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对电力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

2009-12-28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一个班组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安全生产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对生命安全和团队活动的承诺,及工作作风和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班组安全文化不是为了文化而文化,而是为人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享受安全文化给员工带来的快乐。安全文化也只有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安全修养和警示,才能在预防事故发生的理性思维中发挥作用。

  对于安全管理,如果被管理者对安全规章制度采取漠视或抵制的态度,必然会体现在他的不安全行为和对工作的退缩上,这种退缩和不积极并不一定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相反可能会给他带来相应的利益或好处,例如省时、省力、省心等。在班组安全管理上,时时、事事、处处监督班组每一位职工遵章守纪,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的事,这就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安全文化之所以能弥补安全管理上的不足,是因为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修养,增强其安全意识,从而使员工从管理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纪”转变成“我要遵章守纪”,“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当然,由于安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因此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显著的、根本的效果,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过程,应该紧密结合班组的安全生产实际,必须从人厂抓起。

  1.对安全文化的发展及安全状况进行总结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的观念、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的总和,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对于现代的安全系统工程,企业的事故预防不仅充分依靠安全技术、安全工程设施等安全的硬手段,更需要安全管理、安全法制、安全教育等安全科学的软技术。但是,过去尽管做了很多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依然难以保证运行安全,特别是一些人为的恶性事故。在经过深刻的反省和系统科学的分析后,我们发现,在安全文化提出之前,事故致因中对于“人因”的认识还存在着不完全的一面,这就是:在常规认识到的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以外,还应正视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伦理、修养等更为基本和深层的人文因素和人文背景。安全文化全面、深刻地影响着人的观念、思维和行为,从而形成客观的精神形态和理性环境。由此,要保证人的行为的安全性,需要从人的因素出发,这就是要从具体的内容、警示、环境、策略和工作氛围上,进行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如今必须发展的现代企业的安全文化,是本质与规章、倡导与预防、格守与主动型的安全文化。

  在班组工作中,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的监督管理网络,先进设备的安全投人和奖惩的力度逐年加大,为确保发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确保职工生命安全与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安全生产的硬件和软件的安全保障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的情况下,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通过对班组安全生产现状的思考,我们充分认识到:技术的措施只能实现一定层次的基本安全要求,要实现“除不可抗力,任何意外和事故均可避免”的目标,要实现根本的安全,最终的出路还在于安全文化。安全生产不能再处于“发生事故一整改一检查一再发生事故一再整改一再检查”的不良循环中。

  班组安全文化是搞好班组管理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从电力安全的着重点来看,安全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搞好安全生产这个永久性工程,这也是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主旨。建设优秀的班组安全文化,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制度文化,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将每位员工的热情和奋斗志向引人班组建设的发展轨道;而且,班组安全文化也是改进和创新企业安全工作的必要前提。班组安全管理处在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前沿,是必须筑牢的第一道防线,是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核心工程,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推进和完善企业安全工作的“内部造血”机制,这种发之于“内体”的动力更具有创造力和生命力,是在立足自身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和培育产生的。安全文化进班组不仅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促进安全生产的新的工作基石。

  实践证明,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员工,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职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才能确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定期组织行为或非定期组织行为的方式来进行安全文化的播种和收获。定期组织行为,就是要坚持安全宣传月、安全教育月、安全管理月、安全活动月、安全科技月、安全检查月、安全总结月等;非定期组织行为,就是两票三制学习整理的防备思考、巡视检查中的过程思考、消缺处理过程中的技术思考、安全警句的讨论提升和常鸣思考等,使防患于未然成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这是因为人的深层的、基本的、内因的安全素质需要经常的教育和培养,着重解决人的基本人因行为,从而就有:播种习惯,收获的是性格;传播文化,收获的是文化之果。

  2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为基础

  创造安全文化氛围企业员工个人安全素养的提高,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往往还要依靠群体效应的引导,这与人的“从众心理”有关。企业的领导应该为职工创造一种“谁遵守安全行为规范谁有利,谁违反安全行为规范谁受罚”的管理环境,使职工将遵守安全行为规范变成自觉自愿的行动,而不遵守安全行为规范的举动变得与团队和群体格格不人并遭到排斥,令行为人感到由于自己的不安全行为被同事们轻视,使责任

  人认真规范自己的每项操作流程,则员工整体的安全意识必将大大提高。

  提高安全文化修养的工作氛围应该以班组队员建设为基础,运用传统有效的三级安全网络教育手段,进行日常教育、全员教育,做好班前安全活动、标准化管理和班组建设,搞好技能演练、三不伤害活动、定置管理等,推行群策、群力、群管对策,把事故判定分析、危险预知活动、风险抵押制、事故预想活动开展下去。在生产现场要推行现代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把技术及工艺的本质安全化,把员工安全行为文化化,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之实践,把班组安全文化从形式到内容,从外围到内因,建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

  从班组安全文化的立场上看,一个班组或者说一个好的班组,在组员的文化素质中,应该建立安全第一的哲学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尊重人的生命与健康的情感观、安全就是效益的经济观,“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的团队服务观等。经常采用文化的播种和收获。定期组织行为,就是要坚持安全宣传月、安全教育月、安全管理月、安全活动月、安全科技月、安全检查月、安全总结月等;非定期组织行为,就是两票三制学习整理的防备思考、巡视检查中的过程思考、消缺处理过程中的技术思考、安全警句的讨论提升和常鸣思考等,使防患于未然成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这是因为人的深层的、基本的、内因的安全素质需要经常的教育和培养,着重解决人的基本人因行为,从而就有:播种习惯,收获的是性格;传播文化,收获的是文化之果。

  3解决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的认识偏差和存在问题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应当完全遵循先进文化的要求,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借助班组安全文化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激发员工的自觉性,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但当前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实践却存在着种种不适应先进文化要求的现象,各种观念相互激荡冲突,认识上存在着各种偏差,不仅无助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甚至于可能将安全文化建设引向误区和歧途。在实际班组文化建设的管理应用上,对于安全文化建设与事故预防的关系,应建立如下观点:

  (l)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一种软对策,它对于预防事故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

  (2)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人因工程,以提高企业全员的安全素质为主要任务,因而具有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性意义。

  (3)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

  (4)由于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久性工程,需要我们从长计议、持之以恒,急功近利是不可取的。在总结安全管理理念、规范安全运行机制时缺乏先进文化的指引,往往不切企业实际,大而无当,或是走走过场,雷同无特色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样的管理理念得不到员工的认同,相反还会造成员工思想上对安全工作的麻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5)班组安全活动是创建安全文化的有效载体,企业要着力改善班组安全文化阵地投人不足的现状,为班组安全文化的创建提供完备的软硬件环境,使班组安全活动逐步实现制度化、科学化、标准化。班组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并且将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安全职责清楚,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在工作中会出现哪些不安全的因素和怎样预防,使企业为实现安全目标而制定的各项安全措施都能落到实处。

  建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班组的积极性,建立优胜劣汰的安全文化驱动机制,弘扬先进,鞭策后进。坚持用先进的文化武装人,用安全典型的事例教育人,用科学的方法引导人,用文化警示鞭策激励人,实现班组员工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让安全文化的价值观成为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生命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