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以人为本 建设船舶安全文化

2009-06-23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航运企业是属高风险行业,安全生产也成了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没有安全作保障,企业就不能稳定地生产,更谈不上效益。因此,只有以人为本,加强和重视船舶安全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船舶安全生产,构建和谐船舶,提高企业效益。

    安全文化概念

    安全文化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文化,它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是企业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的观念、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的总和。因此,安全文化和企业文化同样都是凝聚人心的无形资产和精神力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推动力,是员工精神、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发展之宝,也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一种表现。

    安全文化的硬件层次包括人类为了生存、生活、生产而必备的安全器具、物品和工具。如现代生产中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个人防护用品,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的产品、工具,也包括生产、生活所处的环境条件等。

    安全文化的软件层次包括了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价值层次等内容。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能体现人的思想。安全意识是为在生产、生活中保护与自我保护的意识,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安全意识才能在社会的各项活动中时刻注意安全、才能做到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才能将“安全第一”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去。

    安全文化的作用

    我们知道,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所进行的科学管理,需要从人、物、环境、管理四要素全面考虑,但其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和基本的。因此,利用各种可能的策略和手段,对人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企业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生产的基本工程。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的企业安全管理大致可分三个层次:即人盯人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所谓人盯人管理,就是以人的经验为基础,靠的是“婆婆嘴”和监督;所谓制度管理,则是经过科学地总结,形成统一明确的要求,靠的是以制度为蓝本的规范行为。这两种管理都属于“要我安全”的类型。安全文化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把安全的内涵融入文化的层面,让掌握了文化的人自觉对安全提出要求,真正成为“我要安全”、“我能安全”。

    也曾有专业人士对于引起事故原因分析中得出,事故原因除了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以外,还应正视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伦理、修养等基本和更为深层的人文因素和人文背景。这些因素的全面归纳,就是人的文化,人类的安全文化。这些因素对安全生产过程有着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起着以柔克刚的作用。由此,要保证人的行为、船舶、设备等物态和生产环境的安全性,需要从人的基本素质出发,进行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

    船舶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公司加大投入进行岸上培训,船上根据QSMS安全体系文件也组织学习培训,通过培训,大部分船员安全管理技能得到了提高,应急应变能力有所加强。可以说,船舶安全事故在减少,安全不利因素在减少,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我们也看到船舶安全形势还十分严峻,不利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根据公司安全通报,今年船舶事故频发,检查缺陷隐患不少,碰撞、搁浅、火灾、触礁、工伤、货损货差、违法违纪等事情等不安全因素仍时有发生,而且这些事故是重复性的出现。究其缘由,我认为有几大方面。

    (一)船员责任心问题。用工制度的改变使船员普遍存在“三多”:新手多、外聘人员多、老弱人员多的情况。尤其是新任人员和外聘船员这一块,普遍存在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工作不主动,学习风气不浓,存在较重的套派期临时思想和短期行为;动手能力不强,安全设备完好率不高,QSMS运行往往流于做应付检查的表面性工作,不能很好地执行避碰规则和值班及留船班制度;出了问题许多时候仅仅从客观上、他人身上找原因、找籍口而不是也不从主观上、自己身上查思想、找源头等等。有的外聘表现较差。他们纯粹只对经济利益看得比较重,比如同某轮进行经济收入对比,觉得收入不高就不干了,不管同公司签订的合同,企业的效益不效益,想走就走。还有就是船舶很多制度也很难遵守。我觉得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是缺少人性化的教育和管理。

    (二)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狭小和封闭的环境使到船员工作生活环境艰苦单调,长期承受着不同气候,甚至恶劣气候、时差、生理、孤独等外界和内因的折磨。现在人员减少,工作量加大,工作标准增高,PSC、FSC、中海安检、“一把尺”及其他各项安全检查的客观原因,使到船员长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精神负担较重,容易导致船员情绪不稳,遇事惊慌,注意力不集中,犹豫不决,判断力差,这构成了一个安全隐患。

    (三)住房、奖金分配、岗位、医疗改革等方面的问题对中老层船员冲击较大。尤其是中普船员对待遇问题有较大的看法,表面上他们意见不是很激烈,工作还是照干。但隐藏的却是风浪暗涌,表现在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中漫不经心,得过且过,遇到工作矛盾就极易激化,这些都给船舶带来不安全的因素。

    船舶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牢固树立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企业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逐步建立并健全了一整套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的安全文化,形成了“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该避免、事故能够控制”的安全文化预控体系,建立了完善的船舶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形成了合理有效的安全奖惩约束和激励机制,安全规章制度完整,过程执行严肃认真,安全监督有效运作。但是仍然存在有的船舶领导干部对安全认识不够的问题,方针、制度落实的力度仍需加强。

    (二)培养船员良好的安全习惯行为。近年来,公司上下都非常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把它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可为什么事故却时有发生呢?其一就是侥幸心理下的习惯性违章在作怪。由于我们船员队伍比较特殊,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行为特点千差万别,部分船员自身存在着违章的倾向性,有着十分严重的侥幸心理和习惯做法。他们感到多少次、多少年都是这样做的,都没出事,因此不按安全规定制度去做。这也正是制约我们安全生产的一大症结所在。要改变部分船员的不安全习惯做法,我认为,开展安全习惯养成活动,使全体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首先要牢固树立安全习惯思维:现船舶存在自以为能力很强“不信邪”的人,自我感觉良好,遇到问题是不会甘心停下来的,他们总想靠自己的能耐试一把,而完全忘记了团队作业与及时交换信息的要求。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思维陷阱。我们在工作中要克服这种思维,认真树立按章办事、严守规程的思维习惯方式。

    (三)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各种安全制度、船舶规章制度都是尽量使用最严谨的语言、最简洁的表述来告诉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什么需要警惕,做什么事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将冷冰冰的规章条例变得温暖,让严肃的说教变得让人心悦诚服.人性化教育和良好的教育氛围很重要。作为船舶领导要自觉放下官架子,主动到下属中去,与他们同学习、同工作、同娱乐,以情待人,充分尊重、理解关心船员,真正把他们当兄弟看,放在心上,真诚相待,与他们相处,不要处处设防,分配工作时,要给予充分的信任,不要顾虑重重;这样管理教育起来会感到亲切。中国有句古语“士为知己者死”,说明人需要理解和信任的,需要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有时人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即使是工作条件略艰苦,待遇略低,他也是非常愿意接受。二是领导要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他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三是要营造安全员参与,安全大家讲,共谋共策,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

    (四)搞活船舶各种比赛、竞赛活动和娱乐文化。船舶的客观环境使船员感到枯燥单调,搞好船舶的安全文化活动要注重员工的认同度和娱乐性,要通过寓教于乐,实现激励和教育的目的。利用各种文化园地、安全文化竞赛、读书报告会、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通过月报、杂志、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渠道,宣传安全文化基础知识、应急处理和救援方法技巧等,使安全知识广为传播,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良好的安全心态,建立起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这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将枯燥的文字形象化,船员非常乐意接受,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也会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