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浅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2009-08-04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摘  要:本文简略概述了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分析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从提高硬件建设、强化培训宣传、加强制度约束、拓展活动形式、突出以人为本、实现全员参与、创新安全理念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安全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关键词:安全文化  意义  建设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企业逐步实现了由生产型向经营型的转变,由此涉及的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意义是什么?作为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安全文化?下面我就简要地谈一下自己的浅显看法。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概述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安全文化的内涵在不断的优化,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的内涵。我认为,安全文化是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安全行为规范,是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尊重员工生命、实现员工价值的文化,是最终得到企业每个员工自觉接受、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共同安全价值观。

  企业安全文化一般分三个层次即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首先是表层文化,即物态的安全文化。包括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现场的本质安全化以及各种安全技术和科研成果;其次是中介文化,即制度文化。包括安全工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运行规程,以营造一种强制力,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和危险动作给予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从而规范员工的行为;第三是深层次的文化,即观念文化。它包括了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安全理念及对员工行为的安全引导,培育“三不伤害”观念,强化“我要安全”意识。这三个层次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浑然一体的,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制度层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和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安全文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物质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是精神层和制度层的物资载体。

  在现代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高科技的运用在给企业带来效益、推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环境污染,给企业和员工的健康安全构成威胁。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安全发展”的新观念。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奠定了安全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企业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从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看,他们为了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也把企业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想安全文化建设上倾斜;作为企业主体的员工,需求早巳超越了解决温饱的时代,他们对获得尊重、实现价值、自身发展及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非常重视,他们需要企业提供更加宽松、舒适、安全的软硬件工作环境,而现代的市场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吸引、培养、留住人才,是关系到企业盛衰存亡的大事。为确保安全生产,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但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项新的安全管理方法,目前,由于没有系统配套的理论作支撑、典型成功的经验也很少,其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进而直接影响了企业安全文化的进一步建设。若想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我们应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找到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2.1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的高效健康发展也包含了人的素质的提高,要保证企业高效健康发展必须从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出发,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依法治企、以德治企的管理思想,不断创新安全管理与教育形式,注重培养职工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品德、修养,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和企业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安全思想作风和安全价值观。这既为员工健康安全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又相应地提高了员工的素质。

  2.2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安全管理由经验型、事后性的传统管理向依靠科技进步和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安全管理转变,是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转变中,没有先进的安全文化做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就会迷失前进方向,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这种新型的管理形式能将安全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上来,转移到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上来,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树立职工新风尚,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树立企业新形象。

  2.3 创造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安全文明生产是最为可靠的保障,而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应将安全教育摆在一个较高的位置,牢固树立安全出效益,安全本身就是效益的理念。安全投入应算是一种间接的投资,是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保证生产的正常和持续地进行。这种投入的直接结果是企业不发生或减少发生事故和职业病,而这个结果是企业持续生产、保证正常效益的必要条件。简言之,安全可以为企业创造效益。

  2.4  实现管理规范化

  企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可分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两类。其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管理手段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被管理者的态度。如果被管理者对安全规章制度漠视或抵制,必然会体现在不安全行为上,而大量不安全行为的结果必然导致事故发生。但安全管理人员不可能时时、处处、事事监督每一位作业人员遵章守纪,这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漏洞。而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安全意识,从而使职工从被动执行管理制度转变为自觉地按章操作,进而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提高管理绩效,实现管理规范化。

  2.5 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文支持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相对独特的“现象”,不仅以其潜移默化的方式指导着每一位员工的心路历程和行为方式,而且对企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巨大的能动作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要制定一个个战略目标,而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通常内含着企业生产管理所必需的理想、目标、方式途径、精神动力和员工认同等要素。由于企业的生产运行离不开一定的人文基石的铺垫和支撑,而这种人文“支撑”需要借助企业安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并去逐步强化员工对企业理想的心理体验,更加坚定实现理想的态度。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3.1 加强安全物质文化建设,提供安全的硬件环境

  人们在进行工业生产时,不停地同自然环境和机械设备打交道,一个企业是否安全,首先表现在生产现场,现场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要搞好现场文明生产、工程质量标准化工作,保证作业环境整洁、安全,使职工干标准活、正规活、放心活。这就要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不断采用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向技术创新要安全。总之,加强现场管理,搞好环境建设,确保机器设备安全运行,可以为文明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

  3.2 加强培训宣传,营造“安全文化环境”

  安全思想教育要面向全体员工,不断进行引导、教育、宣传,唤醒人们对安全的渴望,从根本上提高安全觉悟和安全文化水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企业各部门应紧紧围绕“安全就是品牌、安全就是保障、安全就是责任、安全就是效益”的主题,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宣传栏等舆论工具,建设安全文化长廊、安全文化社区、安全文化园地,积极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故事演讲赛、技术比武、劳动竞赛,邀请同行或专家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实行安全事故经验分享等,多开展一些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职工参与面广的培训宣传活动,优化环境和浓厚氛围。

  2.3 拓展活动形式,强化安全文化行为建设

  枯燥的、单调的教育会导致麻木或者厌烦,而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本身就会增强教育效果。因此,拓展活动形式是建设安全文化的重点。比如,开展安全竞赛、危急事故演练活动;对违规事件召开现场会;张贴安全标语、提合理化建议;举办安全论文研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事故安全展览;建立光荣台、违章人员曝光台;评选最佳班组、先进个人。总之,要拓展活动形式,努力让员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各个感官体验领会安全文化,真正达到“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境界。

  3.4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安全文化制度建设

  人行为的养成,既要靠教育,也要靠约束。约束就必须有标准,有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健全安全管理法规机制,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其次是要在管理上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各个部门要认真贯彻和执行QHSE体系,建立一套层层检查、鉴定、整改的预防体系,企业成立安全检查鉴定委员会,对重点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并对隐患项目进行鉴定,完善安全目标考核机制,奖罚切合实际、注重实效,使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整改,提高安全文化的持久性。

  3.5 深化理论研究,形成全新的安全文化理念

  目前,我国企业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没有建立较完整的企业安全文化理论体系。因此,必须发动广大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工作者,深入开展企业安全文化理论研究。这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新举措,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要树立安全就是企业最大效益的观念,只有实现安全才能确保企业稳定的生产秩序;最后是要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观念。

  3.6突出“以人为本”,抓好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

  安全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方法,因而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要提倡以人为本。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员工是最积极的因素,他们不仅是被管理的对象,同时也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要在管理中发挥员工的作用,需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尽力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坚持以人为本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能够使安全工作从被动变成主动,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工作质量。

  3.7 实现全员参与,共同致力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培训等各项工作,只有职工广泛参与,各级组织齐抓共管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抓实抓好,这就需要领导重视,企业各层次人员要学习和掌握企业安全文化理论,提高认识水平,并按照统一部署、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力求实效的方针,使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发挥应有作用,形成一致的认识。三者合为一体,相互制约和监督,全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建设具有艰巨性和紧迫性,要把安全文化从理论上、实践上真正成为广大企业员工自觉接受的一种观念,成为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灵魂和内在动力,惟有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方能不断推进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