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企业安全文化误区和建设的途径

2009-11-17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摘要: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生产条件和人文环境为目标,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以已有的安全生产经验为基础,以被激发出来的职工内在的潜能为动力,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整合方法,上下齐心协力,建立起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

  关健词:安全文化;误区;建设途径

  引言

  在市公司2009年年中工作会议上,单业才总经理在会上作了题为《与时俱进、传承创新、奋力开创公司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规划出“建设国内一流电网、系统一流企业、同行标杆单位,最终实现绿色电网、和谐企业、现代公司、一流业绩”的共同的愿景和公司发展目标。结合公司安全工作,提出“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安全生产月和专题安全日等专项活动,实施标准化、人性化、数字化安全监督,健全“三标一体”生产管理标准化体系,开展电网风险预警,严格“三重”现场上岗管理,深化隐患排查治理,确保了电网稳定、员工安全,实现了“八不发生”目标”的要求。

  实现共同的愿景和公司发展目标,我们应立足北碚局实际,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更新安全文化内涵,吸取好的经验,改进安全管理方法。实施“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不断拓展安全文化含义和发挥安全作用,明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误区,通过建立理念识别系统(MIS)、行为识别系统(BIS)、视觉识别系统(VIS)三大途径,逐步充实安全文化,推进的安全文化建设。

  一、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及其作用

  (一)电力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理论的角度定义即:安全文化是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生产的角度定义即: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合,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班组、每一个车间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动方式,就是人们为了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安全文化应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从实用和实践意义出发,可表述为: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生产条件和人文环境为目标,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以已有的安全生产经验为基础,以被激发出来的职工内在的潜能为动力,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整合方法,上下齐心协力,建立起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

  通过宣传、教育,培育职工具有本企业提倡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精神、安全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和安全知识及技能。通过完善和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研究和应用先进的安全设备和科技手段,制订和建立预防事故的应急抢修预案,使企业成为一个有扎实安全基础,有市场竞争力和良好形象的实体。这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行动,称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工程。

  (二)安全文化的作用

  (1)安全文化的“导向安全、统一认识”作用。任何文化都有价值取向,它规定着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具有导向功能。通过宣传、教育和文化氛围的感染,使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目标在全体职工中形成共识,并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如“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个导向深入人心,就会使职工认识到,没有安全就没有经济指标的优与高,且影响职工福利,对事故应以预防为主,不能当事后诸葛亮。

  (2)安全文化的“教化激励、培育人才”作用。文化具有教化和培育人的功能。教育和激励都有使外在内化的优点,都能起培育人的作用。办各种培训班,是安全知识、科技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举行各种宣传、文艺活动,是思想道德、情操的教育;文化氛围和舒适环境,能无形净化心灵,是热爱企业的教育。激励也是一种教育,北碚供电局举办了2009年青工配电线路、装表接电、反窃电技能大赛,竞赛奖励,将使职工积极向上想使自己为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3)安全文化的“促进协调、有利发展”作用。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涉及各个部门、方方面面,工作中免不了有差异和矛盾。通过文化的微妙渗透、暗示,使职工形成价值共识、目标认同、遵循规范,将会以一定的安全文化准则和精神,处理关系,解决矛盾,使各方面和谐配合、有序进行、协调发展。

  二、安全文化建设认识

  (一)安全文化建设中应注意的误区

  (1)把安全文化建设与现行安全管理完全隔裂开来,为文化而文化。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有其内在的联系,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企业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某些经验化、理性化不断发展和优化的体现,科学的企业安全管理也属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企业安全文化是对现行企业安全管理的提炼、升华和发展。

  (2)把安全文化精神视为口号。只随便抄录几句口号和理念,避免“安全文化”成为个人构想,使安全文化成为“泡沫文化”,把以人为本价值观作为一种包装。实际上企业安全文化精神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核心,而应通过教育培训和文化建设使职工理解。

  (3)在制度设计与行为设计应做到有机结合,统一协调。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企业行为文化得以贯彻的保证,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

  (二)安全文化的生命在于其实用性和独特性

  作为一种管理理论的安全文化,要得到不断地成长和发展,至少要拥有两方面的特性,一是实用性,一是特色性。这两方面的特性也恰是安全文化的生命所在。因此,我们要想让安全文化能满足实现“企业发展愿景”要求,在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时,要着重围绕凸显这两个特性进行。搞安全文化建设要立足于能解决问题,不能为文化而文化。这就要求在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时,要从实际出发,都要围绕促进安全生产,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能有效地解决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要突出针对性。有用,能被利用,正是文化能长期存在并得到发展的关键所在。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才能建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好,安全文化也好,只有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三)安全文化建设“三大途径”

  安全文化建设总体思路确定以后,方向选得好、找得准,本着“系统构建、重在实践、逐步推进”的原则尝试开展,可以获得较好的效应,带动整个安全工作的更上台阶。选择可以考虑三个途径:

  理念识别系统(MIS)、行为识别系统(BIS)、视觉识别系统(VIS),三大系统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同时推进安全文化景观建设、安全行为规范的制定、安全规章制度的梳理、安全生产环境的改善可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安全理念不仅是理念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安全理念系统的建立为整个安全文化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安全理念的征集提炼、表述设计、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应取得职工广泛参与。

  安全视觉系统有重要的警示、警戒和指导功能,安全视觉系统暴露出不规范、不系统甚至不完整的状况,安全视觉系统建立起来不需要太长的周期,建立起后,效果明显。

  行为识别系统,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以制度约束职工行为、使员工行为由被动强制过度到自觉行动。形成基本行为规范,即标准化、素养、安全、学习;精细管理,做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传统的安全管理重在预防,重在制度的建设,其核心是人的责任制的落实。管理的目的是控制甚至消除事故的发生,但是安全管理涉及方方面面,面对诸多矛盾,安全与生产、利益与风险,再加上事故的发生规律,既有它的必然性,又有它的偶然性。这种种情况汇集到一点,就是人们对安全的认知程度,安全的地位以及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电力行业作为强调安全的行业,安全的认识是到位的,安全的地位是确定的,但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就不一定跟得上,公司的现场管理条例年年修订完善,对待违章严管重罚,但重复违章还依然仍在,而且生产繁忙季节情况更为严重。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一是力度跟不上,二是各方面的阻力大,最终结果是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要建设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应当通过建立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

  (一)理念识别系统

  确立安全文化理念识别系统。全体职工当中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法治观念。国家电网公司从夯实“四个服务”基础出发,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安全观。“相互关爱、共保平安”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思想。全面落实安全安全责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人员、时间、力量“三个百分之百”,确保电网安全、员工平安、企业稳定。

  公司将“安全可控”作为安全管理理念,安全可控的理念是给各级人员加压,坚持安全可控理念就是一旦发生事故,断其推托责任的念头,出现事故就是安全失去控制,工作没有做好,是有人要负主要责任的,这样有利于培养干部、职工的务实作风。

  开展安全理念教育,提出的“安全,我会安全,一切从零开始,共同实现“安全目标”这一具有行业特点的安全理念,进行广泛而积极的宣传教育,达到大多数员工的感悟并得到认同,渐渐地深入人心,养成普遍自觉的安全观念或安全行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就有了基础。按照《北碚供电局2009年安全生产工作意见》的总体要求和“八不发生”安全目标,组织开展好专题安全日活动。通过对典型事故案例的再学习、再反思,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严格落实事故防范措施,促进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传教育“三项行动”的进一步落实。坚定“大安全”理念,促进“六个更加”落到实处,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制度、规程、责任制等约束和激励机制,约束员工的安全行为。制度、规程、责任制等可操作性要强,要准确详细具体,不要简单笼统粗暴,要让员工明白怎么干是符合规定,是允许并提倡的;怎么干是违反规定并被禁止的,违反什么规定应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把安全管理纳入经常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抓住执行不规范和考核不到位的顽症,从机制下保证安全管理责任与压力的逐级传递,使各级管理者勇于担负起安全管理职责,确保安全任务目标层层分解、逐级下达。

  (二)建立安全视觉识别系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标志性的企业安全行为更是震撼人心的,要由外而内地触动人们的安全神经。一个城市需要标志性建筑,作为企业也需要标志性的象征物。推进安全文化景观建设:

  北碚供电局建立“走廊文化”。员工上下班必经之道,该局充分运用这一宣传空间。墙壁上悬挂带有生产场景照片的小型宣传牌,每层走廊上可有各自的主题,安监开辟了“平安之家”、纪检监察室开辟了“清风思廉”、团委开辟了“青春动力”等专栏。反映本单位实际工作,每年更新一次,做到了让员工看得见、体会得到。

  北碚供电局建立安全“警示角”。该局线路所在办公楼进门前设立警示角,警示角陈列着每次事故处理后的旧金具,通过坚持员工“每日一看”,直观展现金具在事故前后的不同形态,提高职工的辨识能力;同时使员工养成处理事故,回收金具,更新安全“警示角”的习惯。

  杨家坪供电局铸造“醒世钟”安全警钟。其创意缘于杨家坪供电局2002~2005年的4年内,连续发生4起安全事故。为此,在所辖的变电站都立下了这样的警钟,并在旁边镌刻碑文,警示全局职工牢记教训,引以为戒,长鸣安全警钟。

  标志性安全文化景观建设,就是通过在办公楼、变电站显眼位置,设置安全旗、设立重大事件安全普示标志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标记直观地印在人的脑海里,通过潜移默化式的熏陶,使安全意识在人们心中生根芽。

  (三)行为识别系统

  建立行为识别系统是发挥安全文化作用的可靠途径。应从如下两个方面来建立行为识别系统。

  (1)加强和深化对员工的强制和非强制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技术素质、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特别是对关键高危岗位、特殊工种人员,更要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使员工真正懂得违章的危害性及严重后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技术素质。安全培训要从安全理论、安全技术、安全装备、安全制度和事故危害五个方面进行,培训的针对性要强,教材内容要具体,要少而精。培训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方法不拘一格,使员工潜移默化地提高安全素质和意识,起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2)落实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现场管理,搞好质量标准化。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培训,严格落实各级干部、管理人员和各工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现场控制机制,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充分发挥安全监察、检查人员的作用,严格现场执法检查,在整个企业形成规范有序的工作秩序。逐步建立起纵向制约、逐级负责,横向协调,专业保证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结束语: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土壤是职工,职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等基础文化素养,与安全文化工作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进行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要结合职工基础教育和其他教育,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培训和活动,大力倡导“有了安全,才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才有职工的家庭幸福,才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才有企业的持续发展”的安全管理新理念,使广大干部职工明确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法纪和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确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与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杨传箭.北京交通大学,安全技术(2006年第12期)

  (2)吴允锋.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煤炭经济研究,2005,(08)

  (3)石永建,供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思考与实践,2008年

  (4)邹文唐,杨续冠,王瑞.创新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七大观念”.煤炭企业管理,2005,(08)

  (5)李永新,鹤煤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体会,中国建材报,2007年4月5日,第0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