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科学规划和不断探索

2009-08-06   来源:佳木斯第二发电厂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当前,有的企业存在着这样一些避不开、除不尽的怪现象:一方面有严密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一方面员工对制度熟视无睹,我行我素,违章作业行为屡见不鲜;领导人员一方面对安全生产大讲、特讲,一方面反其道而行之,玩忽职守、违章指挥的现象频频发生。究其症结,企业安全文化基础不牢固是产生矛盾的关键所在。

    辨析企业安全文化

    笔者认为,如果把安全比作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那么安全文化就是生命线中的血液,是实现安全人本管理的灵魂。归纳而言,企业安全文化就是企业员工在安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并被员工普遍认同的思维观念、行为方式、道德理念、价值取向的总和。

    如果说制度的约束对安全工作的影响是外在的、冰冷的、立竿见影的、被动意义上的,那么文化的作用则是内在的、温和的、潜移默化的、主动意义上的,具有其他约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安全文化具有凝聚功能。在构筑企业安全文化过程中,文化的渗透性和联系性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继而成为凝聚职工的中间要素,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员工把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目标、安全效益同员工的个人前途、家庭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在对安全的理解、追求和把握上同企业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尽可能地趋于一致,并自觉地、积极地、最大限度地为构筑安全文化奉献智慧和力量。

    安全文化具有规范功能。在以往那些冷若冰霜的安全法规的制约下,尽管企业员工意识、举止在时时刻刻发生着或深或浅的变化,但它毕竟不是员工从内心自然形成的自觉意识,而安全文化独有的亲和力正弥补了安全法规的这种无形缺憾。它将通过点滴小事的积累和文化要素的渗透,使员工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一种自主约束倾向和潜在准则,当这种约束和准则普遍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时候,就标志着企业员工自觉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

    安全文化具有辐射功能。良好的安全文化不仅会使企业的安全环境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更重要的是经过安全文化建树,能使员工的思想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同时也会带动与安全管理相适应的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的平衡发展,这对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等都是大有裨益的。

    要科学规划

    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是企业由依靠经验、科学管理安全向依靠人本管理安全转变的重要标志,它是对企业经营者群体智慧的检验,也是企业进步的具体体现。因此,每个有作为的企业都应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来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全力落实。

    企业应将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工作日程,尽可能给予物资、经费、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倾斜,特别是企业的党政一把手要经常过问并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坚决克服那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假重视现象,摒除“开始时红红火火,推进中你推我躲”的一阵风倾向。

    作为安全文化,它不同于我们思维中的传统文化,每个人大概都有一些“小九九”,学习、掌握和传播起来相对容易。而安全文化有它独特的专业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不是单靠搞几项活动或提炼几句口号就可以大功告成,鸣金收兵的,而是要成立运作高效的组织机构,专门来具体负责该项工作,对安全文化建设进行深入、广泛、细致的研究,及时捕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或新动向,并不失时机地向企业的决策者提出有关安全文化方面的改进意见,从而确保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为了确保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科学性、严谨性、延续性,必须形成一个有较强指导性和前瞻性的规划。制定规划应切合企业发展实际,要对企业不同战线员工的工作环境、心理状态、思想水平等进行细致的分析,保证出台的规划能够实施。规划应符合企业生产实际,有较强的操作性,切忌笼统抽象,让人拿不准,语言要简明易懂。   

    制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原则,集思广益,必要时要争求有关专家的意见,以避免走弯路。如果规划没有得到大多数员工的普遍认同,勉强发布实施,那么就很难收到好的效果。规划的内容应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先进的文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文化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规划的内容应高扬主旋律,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体现鲜明的时代主题,并且还要结合变化的内外形势,适时地对规划中不适应的环节和内容及时进行修改。

    活动是主要载体

    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安全文化成长的沃土,卓有成效的企业安全文化又是培育员工安全思想、提高安全技能的推动剂。实践证明:只有在企业长期掀起建设安全文化、关注安全文化的热潮,才能发挥安全文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潜在作用。

    企业要培养员工“安全第一”的思想,以身边不安全事例、血淋淋的教训为反面教材,深刻剖析每一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使员工深切感受不安全所带来的惨痛代价,从自我保护的角度树立“我要安全”的意识,真正体会“安全第一”的分量;引导员工掌握安全知识;发挥媒体和宣传阵地作用,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法规和遵章守纪教育,使员工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各自岗位安全的内涵,知道怎样做安全、怎样做不安全,为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奠定基础。

    舆论宣传应具有冲击力和亲和力。各企业工会、团委等应紧紧围绕“安全就是品牌、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责任、安全就是保障”的主题,开展一些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职工参与面广的宣传活动,如开展安全主题文艺演出、安全合理化建议、安全历程回顾等活动,培养员工乐谈安全的情趣;还可以在工作场所醒目的位置悬挂安全标语牌,或在工作日志上、工作服上印上安全警句,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开设安全知识、安全对话栏目,甚至绿化草坪的规划和设计都要体现维护安全的创意,竭力形成“安全叮嘱”无处不在的态势。

    活动开展应体现及时性和灵活性。企业安全文化主管部门应结合不同的时段,不同的情况开展事半功倍的建设活动和监督活动,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保安全的和谐局面。开展安全文化活动不但要求实还要求新,如以安全评价为依托,开展评价文化建设活动;以安全警句征集活动为媒介,开展警句文化建设活动;以日常业绩为标准,开展安全能手、安全工程评比活动等,使员工同安全活动融为一体。

    探索新思路

    企业要建立信息反馈网络。通过相对稳定、畅通的企业安全文化信息反馈网络,将不同层面、不同岗位员工对安全文化的意见和建议快速、客观地反馈到安全文化管理部门,以便尽早做出反应。

    企业要建立安全文化档案,积累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企业要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多方汲取相关文化建设的知识和营养,开阔工作视野,及时解决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新矛盾、新问题,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企业要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安全文化进行评估、指导和深入研究,对安全文化提出新思路、提炼新理念、制定新措施,在不断调整和创新中实现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