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了解安全文化是搞好其建设的前提

2009-11-13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如今,企业都时尚将所做各项工作归结为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中,由于安全是“天字号工程”,是企业的根基所在、命脉所系,所以安全文化建设始终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然什么是安全文化?大多人却不能给出一个比较满意的定义,甚至还有批评为管理者的个人“政绩”工程、“取悦、媚上”的形象工程。投入不少,实际上收效并不多,原因就在于对安全文化不甚了解。

  如此说笔者可是耳闻目睹,因为多次在标语、横幅,甚至文件中看到如“努力打造“****,****安全文化”的用语,这“****、****”或是某单位最高领导者倡导安全理念所用的几个字,或是某单位开展某个安全活动所用的主题词,不可思议安全文化竟然可以这样“浓缩”。又如某单位为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出台一个安全文化建设方案,长篇大论安全文化建设,内容仅是用几个月时间搞几次员工培训和宣教活动,实际刷标语、喊口号、挂横幅、做牌板却成了重头戏,几个月后回头看却不知道建设了什么。再如某单位隆重举办安全文化建设联欢晚会,兴师动众花费大量人力、才力、物力,最后一场唱歌、跳舞、打鼓当作了文艺汇报演出,是安全建设还是联欢真让人迷糊。如此概念不清、不思实际、重表不重里,不能不说让员工群众了解安全文化已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事情。

  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并与朋友们经常讨论,一直都不能完整定义安全文化,暂且只好从讨论中总结,分解为安全政治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监察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宣教文化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简单释义和了解。安全政治实际上就是把讲安全提升到讲政治的高度。督促各级领导有了自觉的、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去抓紧、做细员工的安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努力创造生产安全条件,确保生产得到安全保障。如管理不严、工作失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相关领导就要被联责追究,摘去“帽子”也就失去了政治前途。

  安全制度包括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规、企业性法规、行业操作规程以及企业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出台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岗位职责、防范措施以及安全会议制度等等,是企业及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建设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完善和坚持这些制度,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

  安全监察是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工作机制。员工在生产中急功近利、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时有发生,侥幸、冒险、蛮干、凭经验、感觉做事等陋习并未消除。因此发挥安全监察作用,用铁的心肠、铁的面孔、铁的手腕严查、严惩“三违”仍是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安全行为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包括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夯实安全基础;开展“安康杯”竞赛、安全培训、安全技能比武、安全合理化建议征集、“安全学习日”等系列活动;针对员工在安全生产中因无知、陋习、懒性和逆反抵触情绪出现违章而进行的热心帮教;建立评选优秀安监站、群安接待站、安监员、群安网员、协管员奖励机制等等,都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很好做法。通过这样长期的文化“渗透”,能有力提升员工安全素质。

  安全宣教最能体现安全文化氛围,能起到一般行政命令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如宣传橱窗、板报、横幅、标语、安全文化长廊、内部网络、电视、广播等宣传阵地以及举办安全承诺签名,安全咨询,安全演讲、安全祝福、安全征文、安全事故案例展览、谚语警句征集、安全知识电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文艺演出等宣教活动,时时、处处说安全,道安全,让员工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潜移默化中把安全理念根植在脑海里,自觉规范了安全行为。由此可见安全文化是多么宽泛而又深厚。它不是某个人创造的,而是企业在生产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一套成文制度和约定俗成,是传统与当前安全理念的传承与融合。

  只有真正了解安全文化的内涵,才能找到搞好其建设的方向和理念先导;才能真正在安全政治、制度、监察、行为、宣教等诸多方面结合自身特点,有的放矢谋划本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案;才能保证安全文化建设活动不走过场,不搞短期行为,少花冤枉钱;才能避免个人“政绩”工程和“取悦、媚上”之嫌。真正在企业形成安全文化氛围,并影响、指导每位员工的安全行为,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发展发挥长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