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电力生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及其对策

2009-10-29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体现为人类群体生活及生产中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合,这一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人类在从事生产及生产活动中的“安全第一”。

  目前安全管理虽经历了5次较大波折,但从全国安全情况看,事故仍处于高发期,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安全管理又滞后于经济发展,其原因为未能建立起一种科学的安全文化氛围,或者说科学的行业安全文化氛围。

  1.电力生产企业职工安全文化的现状

  在对10个大型发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调查中发现职工的安全意识不强,如要求每个职工写“三不伤害”保证书,有4个企业根本未组织职工写个人保证书,而在其余6个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写的个人保证书又文不对题,有的写如何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有的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抽查结果表明仅有20%的职工从“三不伤害”的三个方面写出了本专业(工种)应采取的措施。从上述例子来看,是否可以说在我们的企业中大约有12%的生产人员安全意识较强呢?问题的原因是大部分职工的自我防护价值观念淡薄,自我约束机制远未形成。同样以10个大型企业为例,对在生产现场作业必须戴安全帽的调查中发现,即使执行情况最好的某一企业,在大修现场也有一位制造厂技术人员未戴安全帽。在调查安全带的使用中,发现一些企业未按规定用拉力试验器定期做试验,有的企业甚至没有配备拉力试验器。一个自称执行最好的企业(台帐、标签齐全),其拉力试验台帐上写着125kg/cm2(应为225kg/cm2)。在与部分职工特别是起重工座谈时了解到,他们的做法大部分只是对安全带进行外观检查。一位厂长告诉我们,有一名职工登高作业,虽系有安全带,但登高后安全带未绕在牢固的物件上就将钩直接挂在自己身上,幸好被人发现,才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有些职工冒险作业被发现后只是怕罚款,而对自身的伤害往往抱有侥幸心理,这种心理有两个原因:其一,尽管知道这样做违反规定但并未意识到这是危险的;其二,也意识到这是危险的,但在主观上认为自己有能力避免事故的发生。我们大都有这样的感受,行人在过马路与汽车抢道时,认为汽车应让行人,汽车不敢压行人,而当我们坐在汽车上遇此情况时又认为行人应让汽车。这种观念上的非自我约束也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这说明两方面问题:其一是制定制度的重要性,其二是遵守制度的重要性。在保障制度的执行方面国外已有很好的先例,他们的企业发生人员伤亡事故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破产,而我国的现状如何呢?我国将人身死亡规定为一个千分率,在未超过这个千分率时将是合格的企业,即使超过,又会用各种非法干扰使责任者逍遥法外,由企业承担经济责任。这就难怪我国的事故一直居高不下了。

  2.行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行业安全行为规范化是当前安全管理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规范化。我们企业的规章制度可以说很多,除了一部分规程制度外,大部分是以文件形式或某些领导人的讲话为指导,这在执行中形成了很大的被动性。如在检查职工对某些规定、文件的学习情况中发现,虽大多数在台帐中记录了这些规定的名称,但问及具体内容却不知晓。一个班组的台帐内抄写了某规定中的一段话,当问到这段话摘自哪个规定时竞然讲不出来。内容多而不具体使职工很难记住,更难执行。

  企业是行业的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的实施者,企业在保障安全生产中创造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只停留在经验的交流上,得不到及时的总结、升华,未能形成行业的规范化安全行为,加之安全管理者的素质参差不齐,使得在执行规定中有很大的主观性或随意性。

  企业安全行为的随意性,主要表现之一是对违章违纪职工处罚不统一,不连续。企业行为应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这种行为应是一贯的、一致的,是企业群体都应遵守的规范准则,任何个人、集体都不应破坏它,自觉遵守企业安全行为规范是每个职工应尽的义务。

  3.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法制建设不断充实和完善,民法、刑法、经济法等都对安全生产作了规定,要求各级领导树立法制观念,力戒官僚主义,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机制,真正使企业构筑起一道从领导、安全监察机构到车间(工地)、班组和个人分兵把口、人人警惕的安全生产铜墙铁壁,建立一套科学的法制化的管理体系。目前,在一些管理体系中,由于法制观念差,在贯彻《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显得软弱无力,对有关条文规定的认识有主观随意性,以致因人而异,对同一类型的事故做出不同处理结果。所以,在安全管理中树立法制观念已成为当务之急。深入研究安全管理的法制问题,树立法制观念,尽快出台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对安全监察工作的开展和保护国家财产以及广大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是十分必要的。

  4.群体文化素质和个人价值观念制约了安全文化建设

  文化渗透在人类群体活动的一切领域,其中也包括在安全文化之中,它是以一种观念的力量在影响着人的一切生活及生产活动,电力行业的文化素质较之其他行业是比较高的,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60%~90%,在这样的企业中理应建立起一支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高尚行为取向的现代人队伍,然而在当前远未能实现上述目标。其一,社会的大气候远未达到高度文明的程度。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不可能一蹴而就,反习惯性违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其二,是个人价值观念问题。保护自己安全与健康是每个公民的权利,职工有权要求企业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然而有多少工人知道用法律并敢于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权利呢?另一方面,职工自己就违章冒险作业,这又把自身价值放在什么样的位置呢?

  5.管理上的多层次不利于安全文化建设

  电力行业要求持证上岗,但特种工却要劳动部门发证。有些特种工,企业自己培训几个月就可工作,而劳动部门并非在天天办班发证,因此,有些工人尚未拿到上岗证,但因工作需要,已上岗工作。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人们的行为符合一定的行为准则,这种不规范的行为实际与安全文化建设背道而驰。

  6.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地熏陶有一定的安全文化素质。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现代企业生产的需要,这就必须进行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

  6.1国家安全文化建设

  进行国家安全文化建设也就是进行基础安全文化建设。基础安全文化建设是国家基础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属于国家文化教育建设的范畴。基础安全文化建设决定着一个国家整体的安全文化水平,它既体现为城乡居民的安全素质,又是行业安全文化的基础。如果没有基础安全文化的支持,建立行业安全文化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基础安全文化建设是国家整体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

  6.2行业安全文化建设

  6.2.1目前企业对新职工虽然都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但这是不够的,也很不规范。首先应在他上学期间就接受安全文化教育,也就是说在大学和各种专科学校中设置各类专门安全技术专业,在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专业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课程,使未来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干部都掌握安全技术知识和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在技工学校及工厂的技术工人培训教育中,设置安全技术理论课程和安全操作模拟训练及实际训练课程,使每名作业人员都具备必要的专业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术。在这个基础上,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再对他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就能使他们具有适应企业生产必要的安全素质。

  6.2.2企业必须有上下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企业决策层必须建立起对安全承诺的使命和确保安全信念,领导者把自己的现代安全价值观和高水平的安全文化通过言传身教去影响每一个职工,就能最有效地加快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速度。

  6.3法制安全文化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的法律和企业的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建立一套科学的、法制化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对管理者提出的更高要求。

  6.3.1《安全法》应尽早出台,使得安全管理人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避免由于法制观念差,而造成工作中对有关规定认识上的个人主观性。

  6.3.2要使企业的安全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企业的安全工作者应了解和掌握一些法学理论的基本知识,还应树立安全监察工作的权威性和执法的程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