架——安全盾文化体系。
“盾”又称盾牌,是挡御刀箭的护身武器。“盾”字上面是盾牌的形状,中间是手握盾柄,下面是“目”,三部分合起来表示持盾遮护身体。盾的功能是“防”,品质在“硬”,精神趋“同”,三者协同共运,达到“安全”目的。“防”而达于“安全”,则为“安全盾”。
安全盾模型在水平方向上分内中外三圈,内圈代表安全文化体系,中圈代表安全制度协同体系,外圈代表安全生产事故防御体系;根据安全文化的内在特点,把安全文化浓缩为“同、硬、防”三要素,在模型中以垂直方向的上中下三层表现。
安全盾文化以盾为载体,以文化为主题,以管理为基础,以安全为目的。主体思路是“文化引领管理、制度规范生产”;具体逻辑关系是“同心-同硬-同防-(同安全=本质安全)一文化的本质安全一制度的本质安全一生产的本质安全”,其中文化的“同安全”和管理的“本质安全”合二为一,交叠为安全盾文化的核心,象征通过文化和管理的对接、融合和统一,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盾文化是一种大安全文化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指导原则,把追求人的满足、发展和幸福等人类终极价值,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超越了具体的作业安全,超越了物、环境和“作为工具的人”等对象的“本质安全”;其次,安全盾文化不仅包括以“理念”和“行为准则”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体系”,更是放开视角,大胆融合,把安全制度和安全生产也纳入进来,把文化-制度-生产融为一体。
“同、硬、防”:安全盾文化体系的精髓
安全盾文化模型借鉴西方现代安全生产理论中的协同学和系统防御思想,吸纳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仁爱、重忠义和重团队的精神,紧扣企业安全生产脉搏,在盾牌固有品性“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同”的文化因子,与“硬”一起共同构成以“防”为重点的安全文化。
“同”是安全盾文化的精神取向。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文化上要同心同德,管理上要协同配合,制度上要连贯衔接,生产上要同防同保。企业领导人要以人为本,以仁聚心,引导职工学会爱自己、爱别人、爱企业,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企业员工要树立以企业为家的观念,把个人的发展同企业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互惜、共护、同享健康安全的环境;要发扬团队精神,精诚合作,众志成盾,携手共建企业的人本安全。
“硬”是安全盾文化的品质。打铁要靠自身硬。事故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往往出现在防范薄弱之处。对于安全工作,不是要过得去,而是要过得硬,对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高标准、严要求。思想过硬:树立“安全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各司其职、把握主动、严防死守、防患未然。作风过硬: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干就干好。制度过硬:责任到人,规范每一个环节,事事较真、严细成风、奖惩严明。素质过硬:不但要想安全,更要会安全、能安全。执行过硬:安全工作环环相扣,重在执行、贵在落实、不留隐患。通过“五过硬”,共同打造企业的本质安全。
“防”是安全盾文化的目标。“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对于事故,防是最好的保护方式,必须做到超前防范,超前规避。不仅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更要无危思危、见危思变、除患于无患。要在思想上树立“防”的观念,在管理上融入“防”的理念,在行动上践行“防”的意念,大角度思考,整体性规划,全过程防范,主动构建人、机、环境、管理的“大安全体系”。
“以人为本”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主导思想
捷盟安全盾文化的主导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因为“以人为本”是实现企业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障。
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从“人是工具”论的角度,强调通过塑造本质安全的职工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又从“人是本体”论的高度强调通过打造本质安全的企业来最终保障职工的全面安全——人本安全,从而保证安全工作始终不偏离“人”这一最高目标。这与安全文化和安全生产的现实要求相吻合,即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目标是完全统一的,都是为了引领人、规范人、激发人、保护人、实现人、成就人、满足人。
“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只有通过塑造本质安全型职工,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来体现。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矿井事故的三要素。因此,塑造人的本质安全、物与环境的本质安全,是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业企业、践行“以人为本”思想的必由之路。物和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人的因素却最为活跃,人既是执行安全生产的操作主体,又是改进安全生产的能动主体。对此,捷盟提出把人的本质安全放在首位,提出通过塑造“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安全型职工”,规避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强化安全意识、培养安全素质、提高安全技能,为物和环境的本质安全管理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科技保证,最终打造企业的安全长效机制。
安全盾文化的脉络:“大同”文化打造“本质安全”
安全盾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从纵深方向上的文化脉络和平面方向上的管理脉络来分解。文化脉络统之为一个“同”字:同心-同硬-同防-同安全;管理脉络是“本质安全-文化的本质安全-制度的本质安全-生产的本质安全”。同安全=本质安全。管理脉络是文化脉络在管理上的自然延伸和汇合。文化脉络从文化的方向上汇“安全-文化”双流于一脉,通过“同心”“同硬”“同防”达到“同安全”;管理脉络从管理的方向上串“文化-制度-生产”三者于一体,通过消除“文化隐患”来消除“制度隐患”然后消除“生产事故隐患”,通过“文化的本质安全”达到“制度的本质安全”再达到“生产的本质安全”。文化脉络上的“同安全”,本质上就是管理学上的“本质安全”,这也是安全工作的核心思想“人本安全是核心,本质安全是保障”的集中表现。这样,纵深方向上的文化脉络和平面方向上的管理脉络两相融合、交汇于安全盾文化的中心,实现文化与管理的无缝对接,从而铸就一面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本质安全”型立体 盾牌。
1、文化脉络:同心-同硬-同防-同安全
(1)同心
“同心”是一团火,把安全盾“文化三层”(同-硬-防)和“管理三圈”(文化-制度-生产)熔铸为一个外观完整统一、内心血肉相连的密不可分的有机体,使得“防-硬-同”密不可分,使得“文化-制度-生产”密不可分。“同”不仅以“同心同德”表现为文化层的主要特征,还以“协同协调”贯通于制度层,以“同防互保”贯通于生产层,形成“同心同德-协同协调-同防互保”的“大安全文化”脉络。
(2)同硬
“同硬”是一块铁,使得文化一制度一生产都坚不可摧。“硬”是制度层的主要特征,同时还以“素质过硬、作风过硬”表现在文化层,以“执行过硬、严防严守”表现在生产层。
(3)同防
“同防”是一把伞,不仅人要“同防同守”,文化一制度一生产三驾马车也要“同防同守”,要步调一致、统一目标。“防”是生产层的主要特征,表现为“防生产隐患”、“防生产事故”,还以“防制度僵化、防制度隐患”表现在制度层,以“防思想麻木、防文化隐患”表现在文化层。
(4)同安全
“安全”之“同”贯通了“文化-制度-生产”三个层面,形成“文化安全-制度安全-生产安全”的逻辑链条,使得文化、制度、生产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使得“同心”、“同硬”、“同防”的文化诉求有了管理实践上的具体寄托,使得管理上的“本质安全”找到了文化上的对应物。
2、管理脉络:本质安全-文化的本质安全-制度的本质安全-生产的本质安全
(1)文化的“本质安全”
安全盾模型内圈是“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目的是让人具有共同的安全愿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安全文化”包括“安全理念体系”和“安全行为养成体系”,贯穿每一个安全理念和安全行为准则的中心主题是“本质安全”(包括“人本安全”和“物本安全”):通过确立“本质安全”的愿景,推行本质安全型管理,制订本质安全型制度,鼓励本质安全型科技,普及本质安全型教育等,来达到本质安全型生产;通过塑造“安全理念”、“安全文化”,从思想意识上预防和排除“文化隐患”、“文化事故”,达到“文化的本质安全”,促进“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
(2)制度的“本质安全”
安全盾文化模型中圈是“安全制度”,是安全文化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固化形态。“硬”的制度,“硬”的保障,达到“硬”的安全。“安全制度”是一个系统,各部分之间通过系统的协同机制,达到一种协同效应和系统防御的作用,既保证制度之“硬”,又保证制度之间联系紧密、协调共运,从而排除“制度隐患”和“制度事故”,达到一种“制度的本质安全”。“安全制度”包括政策法规保障制度、监督检查保障制度、技术装备保障制度、人力资源保障制度、信息网络保障制度和应急救援保障制度等“六保障”。
(3)生产的“本质安全”
安全盾文化模型的外圈是“安全生产”,其主要特点是“防”。无论是安全文化还是安全制度,最终必然落实到具体的安全生产上。安全生产的根本问题是“防”的问题。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是为了“防”,制定“安全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防”,打造安全盾的目的是为了“防”。事故出现在生产第一线,“安全文化”的手和“安全制度”的手都必须伸到第一线,两手一起抓,一手软,一手硬,一手爱,一手严,最终达到防患于未然,除患于未现,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安全工作的重点是防生产中的各种隐患和事故。
上一篇:搭建安全文化“金字塔”
下一篇:强化安全意识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