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虽然不是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什么样的文化就决定了什么样的企业。管理的深处是文化,素质的高处是自律。蒲白局对过去弱势的、零散的、落后的企业安全文化进行整合提升,使其成为强势的、系统的、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需要行为养成、视听标识、环境刷新来支持保障。
行为养成。由于煤矿职工大多来自农村、山区和本矿区,文明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这是制约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一个因素,也是观念更新、先进理念输入的屏障。因此,必须抓好行为养成。蒲白局制定了《职工文明行为规范》、《职工安全文化手册》、《职工岗位操作规范》、《职工岗位安全操作口诀》等,使职工“一举一动,规章至尊”。这些规范行为开始是强制执行,随后成为自觉行为,达到自主管理,也就是屈从——遵从——追从——真心向往这样一个过程,成为本质型安全人。行为养成是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是实现创新质量标准化的基础。
标识系统。开发了局旗、局歌、局徽等一套标识系统,就是要用强烈视听冲击力感染熏陶职工,传达企业文化的美感。
环境刷新。着重改变煤矿黑、脏、乱、差的现场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生存环境,创造出整洁便捷的作业条件,塑造出美观亮丽的现代煤矿形象,让职工在环境刷新中感受变化。
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搞好安全发展的生命工程
企业安全文化创建的深入,就是用创新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安全是煤矿的大事,也是企业的难事。多年来,蒲白局安全状况时好时坏,经常为安全问题提心吊胆,抓安全甚至到了紧不得松不得的两难境地,有人甚至说安全的好坏凭运气。如何才能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使职工成为本质安全型人,使煤矿成为本质安全型企业,这是蒲白人面临的一个紧迫而现实的课题。为把创建企业安全文化延伸到标准化建设,创新标准化建设的新路子,局长宋老虎亲自带队到七台河煤业集团公司学习标准化建设经验,到阳泉煤业集团公司学习精细化管理的做法。从“七煤”和“阳煤”的经验中,认识到:煤矿安全的根本出路在标准化建设,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是标准化之纲。过去搞标准化建设,仅仅看做是一般性管理工作,通过取经学习、系统思考,充分认识到了标准化在煤炭企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
蒲白人将标准化建设提升到“煤矿的生命工程”、“一把手工程”的高度,局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用标准化来统领各项工作。安全生产、生活后勤、政工三大系统进行统一安排部署,统一制定标准,统一检查验收。在运行中,全局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原煤生产单位,一块是非煤生产单位,重点对基层8个单位进行建设。两块分别下设办公室,处理标准化建设事务。在标准化建设中,做到“一以贯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持之以恒不放松。基层各单位按照标准,从基础抓起,动员一切力量,使广大职工广泛参与,全局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标准化建设热潮。
首先以营造氛围、理念渗透引领人。在矿区电视上连续播放“七煤”、“阳煤”的经验,在矿工报连续刊登干部职工的体会文章。井口有局、矿领导的安全叮嘱,巷道有标准化牌板,地面有安全文化长廊用灯箱、横幅宣灌新理念。群众性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文艺演出等活动广泛开展,标准化建设在矿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其次是抓行为养成、自主管理提高人。蒲白局对21个专业制定了具体标准,做到事事、处处、岗岗有标准。有了标准,最重要的是执行标准,不但硬件达标,而且人要达标,把重点放在培养一支在标准化理念指导下、养成标准化习惯、能够自主管理的职工队伍身上。全局对150多名科队干部进行了标准化专业培训,基层单位以各种形式组织职工学标准,搞培训,仅2006年全局职工培训就达6783人次。
第三是以标准化建设关心人。进行环境刷新,建立文化路、文明园,更新改造浴池,配备了桑拿房、冲浪浴,装修了职工宿舍,使职工在艰苦劳动之后得到生活享受和在大家庭中享受到人文关怀。
抓好质量标准化的落实搞好安全发展的系统工程
标准化不仅靠建设,更要靠抓落实,抓人本精细管理。而抓落实则是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系统管理工程,精细化则是保证。则细化概括起来就是“三精三细”。即精品、精确、精通,细化、细分、细心。
首先抓科技进步,提高采掘工程质量精品率。在技术创新上,每年都推出一批技术成果,引进消化一些新技术,比如说∏型梁、锚杆支护等,6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每年对矿务局改革、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技项目给予奖励。通过采取措施,进行标准化施工,采掘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工程由30%提高到60%以上。掘进工作面实行光面爆破、激光制导。做到了巷道成型规整,眼痕率达到80%以上。铺网、联网、切顶排支护、顶煤回收等工艺符合标准,煤巷锚网支护达到70%以上。
其次是按照标准,提高精确度。材料码放整齐、标志明晰、牌板规范、记录齐全。运输大巷安装水幕,实现了洒水灭尘喷雾自动化,生产现场实现了工业电视监测监控,管线做到了“五线谱”悬挂。
第三是实行干部走动式管理,细化管理。管理干部每月按规定次数到生产一线,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干部下井实行双向签字、互相监督,一线职工对干部到达区域签字,干部对发现的问题给岗位职工签字。各矿还建立了“安全小分队”、“安全零点行动”、“科长跟班巡查”等制度,使走动管理时间上无盲点、区域上无盲区。基层单位建立起了对每个岗位的当班作业卡,每项工作的项目执行卡,实现了有效监管。
下一篇: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