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第一"是我们党和国家搞好经济建设的一贯方针,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进一步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企业要想抓好安全生产,就需要有多方面因素的支持。在诸多因素中,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又是关键因素。安全意识是有其具体内容的,它是指企业职工在安全生产活动中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反映,是按照生产规律办事的一种思想方法。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指安全目标意识、安全制度和培训意识;包括安全及安全考核意识、法律意识、文化意识等。那么,如何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从“以人为本”的视角,揭示安全意识的深刻内涵,对于规范安全行为,落实安全责任,变被动的“要我安全”为主动的“我要安全”,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实行有效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提高安全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结合我自身工作的实际,对安全意识的内涵进行具体解析,以期夯实富有南京油运特色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文化根基。
一、增强安全法规意识,培育安全实践中的遵纪守法行为。
由于安全生产的社会需要和企业自身的需要,其政治意义、人本意义在特定时空内远远高于安全从业人员原来的想法。安全是油运生产永恒的话题。主管机关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也日益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尤其是国家《安全生产法》颁布后,对从业人员的资格、权力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调查处理及相关的法律责任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知法守法是对公民自身的基本要求。公民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做到知法守法,对于企业的安全保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增强安全工作的法律意识,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实践中,我们做到了三点:一是认真组织对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把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安全生产的必学内容,做到知法。二是在安全管理中,自觉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去做,做到用法。三是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违法,做到守法。事实证明,上升到法律高度讲安全,无论是对预防“三违”现象,还是针对具体应该“管死”的事情,员工的重视程度大不一样。比如:对于从事危险品运输中的违章吸烟、违反劳动纪律等难以管住的事,在守法的大背景下,就能严格得起来,有些习惯性违章就能得到有效改正。因为,我们的员工就主观愿望而言,绝大多数是守法公民。
二、增强安全目标意识,确立安全稳定工作的共同愿景。
依据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安全工作作为油运生产的永恒主题,必须要形成全体员工认知的共同愿景。这里的共同愿景,就是团队为之奋斗的目标。比如:2006年,南京油运年度安全稳定目标是确保实现“五杜绝二控制一提高”目标,即杜绝重大水上交通责任事故;杜绝重大工伤死亡事故;杜绝重大机务设备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杜绝重大污染事故;水上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控制在400万元以内;千人工伤死亡率控制在0.2以内,同时实现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五杜绝二控制一提高”就是南京油运2006年度安全稳定工作的共同愿景。围绕实现这一总体安全目标,公司按照“两个适应、两个完善”的思路深化安全管理工作,并据此将目标分解到各管船部的子目标中,从而明确了各管船部全年的安全工作重点。锁定这些安全目标和工作重点,各管船部及职能部室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加强国际公约、国内外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研究,坚持体系化管理,尽快完成公司在经营管理体系改革后的质量安全体系的整合,加强综合安全管理及监、管分离的研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快速、有序、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将党政一把手履行职责情况检查制度化,做到各尽其能,各负其责。各管船部及职能部室有了目标,全年安全稳定工作方向将更明确,重点将更突出,工作将更有序。
三、增强安全考核意识,采取措施控制员工的不安全行为。
胡锦涛指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要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制度是企业安全工作的基础。油运企业只有通过抓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才能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如公司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规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及船岸奖惩条例等等。管理学家威尔•罗杰斯说:“危机管理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在危机发生之时,是否已有一套成熟的应对危机的制度,而不是花点钱将事情摆平而已。领导的作用之一就是规定限制,让员工知道他们到底能走多远。”建立合理的规范,员工就会在其规定的范围内行事。对公司各类大小船舶的安全管理来说,建立规范克服管理上的权宜之计,不仅可以通过制度约束员工的安全行为,使员工能被动的接受约束,而且可以使员工产生稳定的期望。公司的许多管理考核制度,员工们一边在指责管理者无情的同时,当看到其他同行自由散漫的行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后,又为本单位的规范管理而引以自豪。他们认为只要遵守规章制度就会安全,对单位充满信心,从而主动地优化影响安全的相关因素,提高工作的安全系数。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类的行为可以用过去的经验来解释,人们会通过对过去的行为和行为结果的学习来影响将来的行为。当行为的结果对他有利时,他就会趋向于重复这种行为;当行为结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趋向于减弱或消失。因此,人们会凭借以往的经验来“趋利避害”。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强化”,根据强化性质和目的,强化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对个人的行为实施奖励,从而使这些行为得到加强就是正强化。这些行为一般都是管理者所期望的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负强化就是对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进行惩罚,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我原所在的单位船管处,其所属驳船点多线长,流动分散,控制点多,船上没有完整的基层组织存在,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有很大的难度。他们运用强化理论逐步清除员工不安全行为,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其强化的手段主要有:一是通过月月考核,按照“三违”程度,对照奖金考核办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扣奖。二是与八名驳船主管签订《驳船主管管理责任书》,对主管分管船内的安全生产、机务管理、环境保护、体系运行、劳动纪律、综合治理等多项指标进行考核,强化主管对其所辖分管船的管理责任心。三是推进安全体系运行,以人为本,以安全为重,做到“所有船舶有制度,所有制度到船舶,所有制度抓落实,所有落实抓反复”。一旦发现执行安全管理体系不到位、安全检查质量不高、流于形式等情况,有情对待,无情考核,不仅追究有关船舶和当事人的责任,还追究安全检查人员的责任。四是将船舶安全体系内审与星级考核完全结合起来,审核中做到“三个结合”,即内审和星级现场考核相结合,审核与安全检查相结合,审核与安全培训宣传相结合。船舶安全隐患通过审核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消除,强化了船舶的安全。
四、增强安全文化意识,实现“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安全文化从管理理论的角度看,有其独特的核心内容,它强调安全管理机构的执法行为管理,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人处于管理中心和主导地位。安全管理是一个千头万绪任务艰苦的系统工程,必须用安全文化来支撑,用一种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最大限度地消除职工的思想隐患,影响人们的行为定式,从而对安全管理系统产生协调力、导向力和凝聚力,实现油运安全的“长治久安”。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以人为本”的视觉,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安全价值观的文化,是企业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员工的强力磁石,是树立企业安全理念和安全精神的动力。将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高度去认识,依靠安全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就能从根本上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整体安全文化素质,最终实现“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的转变。
就企业的实际工作而言,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要端正对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当务之急是要克服两种思想误区:
一是认为我们的安全管理已经很不错了,没有必要再搞什么安全文化建设,把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混为一谈。笔者以为,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科学的企业管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范畴。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管理是有投入、有生产、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标识和折射,是管理理念和精神支柱。企业安全管理的哲学、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安全素养,安全管理的伦理道德等等,这些无形的对安全的高尚境界都要用科学的安全文化来培养、影响和造就。从安全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看问题,对人的最大关心就是人的生命安全,而不是企业的考核指标或者别的什么因素。因此,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取代的,那种误认为建设安全文化,安全管理就可以忽视了,或者加强安全管理就不需要建设安全文化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二是我们这样从事石油化工危险品运输的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事故难免,有些人对建设安全文化存在着畏难情绪。这里,笔者举个案例:美国杜邦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化工企业。这家化工企业已经走过200年的历史。杜邦CEO贺利得在庆祝企业200岁生日,分析自己何以长盛不衰的原因时表示,杜邦生存发展200年的核心是永不动摇的四个承诺:安全、职业道德、环保与健康、对人的尊重。杜邦公司成立以来,却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其遵循的理念就是:“从科学出发,一切事故均可避免”。由此可见,实现安全生产,实现零伤害、零事故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能的。杜邦的目标:一切事故、工伤、火灾和事故为零。杜邦的十大安全理念:一切事故都可以防止;管理层要抓安全工作,同时要对安全负有责任;所有危害因素都可以控制;安全地工作是雇用的一个条件;所有员工都必须经过安全培训;管理层必须进行安全大检查;所有不良因素都必须马上纠正;工作之外的安全也很重要;良好的安全创造良好的业务;员工是安全工作的关键。在杜邦出现两个10倍:安全记录比同优于10倍;上班时比下班后安全10倍。可以说杜邦的安全信念是其安全文化建设的个性特征。杜邦的管理层有一个共识:“假如杜邦安全记录仅达到每国的平均指数,那么杜邦每年要损失10亿美元。”这就是安全带来的直接效益。杜邦公司通过“以人为本”建立富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杜邦的每个员工都是直接的建设者,每个成员都是从小事入手,细节做起。比如:任何一个会议的会前,会议主持人的第一句话都是:“开会前,我先给诸位介绍安全出口”。在杜邦,安全是习惯化、制度化的行为。连上下楼梯都必须扶扶手,在办公场所不准奔跑、铅笔芯朝下插在笔筒内都有规定,都成了习惯。透视杜邦公司案例,我们对这种教育与养成一致的安全理念、安全精神就会有一种全新的理解,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的落脚点是企业,最终目的是由企业来实现的,所以企业首先是将企业文化与安全文化有机的融合为一体,使安全质量、效益、发展成为全体职工的共同目标,从而体现企业风貌和企业精神。要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工作,关键是要运用科学的安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依靠全体职工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理念、安全技能、安全行为的养成,真正落实规章制度,各类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就能从本质上予以消除。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就会成为广大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
下一篇:头等大事抓好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