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谈运用车间安全文化建设

2009-04-17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生产实践中,经过长期积淀,不断总结、提炼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能够将领导和职工都纳入集体安全情绪的环境氛围中,产生有约束力的安全控制机制,使企业成为有共同价值观的、有共同追求的、有凝聚力的集体。如果把安全生产比做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那么安全文化就是生命线中给养的血液,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灵魂。

  多年来,运用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依然让人觉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仍然处于“发生事故-整改-检查-再发生-再整改-再检查”的不良循环中。根据我多年来对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对当前安全形势、安全现状的分析,得到这样一个认识:技术措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管理和法制的措施能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要实现根本的安全,最终的出路在于――安全文化建设。因此,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个职工,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来激发职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才能实现根本意义上的长治久安。做为运用车间如何建设我们的安全文化呢?我做为运用车间的主任,从以下四点谈谈我的想法。

  强化现场管理基础,搞好文明生产

  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职工在作业中要同自然环境和车辆故障作斗争的同时,还要同自己的不良行为作斗争。因此,必须加强现场管理,搞好安全环境建设。

  过去的几年中,我们也为安全环境建设做了很多的工作,1999年,我们对列检作业线路进行了硬化,使列检作业现场的环境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2000年,我们对站修大库进行了重建,彻底改变了站修职工车上一身油、车下一身泥的劳动条件;2004年,我们建成了列检故障展室,一方面增强了职工防止事故的自豪感,一方面也为职工培训工作创造了一个直观教学的环境;2005年对列检的一部分待检室进行了修缮或重建,使职工休息、工作得舒适,以好的心情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实践证明,改观车间的企业容貌,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效率。改善作业环境,消灭违章外部条件。

  严格监督、管理,消灭违章潜在意识

  安全文化绝不单一指的是写满了安全标语的牌子,挂满安全规章的房子,这只是浅层次的安全文化,管理文化才是安全文化的精髓。运用车间在管理上是应该说是比较规范的,多年来的严抓严管使职工建立一种违章必然将受到惩罚的潜意识。管理仍然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课题,通过坚持严格的安全管理,监格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达到使职工养成自觉遵章守纪安全行为的目的。人的行为养成,一靠教育,二靠约束。约束就是有标准,有制度,建立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是搞好车间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运用车间在规范管理、强基达标上有着“十强列检所”“优质示范站修所”的深厚底蕴,合并后的运用车间在管理模示、管理方法上也走在了兄弟车间的前列,只有不断的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使职工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才是深层次的安全文化。

  强制培训,提高技术素质和政治素养

  当一个企业把安全工作当做一种“文化”来建设,来培养的时候,企业员工的素质和修养当然就成了衡量企业文化深度的标准。我们的职工应该说是好的,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的工作,默默的接受改革。然而,当要把这一切称作是一种“文化”的时候,我们干部、职工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显然还不能达到“文化”这一高度。近两年来,随着货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不断调整,对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技术素质的培训更加重要,通过职工自觉学习已经不能适应性当前铁路飞速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一种强制性的培训机制,以劳动报酬与技术素质和政治素养相挂钩的方式来做为干部、职工学习提高的推进剂和催化剂,现有的《职工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一体化考核管理机制实施办法》以及《职业技能等级与职工待遇一体化办法》等一系列业务能力与经济考核相挂钩的考核办法出台后,对职工的自觉学习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政治素养的提高上还没有一个很好的管理和约束的办法,如何使干部、职工的思想与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始终保持在一样的高度,不仅决定着“安全文化”建设的成败,同样决定着铁路越式发展的成败。

  增强安全文化氛围,引导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各类事故的发生,大多数是职工的侥幸、盲目、习惯性违章造成的,这就需要从思想上、心态上去宣传、教育、引导,这是一个微妙而缓慢的过程。保证这一环节的有效实施,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心灵上的认可,感情上的交融,是增强职工凝聚力,培养安全意识的有效形式,是安全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

  以上四点是我个人结合当前铁路改革的形势和运用车间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解谈的一些简单想法,考虑得不周,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