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北京市安全文化建设纲要(2007-2010年)

2007-08-13   来源:千龙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关于印发《北京市安全文化建设纲要(2007-2010年)》的通知

  各区县委宣传部、安全生产监督局、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教委、文化委、总工会,市政府有关委、办、局,企业集团、总公司及工会组织,各区县局总公司团委,市有关新闻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和《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规划》,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的引领、保障作用,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经市委宣传部、市安全生产监督局、首都文明办、市教委、市文化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共同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安全文化建设纲要》(2007-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现就认真做好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纲要》的工作通知如下:

  一、各区县、各有关单位要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纲要》内容,深刻理解《纲要》颁布的重要意义和指导作用,把握《纲要》的精神实质。要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形势、任务及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分析、研究本区县、本单位安全文化建设现状,特别是要认真查找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打好基础。

  二、各区县、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报、内部刊物、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阶段目标、工作重点和重点工程,使《纲要》内容的宣传达到一定的覆盖面。

  三、各区县、各有关单位宣传部门和安全生产部门,要牵头负责确定本区县、本单位年度的安全文化建设推进计划或重点工程、重点任务,并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切实做到有部署、有措施、有特色、有检查、有评比、有表彰。

  四、要突出抓好典型,加强信息报送。要十分注重深入挖掘本区县、本单位安全文化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树立、推广一批安全文化建设好的典型企业、机关或社区。各区县、各单位要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信息交流,请及时将本区县、本单位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措施、典型经验等请报送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宣教中心。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文化局 北京市总工会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二○○七年七月二十四日

北京市安全文化建设纲要(2007—2010年)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和《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规划》,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的引领、保障作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实现本市“十一五”时期安全发展的目标,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经市委宣传部、市安全生产监督局、首都文明办、市文化局、市教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共同研究,制定《北京市安全文化建设纲要》(2007-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

  一、序言

  安全文化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内涵。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为主旨的安全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安全文化,是存在于组织和个人中的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责任、安全知识、安全能力、安全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安全文化具有显著的时代性、人本性、广泛性、多样性的特点,具有更新观念,传播知识,规范行为,凝聚文化等功能。安全文化作为安全生产五要素之一,是五要素的灵魂,是各要素产生之根本;而各要素又是安全文化之所以具有现实社会功能的主要形式;这些形式在它们所属于的安全文化的空间结构中,从不同的层面促进着经济社会的安全发展。

  大力弘扬安全文化,必须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是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出发,以提高全民安全素质为目标,通过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标准制定、典型示范,氛围营造等手段,不断提高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水平,落实“两个主体、两个责任制”,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提高广大职工乃至全体市民安全防护能力。

  近年来,本市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偏多、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的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一些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尚未得到落实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较低。安全文化建设的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整体好转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2007年到2010年,本市安全生产面临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人员密集场所数量众多、城市“生命线”安全基础脆弱、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建设项目和建筑规模迅速增长、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和素质差异大等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生产事故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不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全体市民的安全素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是实现本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好转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两个主体、两个责任制”落实的重要措施。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的理念和指导原则,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建设步伐,必须把安全文化当作安全生产的社会基础来建设,纳入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的统一布局,切实抓出成效。要加快建设以政府、社会组织(包括企业)和广大市民为建设主体的全方位安全文化。即政府依法治安、服务促安的监管安全文化;企业严格自律、遵纪守法的生产安全文化;市民关注安全、主动防护的社会安全文化。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在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广大群众中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知法守法”的行为模式、“人人有责”的公共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

  安全文化建设是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安全文化建设既要从大处着眼,制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年度实施的步骤措施,又要从小处、从细处着手,抓好基层,打好基础。面向企业,面向生产第一线,突出重点,确立载体,逐步推进,把安全文化建设任务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落实到各项具体的生产工作中去。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安全发展”的理念和指导原则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统领安全文化建设全局,贯彻落实《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规划》,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管工作,提升企业安全文化水平,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创新,落实“两个主体、两个责任制”,提高全体市民安全素质,大力减压生产安全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目标,努力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负责、社会参与、企业落实”的安全文化建设新格局,为进一步加强生产领域的安全工作,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创造有利的社会舆论氛围,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二)主要原则

  ——坚持服务大局。即坚持服务于“安全发展”和安全生产大局,保障和促进“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实现,保障和促进《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规划》的顺利实施。

  ——坚持文化引领。即坚持安全文化对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诸要素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安全文化为先导,不断推进安全生产“五要素”落实到位,使诸要素以其独特的作用全面展现自己所属于的安全文化的各项社会功能。

  ——坚持四个面向。即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企业、面向生产第一线,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养和规范全体市民安全行为,努力提高全体市民的安全素质。

  ——坚持三个注重。即坚持注重建设实效、注重北京特色、注重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北京的行政、科技、文化、人才、资金、社会中介组织、传媒等资源优势,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坚持点面结合。即坚持着眼于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对象和重要问题,集中有限资源,实施重点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整体推进安全文化的发展积累经验、奠定基础。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普及宣传教育活动,使安全文化深入人心。

  ——坚持改革创新。即坚持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体制和机制创新、思路和方法创新、理论和实践创新,及时总结经验、调整思路,使创新成为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三、主要目标

  到2010年本市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安全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的观念普遍树立,“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广泛得到落实;政府部门依法治安、服务促安的观念和水平进一步强化和提高;企业广泛重视安全文化建设,部分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初步建立规范化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全社会安全法制观念和安全技能水平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培训体系、理论研究和应用体系建设全面深化,安全文化建设队伍初步建立;安全文化建设总体投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国内领先、富有特色、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推动力的北京安全文化。

  本《纲要》执行期间安全文化建设的分项目标为:

  ——安全教育和培训:全面开展市、区县、乡镇(街道)、重点行业部门专兼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高危行业企业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乡镇、街道辖区内企业负责人和企业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行业等高危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

  ——示范行业和示范企业的创建:制定行业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范,创建符合安全文化建设规范的、具有示范、带动、辅射效应的行业和企业。

  ——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市、区县有重点的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功能齐全的宣传教育阵地。

  ——主流媒体宣传:加大主流媒体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大幅度提高宣传覆盖率。依托重点活动和重要时期在市级主流媒体上创办安全生产专题栏目,充分调动和发挥区县媒体在安全生产宣传中的重要作用。

  ——安全文化活动品牌的培育:积极打造一批市级和区县级安全文化活动品牌。通过品牌活动,提高安全文化的社会参与度和关注度,提高安全文化活动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政府部门安全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坚持依法治安,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化、制度化进程。紧紧抓住“制定、普及、执行”三个环节,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制度建设。加快制定具有北京特点的地方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为监督、检查、执法提供依据。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检查和处罚力度,不断提高执法检查的覆盖面。要把普及安全生产法律知识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普法的计划之中,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坚持科技兴安,以科技进步带动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市、区县安全生产经费中用于科技的比例;多方争取财政、科委、科协等部门的资金,用于安全生产科技项目的实施和科技活动的开展。定期对安全生产科技项目进行评比、表彰、奖励,不断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科技周”活动。定期组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技项目与企业安全生产需求的对接活动。

  坚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目标,不断提高市、区县安全生产监管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探索试行在区县安监部门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范管理的程序、标准。通过定期轮训、实践体验、考核评比、主动接受监督等方式,不断强化区县安监部门工作人员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廉洁意识。

  坚持从严考核,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任务之中。区县人民政府或区县安全生产委员会要制定对乡镇、办事处、开发区及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生产考核办法,建立科学、有效、易操作的考核激励机制。

  坚持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安全生产政策、法规、管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安全生产的能力和水平。每年对区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每年由区县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对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人和区县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把安全生产的培训纳入市、区县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培训内容之中,纳入市委党校各主体班次的培训内容之中。在北京市领导干部在线学习系统开设“安全发展与安全生产”专栏,重点加强对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培训与考核。

  (二)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着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有效指导企业提高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加快制定《北京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指南》和《北京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估标准》,有针对性的指导各类企业开展符合实际,面向员工,具有特色,收效明显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定期评选北京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并利用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

  面向从业人员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以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为重点,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安全科技、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多种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在乡镇、街道建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队伍,依靠职工查找事故隐患。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在青年职工中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和“青年安全生产标兵”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开展“安康杯”活动,使广大从业人员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参与者、推动者。有针对性的评选、表彰、推荐一批安全文化建设最佳实践活动。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阵地建设。面向企业一线职工,编辑出版企业安全科普知识系列丛书和音像制品。指导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宣传栏、“三违”提示栏、事故警示栏、法制宣传栏等安全文化表板系统,提高安全文化建设内容、形式的针对性。

  突出抓好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和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树立推广一批安全文化建设的典型。要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同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做到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三)加强重点行业安全文化建设,发挥重点行业的主导作用

  加快制定重点行业(包括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以及其他国有集团、总公司等)的安全文化建设规范,形成重点行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标准体系。指导、协调、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开展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行业活动。

  组织重点行业安全文化建设交流研讨。围绕行业内安全生产方面的重大和共性问题进行专题讨论,积极探索行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提升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建设本质安全型行业。

  各行业要开展各具特色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科技、安全生产检查等活动,传播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安全理念和安全知识,不断加强行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为本行业的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加强社会安全文化建设,创造和谐安全的区域环境

  面向社会的安全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北京市人员密集场所数量众多、城市“生命线”安全基础脆弱、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流动人口数量庞大、素质差异大等因素,紧密联合有关政府部门,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以安全生产月和安全文化周为载体,集中开展社会安全文化活动。要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形式、手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扩大活动影响力、覆盖面,提高活动的宣传教育效果,使安全理念、安全知识逐步深入人心。

  加强对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的指导,有效推进安全文化进乡镇、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安全文化活动载体。通过建设安全文化墙、安全宣传栏、安全宣传画廊、安全文化广场、安全文化公园、开设安全课,评选安全文化示范学校、示范家庭等工作,充分调动和依靠基层群众的力量,把安全知识普及到基层。

  加强安全普法宣传。搞好事故案例剖析,以案说法,教育警示全社会遵章守法,树立安全法制意识。宣传普及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消防与自救逃生安全、交通安全、大型活动与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水电燃气安全、健身与娱乐安全应急救援等知识,全面提高市民的安全素质。积极探索、试行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安全宣传教育的有效措施。

  (五)整合安全文化资源,构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网络

  充分利用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府网站和首都安全生产信息网等网络媒体,传播安全文化。建设北京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网、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网,北京安全生产科普网,创建《北京安全生产》刊物。综合运用科技等手段开辟北京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和科普阵地。各区县、各行业要根据自身优势,广泛运用电视、广播、网站、宣传栏、文化墙、展览(会)等形式,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安全宣教阵地。

  定期召开媒体座谈会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新闻发布会制度,加大新闻媒体对本市安全生产领域的报道力度,用强大的舆论氛围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违章、违法的生产经营单位坚决给予曝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积极主动充分地利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中介组织的资源,开发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系列教材和市民安全防灾应知应会读物。重点组织编写针对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教材。每年有重点的制作、发行一批农民工安全生产知识普及教育光盘。

  鼓励支持本市各类组织积极开发安全文化产品和安全宣教用品,承办安全文化活动。积极扶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影视作品、电脑动画、网络课件等的社会化开发和市场化运作,逐步探索具有北京特色的安全文化事业发展规律或模式。

  (六)推动安全文化创新,促进安全文化繁荣

  加强安全文化创新体系建设。利用首都文化中心优势,充分发挥本市高校、科研院所、社团组织等在安全文化领域的作用,建立一支安全文化建设理论的研究队伍。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与安全文化理论研讨会,加强安全学术研讨和交流。针对本市安全文化建设出现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设立专门的研究课题,建立具有较高水平的安全文化理论研究阵地。

  积极探索本市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配合《北京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指南》和《北京市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标准》,研究各行业、各企业安全文化测评的具体方法并逐步开展试点工作。加大安全文化理论成果转化的力度,鼓励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安全文化建设成果评比表彰、宣传推广的机制,开展北京市安全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表彰活动。

  加强政府部门与理论研究队伍的沟通,听取专家对本市安全生产监管、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政府安全监管理念,创新安全监管思路和方法,创造和谐的安全监管机制。

  五、安全文化建设重点工程

  (一)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逐步建立义务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化宣传教育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安全素质。

  继续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中加强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开发相应的教材,争取做到学校安全教育四落实,即“教师落实、教材落实、进课堂落实、进学分落实”。支持市属市管大专院校安全工程重点专业建设,增加开设安全学科的高等院校数量,培养高层次的安全专业人才。加强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师生自救、自护能力,构建和谐校园。

  将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安全素质教育内容纳入有关职业教育的课程,在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中加入相关职业资格所需的安全知识。组织开发职业教育培训的安全生产教材,加强职业教育安全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民工的安全培训。

  在现代企业教育制度中纳入安全素质教育内容,引导从业人员终身学习。重点抓好矿山、危险化学品和建筑等行业农民工的安全培训和公众聚集场所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安全培训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强对安全评价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大力开展社区安全宣传教育,整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发挥各类教育机构作用,建立社区安全宣传教育机制,面向社区成员开展灵活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

  各区县要建立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基地,配合全市安全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本地区的具体活动,并积极探索有本地区自身特点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持续组织开展“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法制”三下乡活动。

  (二)安全文化队伍建设工程

  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重点行业安全管理部门要把安全文化建设摆上日程,切实做到领导重视,专人负责,目标明确。

  大力促进安全行业协会和专业协会建设。建立北京市安全生产协会,成立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分会。成立北京安全文化建设促进会。充分依靠和发挥行业与专业协会的人才优势以及自律、服务、沟通作用。

  要逐步建立安全文化艺术创作队伍、安全文化活动组织策划队伍、安全文化评价咨询和理论研究专家队伍、安全宣教用品研发队伍,形成系统、有序、高效的安全文化建设保障力量。

  各区县要经常性的组织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开展安全文化基层服务活动,深入基层开展安全咨询和服务活动。

  (三)安全文化标准示范工程

  2007年重点完成本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指南》、《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标准》以及《安全文化建设示范行业实施办法》等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为重点行业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依据。依托安全生产行业和专业协会,成立企业安全文化咨询评估专家组,在全市开展安全文化地方标准的宣贯工作。同时选择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标准应用试点工作。每两年召开一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到2010年,建设一批具有广泛示范带动辐射作用的安全文化示范行业和示范企业。

  初步建立具有北京特色的安全生产奖励制度,强化榜样示范作用。对在企业中专职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累计达到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的人员给予表彰。

  (四)安全文化活动品牌打造工程

  活动品牌是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的精髓。要把打造安全文化活动品牌作为推动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的重要手段。以“安全生产月”、“安全文化周”、 “安全技术装备展”和“安全生产图书展销”等活动为重点,通过在基层开展事故警示展、应急演练、安全幽默笑话大赛、安全文学作品评奖、安全绘画摄影大赛、安全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逐步形成安全文化活动品牌。

  各区县、行业要立足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针对本地区、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以企业和社区为依托,打造一批基层安全文化活动品牌。

  (五)安全文化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加强北京市安全生产培训基地建设。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逐步改善基地教学楼、实验室、电化教学等基础设施。开发北京市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安全生产培训教师数据库,实现教学信息和师资共享。

  有效指导、监督安全生产一级、二级培训机构为本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服务。合理布局安全生产三级、四级培训机构。加强培训机构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建立安全文化产业发展基地。联合安全文化产品开发企业、广告设计企业、活动策划企业、以及作家协会、书画家协会和摄影家协会等,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大力开发安全文化宣教用品、书刊、音像制品等,为安全文化活动提供策划和服务。

  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原创性安全文化作品创作。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鼓励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安全文化资源开发建设。

  (六)安全文化传播阵地建设工程

  加大各类媒体的安全生产传播力度。积极争取增加安全生产类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的播出时间,增加安全知识普及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增加市级主流报刊安全生产类文章发稿量。

  打造安全生产传播媒体品牌。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等媒体开辟“安全发展访谈录”、“安全生产大讲堂”、“安全健康知识进万家”、“安全发展在北京”、“直击安全现场”等专栏,逐步提高质量,提高收视率和读者覆盖率,形成固定品牌栏目。

  重点扶持北京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网站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网站北京市安全生产科普网的运营,开辟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的网络安全文化传播新技术和新途径,争取开发一批安全生产教育游戏软件。

  加强与各类媒体的紧密联系,提高媒体对安全生产重要事件的关注度,敏感度,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有效引导公众以安全的行为应对突发事件。

  六、安全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

  在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内部设置北京市安全文化建设指导小组,负责制定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政策,编制发展规划,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政府、社会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统筹安排全市性的大型安全文化建设公益活动等。各区县、各行业也要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市安委会要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全市安全生产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做到责任明确、工作到位。

  (二)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和工作制度

  建立和完善安全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制度、新闻工作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信息公告制度、安全文化建设评估制度等,把安全文化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加大安全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支持

  安全文化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极协调有关政府部门制定有利于安全文化建设的制度措施,为公益性的安全文化事业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积极争取提高工伤保险费中用于事故预防、安全教育、培训、文化建设的比例。鼓励社会各界支持赞助安全文化公益事业,拓宽安全文化建设资金渠道。

  (四)加强安全文化队伍建设

  加强安全文化队伍建设是做好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搞好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要把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当作重要任务之一。各区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要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的作用,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践,不断加强宣传队伍自身的思想作风建设和业务建设。

  (五)动员全社会力量搞好安全文化建设

  鼓励安全文化产业单位,紧紧围绕全民关注的安全生产专业领域和安全理论创新的前沿领域,出精品,出名牌。

  倡导和鼓励专业文艺团体、企事业文艺团体宣传安全文化,倡导和鼓励社区群众性安全文艺活动,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社会参与的安全文艺宣传队伍。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等,加强安全文化理论的研究创新,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