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煤炭企业如何建立特色安全文化

2009-04-28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近期以来,全国频发的重特大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煤矿事故更是屡禁不止,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安监总局公布:进入2006年仅2个多月的时间里,煤炭行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就发生了5起?造成86名矿工丧生。安全工作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最近强调:“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作为高危行业的煤炭企业,怎样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用文化规范和完善安全措施,用文化的积淀来疏导和影响员工自觉按章作业,促使他们不断增强安全自律、自保意识,形成“安全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影响一切”的安全观念,进而扭转安全工作被动局面,实现安全发展、健康发展和有效发展已成为煤炭企业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一、以人为本,构建安全文化主体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主体是员工,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观念、安全行为等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因此,煤炭企业要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首先,应成立企业文化建设专门机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抓,制定详细的安全文化建设实施计划,提出明确的要求,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并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安全为天、预防为主”的永恒安全主题和价值取向。其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工作有机融为一体,摸清员工的思想脉搏,为员工办实事、解难题,用“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员工,并切实把员工个人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员工高度的企业主人翁意识,提高员工参与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把宣传阵地不断向井下延深,宣传方式不断向横向发展。通过在井口建立“安全文化长廊”,在井下主要大巷建成“安全宣传一条街”,在硐室、工作面设立安全警示语牌板等措施。让每一名员工在工作与工余之时、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之中受到潜在的安全意识宣传教育,在有形与无形当中、在接受与非接受之间提高安全意识与自我保安意识。第四,建立健全一个吸引和吸纳人才、适应人才流动的新的约束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工作业绩、安全责任、工作技能和报酬相统一,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为人才提供安全、优良的工作环境。第五,制定符合工作实际的员工作业行为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不断强化对员工安全行为的约束,并逐步实现制度化管理向员工的自我约束管理转变和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质的转变,构建起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体系。

  二、强化基础,创造优良安全环境

  不安全环境或不牢固的安全基础会造成在这种环境中人的本能的惧怯、抵触、排斥与反感,使安全价值观与安全理性思维发生偏离和倾斜,破坏积极的安全价值观的形成,从而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性障碍。所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夯实思想、技术、行为基础,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安全工作环境。其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夯实思想基础。狠抓领导干部作风转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作风飘浮、不深入、不细致的问题和员工马虎、凑乎、不在乎的不良习惯,弘扬“严细实”,反对“假大空”。同时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跟班制度和现场巡查制度,组织各级管理人员深入现场、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与职工同下同上,及时解决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排除事故隐患,通过抓作风转变促思想基础夯实。二是夯实技术基础。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科学制定瓦斯防治、采煤、掘进、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等技术措施,并严格审批程序,抓好落实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大安全投入,建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配备安全仪器设施,以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确保安全工作。同时提取科技经费,设立科技进步基金,大力表彰与激励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运用科技手段和措施为安全工作保驾护航。三是夯实行为基础。通过加强行为控制,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来夯实行为基础,使员工在安全、良好的作业环境中及严密的监督监控管理中,没有违章的条件。同时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大力开展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保证作业环境整洁、舒心、安全。规范岗位作业标准化,预防“人”的不安全因素,使员工干标准活、放心活、完美活、舒心活。

  三、强化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木桶理论”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整体工作像一个木桶,个体像木桶的每一根木条,如有一根木条太短,木桶盛水也只能到短木条处。所以,要实现建设特色文化促安全发展,煤炭企业应通过成立专门的员工培训机构,完善教学设施,开展全员培训,来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消除“木桶”中的短木条,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以全员培训为核心,按照“实用、有效”的原则,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大覆盖量的全面煤矿安全知识培训和考试,并严格培训纪律,实现“点名、签到、考试、效果”的“四到位”,切实形成一套培训管理办法和管理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2、采取外聘师资与内部聘请师资相结合,安全理论培训与实物操作、现场观摩相结合,培训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开展案例分析教育,增强职工安全事故预防能力和分析能力。3、在区队班组广泛开展“每日一题”与“每月一考”教育活动,让员工每日掌握一条安全知识。同时推行“人人上讲台,个个当学员”学习培训活动,提高大家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加强对安全培训效果的考核,实行培训考试成绩与工资、奖金挂钩,建立全员培训责任制,并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通过强化培训切实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四、强化制度,建立安全管理责任系统

  人的行为的养成,一要靠教育,二要靠约束。约束就必须有标准,有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形成安全管理系统,是建设独特的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径。一是建立安全责任机制。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建立责任体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认真执行“一岗一责制”,实现安全压力传递。明确各单位行政一把手为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职工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内,对安全工作负责。在公司内部形成岗位(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保公司的强有力的安全责任体系。同时,实行安全工资制度,将工资的60%作为安全工资,运用经济杠杆强行规范大家的不安全行为,促进安全意识的形成。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并制定措施使安全管理机构有绝对的权威性。实行各级组织对重点单位实行安全包保,指导、督促、协调基层单位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同时严管理,严考核,严奖惩,加大安全责任追究处理力度,确保各项安全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建立群监组织责任体制。在重视行为约束机制、安全责任机制建立和形成的基础上,应建立健全群监、青安岗等组织和制度体系,行使安全职责,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切实筑牢安全第二道防线。

  五、强化班组,固牢安全基本细胞

  在煤炭企业,班组是完成任务的实体,是保证安全的基石,也是孕育安全文化的细胞。班组安全文化创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特色安全文化建设的质量,所以应重视班组这个企业最基本细胞的建设工作,并不断发展逐步提高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水平。

  第一,注重从组织上给予保障。从企业领导人到区队(车间)领导人应高度重视,注意班组人员结构的合理配置,使班组内部人员达到性格上相互补充,工作上相互支持,实现沟通和协调的顺畅,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组织保证和创造条件。

  第二,注重班组长核心作用发挥。班组文化建设重要的因素是正副班组长,应提高正副班组长的待遇,并实行正班长抓安全,副班长抓生产。同时,作为正副班组长要发挥核心作用,根据本班组安全实际情况,合理组织,精心安排,使班组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对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及时给予解决。在此基础上,还应关心班组成员,了解本班组成员的疾苦、意见、呼声,尽全力设法解决班组成员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提高班组成员参与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注重班组成员心理的研究。通过事故分析,让大家明白绝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如思想麻痹、侥幸心理、注意力不集中、判断不准确、习惯性违章等。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预防和纠正班组成员的疲劳心理、错觉心理、取巧心理、侥幸心理、逞能心理、麻痹心理、无知心理、对抗心理。使班组成员认识到安全源于警惕、发生事故对己、对人、对家庭、对企业、对国家不利的道理,不断由浅入深形成安全文化理念,并不断提炼和形成班组文化的个性特征。

  第四,注重班组文化成果的转化。正副班组长应因势利导、善于总结,从班组成员的日常安全活动及上级指示精神、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法规中引摘核心内容,结合班组实际不断丰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并注意提炼形成班组安全文化理念。同时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断丰富班组安全文化内涵,并及时将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成果转化到实际安全工作中去,切实促进安全发展、健康发展和有效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