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试谈县级供电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2009-04-09   来源:永新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一、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安全贯穿于我们日常工作的生活和生产中,与我们的身体健康、生命和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息息相关。文化是人类社会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通过实践活动所创造和继承下来的,并反作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的财富。因此,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从事生产、生活以及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安全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为建立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

    安全文化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基础工程,对保障安全生产与安全经营具有战略意义。

    安全生产系统运行的基本条件是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而人的本质安全品质是关键因素,这一点已得到了实践证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与侥幸心理是很多企业不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不严格执行安全纪律的主要原因。

    我国每年近几万人死于各类事故,并且每死一个人总伴有2-4人致残;我国每年平均因技术失控灾难所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亿元人民币,每年还要拿出近400亿元用于应急救灾,这相当于我国每年新增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被事故及其灾害所吞噬。对于技术密集型的县级供电企业而言,因其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从社会需要、稳定、发展,还是本企业的承受能力都是不容发生安全事故的。

    目前安全生产所面临的困难,正是安全文化出现危机的体现。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与现代企业生产的需要,进行现代安全文化建设并提高其水平势在必行。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特点与要求

    (一)安全文化建设的特点

    1、安全文化是“硬、软”两种文化结合

    包括安全设计、安全生产、安全设备设施及安全环境等因素在内的物质条件是安全文化的硬件;而人们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等意识范畴的精神因素是安全文化的软件。安全文化机制建设过程就是硬、软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又融会贯通的过程。

    2、安全文化是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的结合

    管理制度、行为准则是强制性地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而人们的意识、情感和主观能动性又可以通过精神力量去暗示、启发和领悟,进而成为人们的自觉或自发行为。

    3、安全文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

    安全文化追求的安全价值观念体现了普遍的安全文化特征,而每个领域、每个时期、每个行业的个性特点,使得安全文化又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独特特征。安全文化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构成了整个社会和谐统一的安全文化机制。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旧的传统安全观念是企业安全的客观要求,安全文化建设正是适应这种要求而产生的。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为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生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融于社会大安全文化环境中

    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要建设安全文化,特别是要解决人的基本人文素质问题,必然要对全社会与全民的参与提出要求。企业的安全生产远非仅靠在企业内部进行安全文化的建设可以实现的,特别是当今社会大安全环境不利于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的时候。因此,全民安全素质的提高,全民的广泛参与,能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体现全员性、全过程性和全面性

    企业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这种系统性主要表现为需要全员的参与、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和操作、以及安全文化的全部内容同时具备。换句话说,企业的安全生产,不是靠少数人、或部分生产过程、或仅需安全物质条件或意识条件所能实现的。因此,必须在具备安全生产物质条件的前提下,企业的全体员工对整个生产过程实行全方位的安全操作和作业。

    (2)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应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

    高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使人们的安全认识进入了本质安全化阶段,以超前预防型为主体特征的现代企业安全文化正逐步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已成为很多企业的生产方针和目标。传统的“事故处理,事后防范”的管理模式应该被超前预防的本质安全观所代替,以促进从安全思想到安全方法的质的飞跃。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方式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创建出有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1、建立稳定可靠、标准规范的安全物质文化

    安全物质文化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来不断提高本质安全化程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作业环境安全  生产场所中有不同程度的噪音、高温、尘毒和辐射等有害物质,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应将其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创造舒适、安全的工作条件,使环境条件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要求。

    (2)工艺过程安全  工艺过程主要指对生产操作、质量等方面的控制过程。工艺过程安全应做到操作者了解物料、原料的性质,正确控制好温度、压力和质量等参数。

    (3)设备控制过程安全  通过对生产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来实现设备控制过程安全。在具体实践中应做到:从设备的设计、制造和订货等都要考虑其防护能力、可靠性和稳定性;对设备要正确使用、精心养护和科学检修;开发应用并推广安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施。

    2、建立符合安全伦理道德和遵章守纪的安全行为文化

    (1)通过多渠道、多手段保证让员工在掌握安全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各种安全操作技能;

    (2)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

    (3)强化标准化作业。

    3、建立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文化

    (1)建立健全的企业安全管理机制,主要指建立起切实执行“企业负责”、各方面各层次责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队伍素质高的高效运作的企业安全管理网络;建立起切实履行“群众监督”职责、奖惩严明、上下结合、对各层次进行有效监督的企业劳动保护监督体系。

    (2)建立完善的企业安全管理基本法规、专业安全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使其规范化、科学化、适用化并严格执行。

    (3)建立健全全员安全性评价体系:对电网设施、企业主人——员工进行安全性评价,从员工的安全意思、技能、执行力、工作表现、业绩、守纪方面以及设施的完好性等全面、全方位进行评价。

    4、建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精神文化

    (1)首先应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保护意识,包括应急安全保护意识、间接安全保护意识和超前的安全保护意识,并进行生产作业安全知识、公共生活安全知识等的教育培训。

    (2)在企业内部进行全员安全伦理道德教育,为他人和集体的安全多考虑,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方式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根本内涵是将企业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表现在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态度和行动中,落实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将安全管理融于企业整个管理实践中,将安全法规,制度落实在决策者、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方式中,将安全标准落实在生产的工艺、技术和过程中,由此形成一种良好的安全生产气氛。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影响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自觉性,以文化的力量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发展。因此,安全文化的建设可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进行。

    1、班组及职工的安全文化建设

    运用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三级教育(333模式)、特殊教育、日常教育、全员教育、持证上岗、班前安全活动、标准化岗位和班组建设、技能演练等,并推行现代安全建设手段:“三群(群策、群力、群观)”对策、班组建小家活动、事故判定技术、危险预知活动、风险抵押制、“仿真”演习等,进行班组和职工的安全建设。

    (1)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文化建设

    运用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全面安全管理、责任投制、“三同时”、“三同步”监督制、定期检查制、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常规的经济手段等。推行现代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三同步原则”、“三负责制”、意识及管理素质教育、目标管理法、无隐患管理法、系统科学管理、人机环境设计、系统安全评价、应急预案对策、事故保险对策、三因(人、物、环)安全检查等。

    (2)生产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

    运用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安全生产标语(旗),安全标志(禁止标志、警示标志、指令标志)、事故警示牌等。推行现代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技术及工艺的本质安全化、现场“三标”建设,“三防”管理(尘、毒、烟),“四查”工程(岗位、班组、车间、厂区),“三点“控制(事故多发点、危险点、危害点)等。

    (3)企业人文环境的安全文化建设

    运用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安全宣传墙报、安全生产周(日、月)、安全竞赛活动、安全演讲比赛、事故报告会等。推行现代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安全文艺(晚会、电影、电视)活动,安全文化月(周、日),事故祭日,安全贺年(个人)活动,安全宣传的“三个一”工程(一场晚会、一幅新标语、一块墙报),青年职工的“六个一”工程(查一个事故隐患、提一条安全建议、创一条安全警语、讲一件事故教训、当一周安全监督员、献一笔安全经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