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农民工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0-07-22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1.观念上重视,体制上落实

  农民工已经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我们的社会崛起,它被命名为"新工人阶层",他们的集体意识在增加,维权意识在增强,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参与意识,他们的组织化程度也在提高中,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未来的劳动力供给主要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不是城市新增劳动力,他们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力供给的主流。对此,全社会都要认识到农民工阶层的崛起,把农民工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主流现象来研究,把加强农民工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件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事抓紧抓好。政府必须正视新阶层的出现,实现把农民工现象作为边缘问题的政策向把他们当作主流现象的政策转变。政府和企业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战略重要性,企业要加大安全文化建设投入,政府要搞好宏观协调,明确各方责任,要把农民工聚居地真正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小区"来对待,在其所在的街道居民小区,可以设立安全协调员,以便把农民工的安全文化生活乃至整个农民工聚居地的安全文化各项建设纳入到街道小区的总体文化建设视野中,统筹考虑,资源共享。农民工本身要自醒自觉自强,加强自身学习,自觉接受安全教育引导,意识到自身安全文化素质不仅仅是关系自我和家庭幸福与安康问题,而且关系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2.建章立制,企业、街道小区、农民工自身三个安全"主体"互补融合

  一是企业。企业是农民工的生产的"家",企业文化的熏陶对职工文化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科学的人性化管理、良好的生产安全保障机制和物质条件、融洽和谐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能够使职工真正视企业如家,既调动农民工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生产力,又有益于农民工的身心健康。二是小区。街道小区是农民工的另一个"家"。应建立鼓励社区接纳(包括人际交往、业余生活、教育、培训等各方面)农民工的机制,让农民工"八小时之外"的生活融入到社区大家庭中,在集体的温暖中接受先进的、健康的文化熏陶,做好把城市先进文化带回乡村的传接人;同时也可以使他们一展所长,为社区文化建设做出贡献。三是农民工。农民工自身的努力至关重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没有等来的成果,只有争来的机遇。无论周围环境多么优越,如果农民工不加强自身的观念更新,不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积极利用周围环境提供的良好条件融入城市社会,融入企业,就很可能为时代所淘汰,成为社会的"边缘人"。在安全教育中,教育内容要实现安全文化教育与安全科学技术教育相结合,教育方法要注重灵活性、趣味性、科普性和因人施教,农民工的自我教育可以采取业余、函授与远程学习等多种形式。企业、社区、农民工三方配合,优势互补,就能形成促进农民工安全文化素质提高的整体力量。

  3.政府管理部门做好宏观协调,发挥好农民工聚居地各类机构的作用

  在这些机构中,学校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农民工社区位于城乡结合部,所在位置不仅有小学、中学,很多城乡结合部也有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可以在企业、社区和学校之间牵线搭桥,发挥这些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的优势,加强对农民工的基础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如在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街道,他们为加强社区农民工维护自身劳动权益工作,切实提高社区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就联合南京市劳动局和社区内的东南大学经济学院、南京技师学院为街道辖区内农民工开办了社区农民工夜校进行培训,邀请南京市劳动局领导为社区农民工讲解劳动就业技能方面的知识和有关劳动就业、劳动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规,聘请东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为社区农民工讲解维护社区农民工自身合法劳动权益方面的知识,受到社区农民工的欢迎。

  4.重点整治,以点带面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04年上半年,全国煤矿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1797起,死亡2668人,乡镇煤矿死亡人数所占比例达到73.2%。全国建筑行业共发生伤亡事故1034起,死亡1122人。全国共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106起,死亡142人,发生烟花爆竹伤亡事故70起,死亡153人。乡镇煤矿和建筑行业的工人大多数是农民工,各地的中小型加工企业也大量使用农民工。这些行业虽然在事故数和伤亡人数上远远低于道路交通,但伤亡人数较集中,社会影响大,应成为加强安全生产的重点领域,与此相应这些煤矿、建筑和加工行业的农民工聚居地应成为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小区,进行重点整治,重点建设,联手企业,针对农民工安全意识淡泊的特点加强安全生产思想宣传教育,针对农民工安全技能低的现实加强岗位培训,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安全文化建设。

  当前,农民工文化建设领域发生了一些可喜变化。社会和政府已开始意识到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2003年召开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四大明确规定:进城务工人员是工人阶级的新成员,是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的重点。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的日渐增长,维权行为水涨船高。四川常年有1300多万外出务工人员到省内外打工,约占全国十分之一。迄今为止,该省通过由街道到乡镇、从田间到高楼等多渠道、多形式建立工会组织,已新组建各类进城务工人员工会1457个,新入会60多万人。不仅重庆,其余各地,尤其是珠三角等地,农民工会蓬勃发展,已经出现为了争取农农民工利益而与资方谈判的原始组织。而同乡会等具有民间原始特征的自发性组织也开始出现并发挥作用。农民工维权意识的觉醒必能推动着政府和企业保障和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了安全文化建设。同时随着农民工素质的提高和政府协调管理机制的完善,一些城市社区已开始"接纳"农民工,一些农民工已能融入城镇社区成为其中的一员。一些地方建立了专门的外来人口公寓或生活居住区,成立了由社区民警、居委会干部、外来农民工中的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的管理调解委员会,化解矛盾,组织各种教育、文体活动,维护外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务工人员成立了自己的文艺队、合唱团,积极参加街道组织的各项活动。社区民警还组织当地居民向那些生活困难的外来人员捐款捐物,帮助他们解决找工作、联系孩子上学、催要拖欠工资等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外来农民工和本地居民与社区民警之间逐步建立了一种相互理解、信任的新型关系。这种公寓式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外来人员的生活质量,使外来务工人员过上了正常的集体文化生活,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公安机关的对外来人员的统一管理和治安防范问题,加强了社区的安全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