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以人为本,狠抓企业安全文化

2008-12-02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企业安全文化就是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所应具有的安全理念、安全态度、安全素质的总和及为提高这个总和所采取的一切对策。它偏重于生产领域的经营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或有意识塑造且为全体职工接受并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注重安全文化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生命价值这个核心,不断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风尚,建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珍惜生命,文明生产,保护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的身心健康的安全文化氛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文化素质,是控制其不安全行为很有效的途径。因此,创建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核心,树立人本观念。必须强化群体的安全意识,必须提高企业全员安全文化水平,要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改善和提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正确认识企业安全文化的意义。企业安全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它的出发点,在于提高企业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形成“遵章守法,关爱生命”的舆论氛围;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在于灌输科学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重视和抓好安全文化建设,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又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和带有根本性的基础工作,必须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与时俱进,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完善实现形式。

  其次,要抓好观念文化建设。观念文化就是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人本思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操作者,只有思想上安全,才会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一些单位“三违”现象屡禁不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一些管理人员在行政行为指向上,迫使或诱发本单位职工拼设备、拼体力,违章冒险蛮干;上级组织安全大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出隐患,预防事故,可一些单位往往百般应付,恐怕查出什么问题,查出问题便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要安全”本来应是职工本能的内在需要,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如果这种错误观念不破除,正确的安全理念不树立,那么,安全文化建设就永远是一座空中楼阁。

   第三,要发挥安全理念的先导作用。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保证广大员工的生命安全。要自下而上广泛征集安全理念及理念背后的故事,经过层层筛选、提炼,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伦理道德规范。在建立企业安全理念体系的基础上,加大理念的倡导、实施力度。除了利用牌板、宣传栏多种载体,造成理念文字的视觉冲击效果之外,还可以采取单位领导登台讲理念、讲理念背后的故事等方法,强化员工对安全理念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发挥理念的先导作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第四、要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普及群众的安全法律知识和安全生产、生活科学知识,强化群众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让群众参与安全管理、安全监督,使广大群众成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主体,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根本保证。一是因为安全工作不能有“盲区”,安全涉及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涉及企业现场中每一个人(包括临时工),任何一个人发生事故都属于本企业事故。二是因为涉及的科学知识面是广泛的,就企业来说,所需工种上百个,所需的专业人才是众多的,企业安全文化如果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就好象鱼儿离开了水。就失去了生命力。所以说大众化、群众性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要抓好各级的培训工作,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结合起来,让员工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安全意识和增长安全知识,规范自己的作业行为,从而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五、要采取多种形式创建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首先要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学习、安全培训、“安全月”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安全简报及网络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力求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识转变,进而达到“我会安全”的境界。

  第六、重视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企业员工安全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要靠安全管理人员的挖掘和引导,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企业可以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安全工作搞得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反之要进行物质惩罚。也可以搞评选安全标兵、安全之星等安全活动,对入选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第七,要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保障机制,确立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中心的安全责任体系,确保安全文化建设得到人、财、物的支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安全管理队伍,把安全文化教育活动搞的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法也是有直接联系的。以前,管理者抓“三违”更多依赖的是批评教育加经济处罚,但指望仅仅通过经济手段来杜绝“三违”现象是不现实的。尤其是有的管理人员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很容易使职工感情上受到伤害,进而对安全管理人员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经济处罚的有效作用大打折扣。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钢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让职工群众生活在充满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之中,养成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则的良好习惯。

  第八、注重硬件的保证作用。硬件即企业为预防事故而使用的各种安全设施以及工作环境达到本质安全的作用。生产场所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它们直接影响工作班人员的安全。应将其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使人、机、环境处于良好的状态。硬件的保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保证工艺过程的本质安全,主要指对生产操作、质量等方面的控制过程;②保证设备控制过程的本质安全,加强对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③保证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主要是为作业环境创造安全、良好的条件。

  第九、用亲情搞好安全文化教育。所谓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应该适应员工内在需求、改变老生常谈的教育模式,注重采用柔性的情感投入。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的感情因素深深地渗透到行为中,影响着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个方面。每一名职工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安全管理者只有注重情感投入,采取亲情教育法,把情感融入安全管理,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职工的内心情感,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细微处见真情”,更能感化人心,以便和谐一致,团结协作,促进安全管理,消除管理中的抵触情绪,从而进一步增强全体员工的凝聚力,使其劲往一处使,在和睦的氛围中实现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十、实行全方位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就是对人的作业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制定出企业职工作业行为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建立切实可行的新型管理模式,不断学习安全理论知识,加强岗位安全技能培训,改正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不规范、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创建企业文化就要把有效的工作方法贯穿到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必须党、政、工、团等各部门齐抓共管,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将安全管理辐射到企业生产的各个角落。推行制度建设,建立详尽的安全制度、法律和法规,加大业务培训和警示教育的力度,做到有法必依。因此,我们要增强安全责任意识,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从细节做起,抓好安全基础工作,从根本上确保企业实现本质安全。我们要自上而下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网络,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并将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安全工作要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一种日常管理、考核、责任追究等环节组成的运行机制。推进安全风险管理朝自觉化、规范化、制度化、群众化方向发展。强化危险源的标示和挂牌工作,把安全检查评价的动态管理和日常管理相结合。以今年全国“安全生产月”的宣传、教育、咨询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营造基地安全文化氛围,强化群众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通过演讲、演示性教育、安全法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各项活动,让群众充分理解“安全为我,我为安全”的道理,从生活的点滴做起,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发状态,确保基地的安全、稳定,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