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构建安全文化常击警示之钟

2009-08-20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价格更在不断攀升,一些人视其为暴富的重要途径。于是,因利益的驱动,各煤炭储量丰富的地区,非法私营小煤矿普遍存在,非法煤矿生产条件极其恶劣、安全设备极其落后、矿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非常淡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各类矿难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一难未平,一难又起。这一起起的矿难,不断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这一路攀升的伤亡代价,不断地叩问着我们的良知。这些矿工兄弟在无任何安全保障的条件下从百米深处采掘乌金,但他们自己却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连最基本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受害人的不幸,不仅是他们个人和家庭的不幸,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不幸。面对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矿难吞噬,每一个有责任、有良知的人都应感到忧心如焚,寝食难安。

  然而更令人痛心的是,经过近几年持续不断的特大矿难的“刺激”与“轰炸”之后,公众和舆论似乎正在面临着一个可怕的“心理疲劳期”。“矿难”一点点地迟钝着我们的视听,一步步地麻木着我们的神经。在新的矿难发生后,司空见惯的人们似乎不再痛心疾首,不再拍案而起,不再义愤填膺;剩下的仅有一声叹息,只有冷漠的眼神和麻木的表情,人们好像正在接受这样一个可怕的现实——“当矿难已成习惯”!

  面对冷漠和麻木,必须长鸣警示之钟!

  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大省,也是安全生产责任重大的省份。作为文化宣传工作者,创作一部思想深刻,发人深省的有关安全生产题材的文艺作品,充分发挥文艺的感染、警示和教育作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构建安全文化,显得尤为迫切。太原市话剧团正是看准了这一时机,创作编演了我国第一部矿难题材的现代话剧《击釜雷鸣》。

  剧情表现的是,在一个名为后沟的小山村,青年农民大柱为尽快改变自己贫穷的现状,实现暴富的愿望,和村委会主任裴志国等人与少数政府官员相互利用,串通一气,在不具备任何安全设施的条件下,非法私开小煤矿,致使井内瓦斯爆炸引发一系列事故为主线,展开了权与法、正与邪、情与理的较量。

  话剧《击釜雷鸣》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治理私挖滥采,加大煤矿监管力度,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打好瓦斯治理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小煤矿“两个攻坚战”,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坚强决心。张扬和贯穿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歌颂了党和政府坚决打击私挖滥采、保障安全生产的决心和行动。

  为了把该剧打磨成一部精品,太原市话剧团组织了强有力的创作和排演力量。特别聘请了早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过30余出戏剧作品并多次获导演金奖、优秀导演奖、导演一等奖,并被国务院授予“对文化事业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的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国家一级导演林荫宇。同时,该团一批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骨干演员在剧中扮演主要角色,保证演出了效果。正是这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为该剧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剧自去年8月上演以来,分别深入到了太原、古交等地演出,并受到了当地广大观众的普遍欢迎和好评,观众纷纷表示这个剧真实、感人、有震撼力,是一部好戏。观众的好评和认可极大地鼓舞了演职人员的士气,结合观众的意见和反映出来的不足,他们把该剧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随着演出的深入,话剧《击釜雷鸣》也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关注。去年11月底,该剧赴北京进行了两场演出。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安监总局、中国剧协有关领导和专家观看了演出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主任编辑、话剧诞辰百年评比展演专家评委温大勇评价说:“看了这台戏很受鼓舞,此剧选择了当前的重大题材,很有震撼力。”剧作家、评论家余林评论说:“首先,话剧《击釜雷鸣》是眼下社会的重大题材,是很难把握的。这部戏写‘生态’与‘心态’的平衡,写‘自然’与‘人’的和谐。文艺家们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心。”中宣部文艺局艺术处处长李小虹评价说:“这部戏主题立意大气新颖,思想内容健康向上,颇有现实批判主义的特点。”

  宝剑锋从磨砾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艺术家们的耕耘已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击釜雷鸣》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认可,更令人振奋的是该剧被选为文化部“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调演剧目”,并将于今年4月赴天津进行汇报演出。只要我们尊重文艺规律,精心组织、潜心努力,更多安全文艺作品的问世,必将在全社会掀起关注安全生产,提高安全意识、构建安全文化的新高潮。

  钟声阵阵,钟声隆隆!但愿这钟声响过之后,可以敲响那些矿主心中的那口钟,可以敲响那些相关管理者心中的那口钟,可以敲响每个人心中的那口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