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构筑班站安全文化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2009-10-28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摘要:文章从班站安全文化建设的背景、内容、做法及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重点介绍了班站安全观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物态文化建设具体做法、特点与经过。

  关键词:安全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

  石油行业是高危行业,安全生产事关企业发展、稳定大局。安全文化管理就是由经验型、事后型的传统管理向依靠科技进步和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转变的现代安全管理方式,是安全管理发展的趋势。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输油处从班站安全观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物态文化建设入手,深化安全文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本文就班站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班站安全文化建设的背景

  (一)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安全发展的战略形势,迫切需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已纳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安全发展就是要把“以人为本”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障的基础上。安全文化管理就是将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内化为员工安全行为的自觉,引导员工把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目标、安全效益同个人前途、家庭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使之对安全的理解、追求和把握同企业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趋向一致,实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和谐管理”,杜绝和减少事故。

  (二)班站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在基层的凝聚与升华,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支撑和基础

  班站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渗透于企业基层班站的又为员工所能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班站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安全生产奋斗目标、安全进取精神,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而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条件、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和措施等安全生产的形象,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以及安全风貌等安全物质因素、安全精神因素之总和。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最直接的体现,又是企业安全文化在基层的延续与升华,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支撑点和落脚点。

  (三)加强班站安全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矿区,保持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事故导致员工生命的丧失,家庭的破碎,造成人身心的创伤,造成事故受害人家庭、亲朋的伤痛,并给其他矿区、企业成员带来阴影,影响着矿区、企业秩序的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矿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是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落实依法治企、依法治矿的基本方略,杜绝违法生产、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现象,保障员工的安全权益。

  (四)加强班站安全文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是第三输油处自身安全管理的需要

  “建设大油田,发展大气田”的形势与岗位熟练工和高素质员工的日益缺乏、员工安全能力和意识明显滞后形成巨大反差。第三输油处人员新、基础弱、底子薄的基层现状,以及员工安全意识不强、行为不规范、安全制度不严密、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的安全生产形势,迫切需要加强班站安全文化建设。

  二、班站安全文化建设体系

  (一)班站安全观念文化建设

  从抓思想入手,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安全发展的责任观,安全第一的哲学观,珍惜生命的情感观,安全生产的效益观,人机环境的系统观,“三不伤害”的安全观、本质安全的科学观等。

  (二)班站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从抓基础入手,普及安全生产法规,掌握安全标准体系规范,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以正向激励为主的奖惩机制,实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三)班站安全行为文化建设

  从抓落实入手,严格执行操作程序,自觉规范个人的安全行为,实现遵章守纪、行为规范、人机协调、操作高效、活动文明、生产安全。

  (四)班站安全物态文化建设

  从抓基层入手,实现工艺技术本质安全化,生产安全监控自动化,人机布局科学化,人机环境信息网络化,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措施简单化。

  三、班站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做法

  (一)搭建安全文化观念体系,培育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念文化

  1.确立班站安全文化理念,搭建安全文化观念体系。编制员工手册、安全生产警句汇编以及各层次的安全管理规范性文件,涉及国家、石油行业、油田公司安全生产指导思想、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管理原则、安全监管方式以及安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行为规范等内容,突出“以人为本”、“法情并重”的安全管理观,包含“十个转变”、“三种状态”、“五到现场”、“三个面向”、“三老四严”等做法及精神,体现“安全发展”、“关爱生命、关注健康、关心员工”核心理念,搭建起较为完整的安全文化观念体系。

  2.丰富宣传教育培训手段,培育核心安全文化观念。一是严格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对新员工进行三级脱产培训,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技能的同时,灌输必要的安全文化理念。二是开展进站安全警示教育,将安全文化理念传播到涉外施工人员、来访人员。三是开展节假日安全宣传教育,采用板报、橱窗、漫画、标语、短信、传单、安全亲情寄语等形式,反复进行思想、态度、责任、法制、价值观等教育,强化班站员工安全文化理念,并将安全文化理念辐射到员工家庭、相邻单位、场站周围村落、社区、公共娱乐场所等。四是以开展安全生产月(日、周)及“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为契机,宣传安全生产方针,组织事故案例分析,宣讲科学的安全管理理念及和意识,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技术)也是生产力、安全就是效益、风险最小化、最适安全性、安全管理科学化等观念安全文化理念传输到决策、管理、执行、操作、涉外等各个层面。五是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生产演讲比赛、安全展板评比、安全警句(谚语)征集、安全文学创作以及举办安全文化晚会等活动,充分阐释安全文化,大力传播安全文化,系统灌输安全文化理念,激发员工“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激情,唤醒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渴望,从根本上提高安全认识,提高安全觉悟。六是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及员工对企业忠诚度教育,弘扬崇高的伦理、品德和情感,深化核心班站文化理念。七是制作安全文化窗帘、安全文化台历等,丰富、拓宽各层面人员的安全文化理念,扩大视野及知识面,营造浓厚的班站安全文化氛围。

  (二)完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构建法情并重的安全制度文化

  1.完善安全制度文化设计,建立安全生产制度体系。一是识别、整理、更新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形成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体系。二是以干部带员工、机关带基层的方式修订设备操作规程、工艺技术规程、班站作业指导书、应急(事故)预案等,开发标准化作业程序,建立起简明、实用、科学的班站管理及操作规范体系。三是修订完善岗位专责制、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设备维修保养制、质量负责制、班组经济核算制、岗位练兵制、安全生产制八项制度,构建起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班站岗位责任制体系。四是制定岗位绩效量化考核办法,每月进行考核考评的同时,以经济杠杆调动员工抓安全的积极性,建立起干部、员工安全绩效与经济相挂钩的奖惩体系。五是建立“三级”教育制度、岗前培训制度、在岗轮岗培训制度、学历教育制度、员工能力评估制度、持证上岗制度、特殊岗位培训取证制度、班前班后会教育制度、安全生产及岗位责任教育制度、形势任务教育、员工忠诚度教育、灌输式的法规教育等制度,建立起员工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六是建立装置开停工、倒换流程、特种作业、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票制度,建立起对关键装置及特殊作业活动的安全监管体制。七是按照从严管理、预防为主、事前控制和动态管理的原则,完善党群工作双向考核、全过程监督安全生产、全方位查处整改安全隐患的机制,建立起“管理科学、责任明确、奖罚分明、监察到位”的党群安全工作、安全议事制度体系。八是以为员工创造文明健康良好的作业环境为目的,按照党政统一协商、工团积极参与、员工群众热情支持的原则,建立起安全网络管理群监组织体系及安全文化活动体系。九是建立以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综合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装置开停工检查、设备检维修检查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构建起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体系。十是建立员工医疗保险、高额理偿保险、工伤保险等制度,建立起意外险情保险保障体系。

  2.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夯实班站安全生产基础。一是实行安全风险押金制,把安全管理和个人利益挂钩,有效增强各级安全管理的责任心。二是实施安全隐患排查制。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事故的超前防范上,健全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预案制度,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实行跟踪制,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进行整改。三是实施安全信息公示制。严格安全信息管理,推行安全信息卡公示制度,对当月无事故、无“三违”、无重大隐患、安全隐患整改及时的班组长、班员,每月进行公开表彰。四是实施安全生产检查制。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安监员、专业技术人员齐抓共管保安全的作用,对关键岗位、要害部位进行不定期的巡回检查,做到各类检查时时有、不断线。五是实施安全生产巡回检查制。由班组长、班组安全员、班员对分管区域进行定时定点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六是实施基层干部值班盯班制。使站干部切实把时间放在抓现场安全生产上,做到员工三班倒、班班见领导。七是实施进站施工许可制。对进站施工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没有办理施工手续的坚决不允许进站施工。八是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建立与各级领导干部的“面子”、“票子”、“帽子”挂钩的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通过实行重奖重罚,把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落到实处。九是实施隐患预想事故预防制。在每一项工程、每一次作业、每一项工作前,仔细排查可能发生事故的每一个疑点,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十是建立干部安全述职制度,对党、政、工、团、技术等干部实行定期安全述职,全面落实各级安全责任。

  (三)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建设健康和谐的安全行为文化

  1.深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规范队伍安全操作行为。一是深入开展职业资格性培训,对站(副)长、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定期外送取证、换证培训;对新分员工、转岗工严格按照先培训、后上岗,先实习、后上岗的原则进行安全培训。二是积极开展岗位适应性培训,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层次落实具体的培训计划。三是坚持周四技术学习制度,采取灌输式教育方式,组织员工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程等有关现场安全生产的知识,着力培养员工的执行意识,实现由“外界施压、被动接受”向“自我加压、自我管理”的转变。四是开展预防性安全教育。对弱势人员及时开展安全预防性教育,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培训和帮教,从而使员工能够干标准活、干放心活。五是开展技能强化培训。定期举办安全技术讲座,聘请内部管理人员或专业人员、专业教师等作为授课教师,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操作规程、法律法规等教育培训。六是组织现场操作培训,讲解安全、消防等防护用品以及工器具操作要领,讲工艺流程、讲设备原理、讲关键控制点,提高员工现场操作技能。

  2.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员工中不安全因素。一是制定《员工职业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规范》,教育员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行为,杜绝酒后上岗、睡岗、脱岗、窜岗等不良行为和习惯。二是严格调度纪律、工艺纪律、劳动纪律、操作纪律,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克服习惯性违章,杜绝设备和操作事故。三是全面推行“四有一卡”、“五步法”管理,按照“决定、停下来、观察、思考、行动”的方法步骤,规范岗位行为。四是严格按照事故管理办法,对发生的任何大小责任事故,都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使责任者和广大员工都受到教育,增强责任心和责任感,形成健康、安全、文明的行为文化。五是开展“六达标”现场管理活动,按照现场达标、隐患排查、班组管理、事故追查、安全教育、安全信息六个方面内容,班组每周检查评比一次,全站每月评比一次,逐步形成由事后追查型向超前预防型转变的安全行为意识。六是充分发挥班组长、安检员、老工人的作用,使之成为安全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强化行为约束,提高员工自控能力,摒弃“三违”陋习,养成良好的生产作业习惯。

  3.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提升员工安全行为素养。一是积极推动“一题一讲一练一考”岗位练兵活动。即:坚持“一日一题、一周一讲、一月一练、一季一考”岗位练兵活动,促进岗位操作技能的提升。二是组织开展“技师带高徒”、“技术结对子”活动,使员工在具体工作中接受锻炼,提高技能,使员工能够把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三是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身边无事故”、先进人物宣传学习活动,让员工感到先进人物就在自己身边,掀起比学赶超氛围,实现树有楷模、学有目标、赶有方向的教育效果。四是开展“人人都是讲解员”、“人人登台当老师”、“人人都是安全员”活动。讲岗位职责、讲岗位风险、讲技术、讲安全、讲知识,提升员工岗位“自控力”。五是组织事故及消防应急演练活动,普及灭火器、空气呼吸器、自救方法等,提高了员工事故灾害情况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六是开展班前班后会活动,落实安全教育十分钟,通过“十交五不交”,达到“五清楚”,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确保操作行为安全。七是实施亲情教育法,发挥亲情感染作用,为员工过生日、送警句,恳谈会、交心会,设立“全家福”样板,向员工宣传安全思想,传播安全知识,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八是组织“安全标兵”、“安全放心班组”评选活动及安全先进事迹宣传报道活动,将“安全第一,珍爱生命、安全光荣、安全是福”变为干部员工的自觉行动。

  (四)丰富安全文化建设手段,构建科学规范的安全物态文化

  1.以人为本,提高人机环境的协调性。一是实施现场定置管理。对生产操作室、生产现场、材料库、工房、值班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卫生间、会议室、娱乐室等固定物品、活动物品进行分析评价,确定“要”与“不要”的因素,对所需物品在现场进行定置,分类别按区域摆放,标识清楚,定时清扫,保持清洁,并定期分析评价实现持续改进,确保摆放科学、方便、合理、整齐、美观。二是推行“无声操作”。要求在生产操作过程中不得说话、闲聊,生产现场内只能有机器声,不能有说话声,保持精力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工作当中。三是坚持每日工作程序化。根据工种特点,制定一日工作流程,上班前穿戴好劳保用品,参加班前会;上班后按照固定程序和作业流程从事工作;下班时,打扫现场、整理内务,组织交接班工作,交代工作注意事项,双方签字认可后集体离开现场。四是依法实施劳动保护。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及企业性质要求,为一线配备空气呼吸器、可燃气体监测仪、急救包等装备,分工种配备足额、合格的工服工衣、工帽工鞋、眼镜、手套、劳保油等劳动防护用品,按期定期更换,并对生产厂家及劳动防护用品厂家进行跟踪评价,对消耗量大的小型劳动保护用品现象进行及时更换。五是实施规范的视角标识。从绿色、美观、整洁、安全、清洁的企容企貌等出发,以《长庆油田公司企业形象标准》为基础,对大罐、建筑物、围墙生活用品等进行形象标识;以人性化的设计对场站生活区、储罐区、计量区、消防区、集输区、站控区等区域进行标识;以国家、行业标准为依据对消防系统、监视和测量系统、工艺流程系统进行功能系统标识;制作安全标识牌、岗位风险语标牌、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事故警告牌、设备温馨提示语标牌、设备状态牌对设备、操作、作业现场进行安全及状态标识。

  2.依法管理,提高物态的本质安全性。一是实施严格的特种设备监察制度,对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阀等特种设备在安装前及使用过程中由劳动部门评价认可并定期进行监察检验。二是实施严密的计量检定制度。对温度表、湿度表、压力表、电压表、电流表、液位计、流量计、报警仪、噪音测定仪、空气监测仪等监视和测量装置由本单位特种作业专业人员、专业机构或厂家分类进行定期检定(标定、校验),对存在问题的及时校验,保证使用状态完好。三是推行精细的设备检维修制度。制定设备大、中、小修计划,选择有资质的服务队伍按计划及专业检维修规程进行检维修,对现场发生故障的进行抢修,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不正常状态,防止设备故障或隐患进一步扩大。四是执行有效的“三同时”制度。坚持在新、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中的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环境保护设施、消防设施、管道阴极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和使用,保证安全设施建设到位、状态良好、警戒到位。五是大力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引进设备、再用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场站喂油输油设备实现了全进口化,操作自动化以及喂油输油联动;推广政府部门安全认证、技术认证的设备产品,坚决杜绝淘汰名录中的淘汰产品,转动设备设置“安全罩”,有效地控制、改善了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从业人员数量,也减少了易于遇险的人群。六是执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设备设施、备品备件、物料的质量管理,采取招、投标的办法,制定多级验收制度,把好进货、运输、存储和装机前的各种检查关,确保了备品备件质量和生产设施的安全。七是坚持车辆跟踪检查制。坚持车辆日常保养制及实行强制性年检制,联系有资质的单位对车辆进行检维修。车辆出车前、出车后进行车况检查,对人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严格落实“十不开”、“十不准”、“十不吊”要求及“八慢”守则、“十防”措施,避免“超速、超载、超员、超线路”行驶“四超”现象,并利用GPS定位系统对行驶情况进行跟踪。八是建立严格的有毒有害物品的监管制度。建立化学药品账、物台账,对危险物品的使用、储藏实施跟踪监督管理,加强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品的运输、使用、储存等全过程的监管,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九是建立群众测评制度,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人翁作用,由工会成员组成检查小组,倾听员工对劳动环境、劳动条件以及对劳动保护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使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处于员工的民主监督之中。十是实施定期风险评价制。将系统安全理论与安全管理实践有机结合,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消除和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作业环境和管理缺陷,最终达到本质安全。

  3.科技创新,提高技术防范的高效性。广泛采用信息化技术,增强对安全隐患的预见性,及时发现险情,大幅度减少意外险情,让员工摆脱视觉疲劳、感觉迟缓、情绪低落及精神疲惫等不良状况,在一种无忧无虑的舒畅环境中工作。一是动态监视。应用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即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利用安装在生产操作间、要害部位以及高空的摄像头,随时捕捉各基层场站站区内外的现场画面,通过站控室和调度中心的值班室内监视器,及时了解人员活动情况、生产操作现象及治安动态,防止违章、误操作以及人为破坏等治安案件的发生。二是远程监控。应用仿真检漏技术,实现了对管道的远程监控。一旦管线有泄漏现象发生,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由监控室发现并发出警报,将应急反应时间及风险降到最小。三是现场检漏。配置离线管道检漏仪,通过检测地下管道防腐层裸露部位,探测管道泄漏点,预知地下输油管道的安全状况。四是实时监测。应用SCADA系统,即监督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对输油管道及装置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电压、电流、功率,原油温度、密度、黏度以及地温等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异常情况下自动启动报警装置。

  4.重视建设,彰显物态文化的多样性。一是开展“六化”、“六无”达标活动。即开展以“绿化、美化、硬化、净化、亮化、香化”为内容的“六化”环境治理活动及以“无纸屑、无果皮、无痰迹、无烟头、无灰尘、无油渍”为内容的“六无”达标活动,组织员工对设备管网进行色彩化、对场区主干道进行硬化、现场空余场地进行绿化,对库房、生产设备、作业现场、生活环境、办公室进行净化、亮化,厕所、食堂及站区内外部环境进行美化、香化,改善场站工作、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努力打造“绿色场站”、“文明场站”、“环保场站”、“人文场站”,使整个场区美观整洁、鸟语花香,为员工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物质文化环境。二是增添硬件设施。改造场站电视系统,修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篮球场,增添了电视机、淋浴器、冰箱冰柜、抽油烟机、饮水机等生活用具(品),购置健身器材及乒乓球、羽毛球等器械,装备影碟机、话筒及音响设施,焕发员工的生活热情和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开展排球赛、乒乓球赛等文体娱乐活动以及“优秀班组”争创活动、“青年突击队”授旗、“青年志愿者”义务劳动、“青年文明号”创建、“十佳”青年评选等活动,充分调动员工青年团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四、班站文化建设效果

  (一)树立了正确的安全观,安全理念在工作中得到升华

  形成了以法制化、科学化、亲情化为特色的班站安全文化,统一了员工的思想,规范了员工的安全行为,提高了员工安全素养,实现了“要我遵章守纪”、“要我安全”到“我要遵章守纪”、“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二)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系,现场管理向精细化迈进

  安全管理实现了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由被动管理向自主创新管理的转变,安全生产管理实现了法制化、科学化、精心化,现场管理实现了精细化、简明化。

  (三)培养了精良的员工队伍,适应了油田大发展的新形势

  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管理水平、安全技能、事故预测能力、防范能力以及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意识,为“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夯实了人才基础。

  (四)建设了安全的生产环境,构建了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安全质量控制能力水平得到提高,工伤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为员工提供了文明、安全的生产环境,构建了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