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09-07-09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0 引言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经营管理三阶段,即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的更高阶段,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是通过创造一种和谐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形成自主的安全习惯,最终达到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自发控制作用,起到减少事故的效果。

    目前,好多企业都在创建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但存在的误区较多,将安全文化等同于文体活动,等同于政治思想工作的宣传,等同于制度建设,没有深刻理解文化的涵义,说白了,是一种形式主义。人的安全理念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文化就在人们的“心”里,离开了人、人的思想和意识,谈文化建设就是空洞的。再有,对安全文化的理解不透彻,好多单位存在一叶障目的现象,在“个体”方面做的不错,而没有进行综合管理的调查研究,既是正在进行的安全综合管理,也只是“个体”管理的简单叠加,没有综合的概念,没有从管理体制上综合研究、理顺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使企业管理难以产生质的飞跃,难以升华到较高的层次,所以说,创建新的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企业安全文化,也是在撞击一种传统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根深蒂固的,有时会遇到很顽固的碰撞,甚至是斗争。

    通过对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调查和反思,使我们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解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明确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精细化管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就显得缺乏实效,显得华而不实。创建煤矿安全文化,不仅要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要借鉴西方先进的安全问化,不仅要着眼现在,更要展望未来,要抛开传统安全文化观念的束缚和禁锢,浓缩、汲取、创建与现代企业管理相适应的煤矿安全文化,是当今煤矿发展的紧迫任务。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必须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同步推进和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煤矿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投入不足、装备水平差、产业技术人才匮乏、劳动效率低、管理粗放,试想,把“千军万马”的队伍放在高度危险的作业环境中,一旦出现灾变,容易造成重大事故。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一直较高,2007年,在我国煤矿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的情况下,百万吨死亡率是1.485,而2000年,美国0.027,南非0.13,印度0.42,波兰0.26,与国外相比,我国煤矿安全状况还很差,美国、澳大利亚等先进国家,煤矿实现了高度机械化,井下工作人员少,工效高,而我国,大多数煤矿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差,工程技术人员缺口大,工资收入差,对应的工作危险,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大量技术人才流失。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煤矿技术装备大大提高,有了显著的改观,但落后的管理、技术、装备不可能一步到位,要赶上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取得煤矿安全的根本好转,只靠法律法规以及管理本身还不够,除了坚持我国煤矿“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安全生产方针,还必须从创建煤矿安全文化入手,关键是管理好人、教化人、激励人、塑造人,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思维方法,改变人的知识结构,塑造新的安全理念。

    1.正确理解煤矿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的基本内涵

    1.1.企业文化:

    是指为企业所倡导,并被企业和职工所实践,用于指导和约束企业整体行为和职工个体行为的价值理念,并由企业领导层倡导、企业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就是要使企业产生文化力,并借助这种文化力作用于人产生的效应,不断发挥文化力特有的凝聚、导向、激励、约束和辐射功能,促进企业文化的倡导、塑造、管理和变革,强化组织自身特色企业文化的建设,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最终使企业抓住发展的契机,充分发挥能力和优势,源源不断地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企业形象,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一个百年企业,产品不断更新,技术不断改进,人才不断更替,其产品、技术、人才不是决定企业最终竞争力的优势,只是一个阶段的竞争优势。百年企业留传下来的不是产品、技术和人才,而是一种品牌、一种文化,是其它企业难以复制的企业文化。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最具有强劲竞争力的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是企业管理的最高阶段。

   企业文化主要由企业理念、行为规范和视觉识别三大系统构成。

  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包括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企业的战略方针和经营管理理念等内容,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石。

  行为规范主要是指在企业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教育培训、宣传贯彻、制度规范、实践检验、奖惩激励等一系列动态的行为活动,对全体职工起到导向、凝聚、规范和激励的作用,增强广大职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向心力。

  视觉识别是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视觉元素,将企业理念的内涵鲜活地展现出来,通过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象征图形和吉祥物等人们易于接受的视觉形象,传达较为抽象的企业理念。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新成果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第一家现代企业在英国诞生至今的两百多年间,企业管理大体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三个阶段。经验管理阶段,其特点是“人治”,即主要靠经营者个人的直觉和经验进行决策和管理。科学管理阶段,其特点是“法制”,即主要靠科学的制度体系实现高效率。企业文化管理阶段,1981年以来,发达国家的优秀公司率先进入了文化管理阶段,其特点是“文治”,即靠企业文化建设带动企业经营管理使其达到更高的境界。如果说,科学管理阶段是靠科学的制度、严密的外部监督提高工作效率的话,那么,在知识型企业占主导、“以人为本”成为主要管理理念的今天,仅靠外部监督和制度化约束的科学管理已经大打折扣。更为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影响职工的思想观念,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来提高工作效率。这种以文化为主导的柔性管理是靠企业文化建设推动的。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今后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和企业各方面工作获得成功的重要手段。

    1.2 煤矿安全文化:

  是指在矿区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煤矿特色的安全思想意识、安全作风、安全工作态度、行为规范、安全管理机制和安全物质技术条件的总称。它主要由以安全奋斗目标、安全进取精神、安全价值观等为主构成的安全理念体系,以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规范员工安全行为为主构成的安全行为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以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措施和企业安全风貌等种种安全物质因素构成的安全物质体系组成。

  煤矿安全文化脱胎于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文化这一大的框架内构建而成的亚文化系统,具有更加鲜明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形成自主的安全习惯,最终达到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自发控制作用,起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主要由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安全文化层次构成。

    1.2.1 决策层安全文化建设。

    决策层作为煤矿的最上层,首先,不断的从文化的“物态、制度、精神”三个方面提升安全管理理念;其次,制定安全目标。安全目标主要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应该是比较容易实现的、阶段性的目标,能够有效得提高矿工的成就感、克服厌倦心理。同时,结合近期目标建立有实现难度的远期目标,提高工人的积极性,从而使工人对安全目标的再实现增加动力;最后,严格落实矿长安全责任制。

    1.2.2 管理层安全文化建设。

  建立直接与心理安全挂钩的安全约束体系,主要包括安全基本制度、安全专项制度和安全考核制度三个方面。安全基本制度,包括有关法律、法规、上级安全文件、安全规程和作业流程等,必须无条件地贯穿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从日常反“三违”做起,一要营造严反“三违”的局面,只要发现,一律严办;二是增强反“三违”职能部门的威严,要把反“三违”的权力充分下放到相关职能部门,打造“公平”体系;建立和完善安全考核制度,制约侥幸心理、麻痹心理和省能心理等。

   1.2.3 操作层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操作层的安全心理素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石,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效果。通过对每个矿工安全心理的测试,判定其心理素质的基本状况,使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做好事故易发人的工作,为制定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要根据人的生物规律现象,合理安排每个人的作业时间,对精力下降期的人员安排休班,真正体现人性化的管理。

  提高操作层的心理素质,主要通过安全教育来实现,包括安全心理培训、安全操作培训、安全法制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思想教育等内容。安全心理培训,能使工人建立起安全心理模型,提高安全心理容量,使工人能做出客观的判断和反应。安全思想教育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真正把“安全第一”的方针变成自己的第一需要,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2.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安全生产的作用及意义

  煤矿安全文化既然是在煤炭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安全理念、管理制度、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因此,搞好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对于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好转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职工的安全思想境界

  煤矿职工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是推行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难点。由于煤矿大量使用轮换工、临时工、协议工,这些职工安全知识缺乏、素质差、盲目冒险作业,遇险后手足无措,缺乏应变能力和自身防护能力。部分工人把安全操作与提高效率对立起来,盲目追求产量和奖金而误入危险的怪圈,有的井下工习惯性违章,养成了行为上的陋习,创建和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就是要解决上述问题。所以说,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职工摒弃陈旧落后的安全观念,树立科学的安全发展观,重点是从心灵的深处构筑起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能够理解、掌握安全法律法规及“三大规程”的本质含义,逐步树立新的规范的符合实际的安全文化理念,并在每个实际工作动作中实践再提高,再说简单点,就是解决“心灵”的问题,“意识”的问题,“思维和想法”的问题,“心”的问题解决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够最大的发挥,安全工作就会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就能够实现好多煤矿提出的“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实现了质的飞跃,安全管理不再是强制的、被动的,这是创建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和关键。

    2.2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识别和处理“物的不安全状态”

    煤矿生产作业场所受环境制约因素较大,随时会受到各类自然灾害的威胁。如果作业人员对井下的不安全因素认知程度不高,就极易发生事故。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受过教育且经验丰富的井下作业人员,对不安全因素和事故前兆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处理能力。通过加强安全文化体系的建设,能够帮助人们识别事物的不安全状态,并指导人们对不安全因素采取防范和化解措施。同时,通过创建煤矿安全文化,能够转变人的安全意识,在人们由“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后,对生产系统、安全设施、生产设备有了更见清晰的认识,由此产生了补充、完善“硬件”投入的愿望和要求,实现装备更新、进步的转变,为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3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职工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和控制,安全文化进入到人们的意识当中,就会成为安全行为的支配力量和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力量。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其中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就会在企业里广泛传播和渗透,成为促进企业安全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也会主动监督他人的安全行为,实现矿井的总体安全。

    2.4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内在基础。加强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的目的就是把安全价值观落实到安全管理工作之中,从而创建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引导职工用安全文化理念想问题、办事情,使安全文化理念成为自觉的行为规范,最终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意识的转变。在人的安全思想、技术装备等问题解决后,矿井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安全状况得到根本的转变,为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打下坚实的基础。

    3.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3.1 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形势发展变化,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是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对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安全文化建设缺乏创新;三是文化建设中的人本理念没有完全确立;四是在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五是安全文化建设缺乏个性等等。这些都制约着安全文化建设不断的深化和更新。

    3.2 原因分析

    3.2.1 缺乏企业文化的构建。

    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从整体来看,一是相当数量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缺乏了解,对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地、卓有成效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仍属少数;二是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者,只注重企业文化的后两个层次(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主要层次(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培育,忽视了把正确的价值观渗透到企业人本管理之中的工作;三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目标不一致,企业文化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很好地融入企业人本管理中去,职工缺乏活力和动力。

    3.2.2 人本管理的理念没有落实到实处。

  在企业管理中,行政管理是组织指挥生产的一种常用手段,对于集中统一加强管理,确实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在企业管理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管理者过多地依赖于行政管理手段管理员工,长此以往,结果必然是逐渐抹杀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使其丧失主人翁责任感。如果过于依靠制度管理,而不是千方百计地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不断积极主动地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那么规章制度也不会得到自觉执行。同样,过于依赖物质激励进行管理,也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企业管理中,运用物质刺激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实能够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通过勤奋劳动,获取相应的报酬是无可厚非的。但仅靠物质刺激,只能换来一时的劳动热情,缺乏长效性和持久性。特别是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容易在职工思想上产生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思想倾向,以至于偏离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向,最终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只有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把人看成具有思维和主观能动作用的人,才能激发和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中保持和发挥旺盛的竞争力。

    3.2.3 缺少安全文化建设的个性。

    企业由以管理“物”为中心,转变到以管理“人”为中心,这是企业在管理方面实现的重大转变。只有高度重视以人为核心的管理,企业的管理水平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否则,企业的素质很难提升。但是,目前一些企业在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人本管理理论内涵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出现了缺乏个性化的问题。即使制定了一些方案,开展了一些活动,依然是收效甚微,没有达到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自身活力的目的。这样的企业精神很难在职工头脑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很难在职工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共鸣,更难以形成共同的认同感。

    3.2.4 安全文化建设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企业安全文化,它不是简单的规划,更主要的是抛弃,抛开传统安全文化观念,打破已有的束缚和禁锢,浓缩、汲取、创建与现代企业管理相适应的煤矿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较高阶段。下面,我以国有煤矿传统管理体制为例,刨析传统的管理体制给煤矿安全带来的安全问题。

煤矿传统的组织管理体系,是我国建国以来逐步形成的,与当时落后的生产技术条件相适应,随着我国煤矿生产技术装备现代化发展,这一传统的管理、分工体系越来越呈现出它的漏洞、弊端,出现管理的边沿化和模糊化,与我国煤矿安全本质型不相适应,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应尽快探索、研究新的安全技术、业务管理体系。

    传统煤矿,按照专业,一般分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质测量、调度、劳资、经营、工会等,从各大矿务局矿务局(煤业有限公司),到生产矿井,一般都是这样分工。按照职务,煤矿一般设矿长、书记、付书记(纪委书记),生产矿长、掘进矿长、机电矿长、总工程师、安检处长、经营矿长、工会主席等。职务对应专业,似乎一一对应,职责分明,但细细分析,又相互交叉、职责不明。就以我们煤矿上采煤掘进业务管理系统来说:

    采煤掘进系统:传统的炮采采煤工艺,采用绞接顶梁或者派型梁,安全可靠性差,管理难度大,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后,采掘工作面的顶班管理难度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难度增加。如果还是采煤专业只管顶板、只管出煤,而不管设备使用维护管理、不管人的安全操作行为、不管瓦斯煤尘,不管地质变化,试问:采煤能管好吗?很显然,寸步难行!掘进也是同样的道理。从运输安全上讲,采区的小绞车运输工作量小,区队往往采用包工形式,跟班干部不太注意监督检查。掘进队的小绞车运输问题较多,一是人员紧张,不按照规定设置人员,二是巷道施工时不考虑运输要求,一味的机械的沿地板掘进,巷道成形后又不进行处理,导致车场长度不够或不平整或者安全距离不够,从源头上给运输安全埋下了隐患。特别是现场管理,规程要求都知道,就是不按章作业,这说明什么,说明现场施工管理有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首先应该是区队,进而是分管区队的领导,而实际上,我们往往认为采掘区队的机电运输也是机电部门,而忽视了区队的直接上级领导这个最重要的环节。从设备使用上讲,个别区队违犯设备性能使用设备、不定期维护保养,以生产名义挤兑检修时间,不重视单位内部业务骨干的培训,设备影响频发,你说这是机电问题、采掘生产问题、还是区队管理问题?按照煤矿常规,管采煤的领导分管采煤区队,管掘进的领导分管掘进队,这种管人和工资的人又不管分管单位内部机电、运输、通风及其安全的做法,是否就是权责利不统一呢?这种管理体制给安全生产造成的漏洞是不言而喻的。

  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一是与我国多年来形成的管理体制有关。二是与管理着不愿创新、顺着老路跟着上级走有关,大家都知道有问题,就是不愿捅破,不愿改革理顺。三是管理者不善于学习,以不懂为理由,推诿扯皮,要求工人一专多能,而我们的管理干部,就不能一专多能了。所以说,创建新的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企业安全文化,也是在撞击一种传统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根深蒂固的,有时会遇到很顽固的碰撞,甚至是斗争,在这个斗争中,传统文化也可能暂时占据上风,但只要坚持,胜利肯定属于后者。

    3.2.5 对安全文化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一是以为文化、安全文化就是党群部门的事,在安排工作时,一揽子划归党群部门管。人常说“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什么意思呢,就是政府创建了平台,目的是要生产企业在这个平台上提升发展,做强做大,以此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样的道理,安全文化建设,党群部门创建了这个平台,关键是要生产部门通过精细化管理、岗位技术规范来规范行为,以此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二是没有完全理解创建企业文化的内涵。据调研了解,许多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还停留在初始阶段,企业“安全文化”常常表现在一些大同小异的安全活动、安全文化教育走廊、宣传口号和标语等表面,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层内涵,没有真正挖掘出全体员工自主推动企业持续安全发展、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煤炭企业领导觉得,企业还未走出困境或刚走出困境,没有时间和精力搞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些中小企业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国有大中型重点企业的事,与中小型企业、民营个体企业关系不大;还有的认为搞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要花钱,经济实力不足,没法搞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国内相当数量的企业认为搞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投入多、见效慢”的软肋;还有的把企业安全文化看作一种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东西等等。上述种种认识,都是没有认识到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新型安全管理理念的独特价值和突出作用。有几种表现就能说明问题:

    ①、将安全文化等同于文体活动。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有人认为安全文化建设就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寄希望于通过举办几场球类比赛,搞几次文艺活动来达到塑造安全文化的目的。事实上,文体活动的开展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表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员工对安全理念的认同,但如果仅仅依靠这些表层活动,而不进行安全文化的细致渗透,不用安全文化的精髓塑造员工,安全文化建设是不会得到持续协调发展的,也就更不可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②、将安全文化建设等同于政治思想工作的宣传。有些煤矿企业把安全文化建设和我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混淆起来,认为安全文化建设就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教育,是宣传和工会的事情。另外,由于有些煤矿企业规模不大,机构设置较少,经常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归属于同一部门管理,但是由于许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内涵理解不深刻,经常将二者混为一谈,这对安全文化建设非常不利。

    ③、将安全文化建设等同于规章制度。有些煤矿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规章制度,只要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组织员工学习、了解并严格实施,安全文化建设就可大功告成,安全生产的精神也就可以培育起来了,安全文化氛围也会逐步地形成。尽管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制度保障,但规章制度的制定并不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全部,绝不能将二者等同。

    3.2.6 没有将管理体制纳入文化建设的范畴。

  在创建煤矿安全文化时,有些单位存在一叶障目的现象,在个体方面做的不错,而没有进行综合管理的调查研究,既是正在进行的安全综合管理,也只是个体管理的简单叠加,没有综合的概念,没有从管理体制上综合研究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下面,举例进行说明:

    ①、由于我国传统的管理体制已维持了几十年,没有大的改进和变革,有的管理引进,也有待商榷,就象现在有的单位,盲目的引进流水线加工企业的工资制度,同岗同酬,技术好环与工资收入关系不是太大,极大的挫伤了职工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即使偶尔的技术比武、技术奖励,也是杯水车薪,难有效果,这也是现在好多职工不愿学技术,各种技术培训难以显现效果的根本原因,从而使本来就缺少技术人才的煤炭企业雪上加霜。

    ②、前面第4项说明的责权利管理不相统一的问题,其实,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好多,安全责任追究、轨道运输设计施工与管理、调度管理等等,问题还有很多,但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好多部门的权利和责任,是个烫手的山药,至今没有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4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发展和创新安全文化,不但是新世纪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一项重要任务。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紧密结合目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行业特点和发展要求,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如何引导企业从目前依赖严格的监督管理阶段走向独立自主的文化管理阶段。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主旋律是“人命关天,健康发展,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从人、机安全和职业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倡导人、机、环境及相关方利益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文化素质,推动企业安全健康发展。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建立企业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着力实现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源泉在于积极倡导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和安全发展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从注重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情感管理、员工参与企业决策的民主管理,过渡到员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遵循企业理念和制度、“自己管理自己”的自主管理,从而实现全体员工在超越制度之上、共同认同并自觉实践的价值观、发展观和自觉行为规范的个体自觉管理、团队互助管理的文化管理高级层次。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进行策划设计、持续实施、改进提高时,应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4.1 安全文化建设应科学系统规范

    要有一定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循序渐进,分部推进。也可以请专业的策划公司进行,广泛征求民主意见,策划必须是建立在大量扎实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凭空捏造想象。同时,要敢于撞击传统管理的弊端,打开现代企业管理的大门,通过调查研究、文化浓缩、抽象升华,策划系统科学的企业安全文化和管理体系,并进行有效的传播释义,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安全文化传播是系统建设安全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建立有组织有计划的传播方案,是有效发挥安全文化导向、凝聚、激励功能的保障。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总体规划,在总体目标下结合各阶段安全生产形势,制订各阶段目标,并有效推行和不断提升,避免形成空的框架。安全文化建设系统工程如同建筑工程一样,立足于过程很重要,它的目标更为重要,没有过程永远也达不到目标,而没有目标会造成其过程混乱或曲折。企业文化建设既要目标明确,又要稳步推进、逐步深入,才能取得各阶段成效。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策划时要结合企业自己的现状、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着眼于未来和企业发展,立足于企业发展战略,符合国内外同行业和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把企业安全文化作为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全面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素质、提高企业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来构建企业安全文化体系。企业没有长远战略发展的规划蓝图,就构建不成适合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企业安全文化。企业没有科学的价值观、理念信条、企业精神,同样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限于盲目。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策划设计首先要考虑如何让全体员工牢固树立“人命关天,健康发展,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和“所有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防止的”、“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的思想认识。同时,策划企业安全文化,要正确分析其发展的变化,对症下药,科学合理。

    4.2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以理念灌注为先导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注重“尊重生产力要素中,人是决定性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人、理解人、关心人、重视人”,为职工全面发展和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把人视为企业成功之本。发挥和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创建企业安全文化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离开了人的思想和理念,创建企业安全文化就是空中楼阁,难以为继。所以说,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核心,也是指导安全生产的信条。理念引领在企业安全工作中具有导向行为、凝聚力量、调适心态等功能。只有建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才能产生正确的安全心态,才能保证行为安全。在安全工作的理性研究和员工安全心态的建树过程中,通过“自上而下的引导推动和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对员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行为特征、心理动因进行系统地梳理、提炼、整合,最终形成了由安全目标、安全价值观、安全誓词、安全防范理念、安全协作理念、安全操作理念构成的安全理念系统。为将企业安全理念倡导与渗透到各个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全要素之中,与员工的所想所盼产生共鸣,实践中注意抓好理念引领的四个环节:一是准确诠释理念。用生动、深刻、简洁的语言诠释理念内涵和其中的规律,便于员工认知、掌握。二是广泛宣灌理念。除了利用广播、电视、牌板、灯箱、宣传栏等各种媒介进行理念传播外,借助有效的班组安全文化活动载体,通过动员全班人人讲身边的人、写身边的事、开展安全征文、安全演讲、生命价值研讨等形式,不断由浅入深阐释安全理念,最终使“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生命只有一次,遵章守规是保护神”的价值观内化于员工心灵深处,成为员工的最高行为准则,从而生成强烈的目标感和实现欲,发自内心的搞好安全生产。三是理念的延伸与开发。发动员工从工作实践出发,总结提炼具有行业特色和岗位特点的具体理念、岗位铭言、警句,形成上下贯通的理念体系,使企业理念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得到贯彻执行。 

    4.3 注重技术装备的投入

    投入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一种经营理念,也是一种懂得舍取的文化理念,没有投入就难有产出,投入是为了更大的产出。针对各单位安全生产的状况,提出切合实际的技术改造方案,及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是明智之举。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管理、装备、培训”并重,装备是人们向大自然斗争的工具和武器,先进的技术装备不仅可以提高效率,同时还可以创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避免事故发生。技术装备是指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安全和持续生产而投入的设备设施、工作条件的总称。安全工作的物化形态,主要表现为生产作业环境、工艺设备、管理机构、安全设施等,它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4.3.1 加大科技创新。

    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来保障作业环境的安全可靠性;以先进的科技手段预测、监视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以先进的科技和装备来改善生产系统,从根本上减少事故隐患。

    4.3.2 保证安全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和基础。

  我国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安全投入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要依法保证投入资金渠道;二要保证资金投入额度;三要专款专用。煤炭安全费用是由煤炭企业每月按规定标准从成本中提取的,专门用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设施投入的、由企业自行安排使用的资金。企业应制定生产安全费用年度使用计划,用于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并纳入企业全面预算。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报主管有关政府机关、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接受监督。

    4.4 要重点抓好精细化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精细化管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就显得缺乏实效,显得华而不实,这样的文化是难以长久的。所以,一定要有机结合完善企业基本制度和政策,逐步形成有煤炭企业特色的安全行为准则、安全理念和安全管理模式。安全行为准则要以价值观体系为基础,结合安全理念,界定企业成员基本安全行为规范。要充分考虑行业和企业个性特点,按不同岗位进行划分,切忌千篇一律。同时落实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直接负责,并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消除。在实施的过程中,特别注意领导层的分工和参与。好多单位,将党群部门和生产部门割舍开来,以为文化创建就是党群部门的事,理应由书记和党群部门负责,这个认识是极其错误的。创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综合素质,更利于企业发展,当然,安全生产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个环节的创建,主要由企业生产部门来完成,党群部门是没有可能完成的,从业务管理上,也应该是这样的。生产部门要通过精细化管理、岗位技术规范、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执行等来实施。下面,以班组岗位操作为例来说明问题:

    班组岗位的操作标准,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最基本的环节和最终落脚点。首先要按照作业条件、使用的设备、生产工艺,制定科学可行的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并对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行业特点,完善个岗位管理制度。在这个基础上,对生产现场的每个人、每一天、每件事、每一处(简称“4E”)制定员工岗位工作标准和管理者走动式管理标准,实施精细、准确、严格、规范的管理。建立“四个一”的考核载体(一账、一本、一栏、一网),运用员工劳动“绩效考核台账”,记录员工劳动绩效评价结果和排序;运用管理人员“现场巡查记录本”,考察巡查人员的履职情况;运用员工劳动“绩效考核栏”,公开劳动绩效考核的结果;运用“计算机局域网”,使员工劳动绩效考核结果与分配管理实现紧密衔接。员工工作标准和“6S”行为规范,共同构成“精细管理,双向控制”的基本内容,集中回答员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现场管理者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以实现全过程、全要素管理,为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搭建起坚实的制度平台。很明显,上述措施,必须是生产技术部门来制定、完善和执行。

    4.5 要结合企业形象塑造和企业品牌建设共同推进

    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在社会公众及消费者心目中的总体印象。企业形象是由企业产品形象、服务形象、经营管理者形象、员工形象、公共关系形象等综合而成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显形态,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本质上是“企业人”的形象。树立企业形象要从培育企业人入手;优秀的企业文化最终都会通过企业人表现出来。

    企业品牌是一种心智资源,一种植入消费者心理并达成高度认同的关系资源,也是一种附加值很高的经济资源。感知、感动、感化是品牌资源形成的必然过程。企业之间不是买卖关系,而是相互创造价值的过程。在品牌建设中,企业安全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有时能听到这样的宣传语:我们不要带血的煤。如果一个煤炭企业安全事故频发,就谈不上品牌,一个连自己安全都搞不好的企业,能有什么样的品牌呢。企业品牌,应该是建立在安全、环保、现代、和谐、质量、服务上的,在这一方面,铜川矿务局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提出了“三型六化”,三型即:安全高效型、稳定和谐型、学习创新型,六化即: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行为规范军事化、井下治理工厂化、地面建设园林化。企业管理,还应积极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战略管理、危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认证等,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品牌。

    企业安全文化要与企业形象、企业品牌同步推进,共同发展,安全是其发展的基础和基石,建立在安全文化基础之上的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才是长久的,牢固的。

    4.6 建立健全严格考核体系

    实现员工对企业价值、理念、精神的认同,推动企业安全发展,必须以安全文化理念为导向,制定合理的和有力度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强制,使员工发生符合安全文化理念的行为,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使安全文化理念不断得到升化,最终变成员工自己的理念与价值观。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结合阶段目标,进行指标量化、标准检查、评价考核,必须硬化指标,钢化考核、严格奖罚,做到安全文化建设、生产经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企业在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要明确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任务,把生产经营指标与安全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一同下达,一同检查考核,使之行影不离,成为一种制度,并坚持下来。有人认为,文化是虚的,只不过是迎合形势需要,应付上面检查,做做样子就行了,这是一种错误倾向。安全文化是存在“虚”的一面,但它需要“实”的一面来支撑,否则,安全文化建设这座大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安全文化建设不仅要做到“虚”“实”结合,而且要做实,舍得投入,使软件和硬件同步,指标和考核同步。检查考核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必须制订严格、科学的考核体系,形成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深入发展,进而达到减少不安全事故,确保安全生产这个目的。

    4.7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丰富活动内容

    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可更好地促进安全生产良性发展。坚持安全理念引导人的原则,以“如何将安全文化理念深植职工心中”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全面普及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理念。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多形式、多层次广泛宣传安全法律法规、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矿井安全制度措施,不断强化全员的安全意识。以“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活动,克服“生冷硬”的宣传教育“老面孔”,采取寓教于乐的“新面孔”,以煤矿职工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全面倡导生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使他们自觉遵法守法,坚持安全生产,时时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4.8 要积极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必须作为企业的“一把手”工程,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格局。各级领导干部是创建安全文化的领燕人,他们在创建企业安全文化中能起到示范、领导的作用,必须率先改造,转变观念。员工的直接参与是关键,这样才能不致偏离于生产实际工作。还要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动员周围、社会更加重视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运用安全文化统领全员的思想行为,共同支持、参与、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真正实现由“安全型”向“本质安全型”转变。提高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把企业的价值链做长,延伸到每个人和企业用户,真正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4.9 强化业务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结合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工作,突出“以人为本”。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并不是对他们生产行为的约束与纠正,而是对他们人身的真正关怀与体贴。

    一是要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文化培训。培训的方式首先是讲故事。可以是企业领导、故事的当事人,也可以是宣传者或者专家,但是,不管是谁,必须按照事先的策划讲,要把故事中想表达的安全理念讲深刻、讲生动,使每一个员工,都记住、理解,并主动向其他员工讲解这些理念和故事。这样,故事流传起来了,安全文化的理念、精神就活了。

    二是树立和培养典型人物。在提出安全文化并进行宣传培训之后,有一部分人能够直接认同并接受下来,并用理念做指导,做出具体的行动,这些人就是企业的骨干。这时,煤矿企业应该把这部分骨干树立为典型,充分利用其示范效应,使安全理念形象化,从而使更多的人理解并认同这些理念。这样,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企业积累的典型逐渐增多,员工对安全理念的理解也逐渐加深;更重要的是,为了寻找出更加合适的案例,各单位会主动按照理念的要求处理遇到的具体事件,用安全理念指导自己的各项工作,从而使安全文化理念对行为的影响作用真正发挥出来,真正把安全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活动结合为一体。

    三是强化技术培训,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员工业务技术水平,掌握技术规程要求的内涵,真正做到按章作业。这一点,在煤矿企业有特殊的含义,由于我国煤矿几十年来的管理模式和用工制度,造成了煤矿企业职工文化素质低,管理粗放,好多安全事故是由于职工不会操作、不理解规程的含义,没有认识到违章操作的严重后果和连锁反应,或者看不到危险就在眼前,缺乏处置安全隐患的意识和方法,造成了更大的后果。所以说,必须加强职工业务技术培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职工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

    4.10 安全文化的建设要不断创新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发展创新安全文化,不仅要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要借鉴西方先进的安全问化,不仅要着眼现在,更要展望未来,使企业安全文化不断焕发生机,也能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抛开传统安全文化观念的束缚和禁锢,浓缩、汲取、创建与现代企业管理相适应的煤矿安全文化,是当今煤矿发展的紧迫任务。正像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必须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同步推进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