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现代企业应大力推行安全文化建设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成功的“秘密武器”。
一、安全与事故从来都不是绝对的
在生产领域,安全与事故从来就是一对“欢喜冤家”,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只要有生产场所及其相关活动的存在,就必然存在着安全与事故的矛盾,以及这对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由于矛盾所具有的相对性、斗争性和同一性,这就必然导致安全与事故这对矛盾围绕着生产的全过程而进行斗争,到最后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形态,就是时而为安全占上风、时而为不安全(即事故)占上风。而这两种形态的互相转换和变更,则以人们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努力及其所取得的成效为转移。
社会上曾经流行过这样一种关于安全生产的观点,“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是绝对的”。我认为这种观点的后半部分(即“不安全是绝对的”)既欠准确、也不全面。作为生产领域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安全与不安全(即事故)同样都属于相对的范畴,而只有它们之间的对立与斗争、以及人们围绕着安全生产这个中心问题而进行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是绝对和永恒的。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应该摒弃一切消极和无所作为的思想,通过努力不断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力争尽可能延长相对安全的时间,而尽可能缩减相对不安全(即出现事故)的机率。
二、关于“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在安全生产中的局限性
近来,在关于企业管理方面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就是“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如果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过于片面强调这种观点,尤其是把“制度管人”所能起到的作用摆在了不应有的高度上,似乎只要把制度制定出来之后,就自然而然地起到“管人”的作用了,在安全生产方面就可以高枕无忧,那是有害的和极端错误的。人与制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矛盾的主要方面无疑是人而非制度。因为,制度是人制定的,人具有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他(她)们既然能够制定制度,也就同样可以自觉不自觉地违反甚至废弃制度。俗话说“人是活的、制度是死的”,指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人去执行制度,那末制度就只能成为毫无用处的一纸空文;而假如执行制度的人不认真、不严格,那么制度所能起的作用就必然大打折扣。多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直至各个企业,就安全生产方面反复制定了不同层次和数不胜数的规章制度,可安全生产事故还是层出不穷,这就充分说明了问题的关键不在制度而在人。我们要抓好安全生产,就应该以人为本,切切实实地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真真正正地从思想上构筑起安全生产的坚固防线。
三、努力搞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生产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头等大事,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就是安全生产的最基本保证。据调查分析,造成各类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因素。两者比较,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约占全部事故的60%以上。要把事故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就必须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健全各种安全生产制度,两者都不能偏废。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努力搞好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就成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及建设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企业安全文化属于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三个层次不同的部分组成:一是价值观、信念及行为准则,通常称为企业安全生产精神,体现在安全生产宗旨、方针、目标、计划和体制等方面;二是中间层呈行为状态的员工工作方式、应付事故的方式等,通常称为企业安全生产作风;三是外围层呈物质形态的安全生产设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用品、员工作业环境等,通常称为企业安全生产形象。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的沉淀,是企业员工内在的思想与外在的行为和物质表现的统一。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对安全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还有凝聚、协调和控制作用。
现代管理科学告诉我们,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的效益取决于管理方法,而管理方法又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是说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与人性的需求。我们以往的管理是一种行政命令式的管理,依赖严格的管理、严肃的考核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及落实安全责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员工的工作已经由体力劳动转变成脑力劳动,脑力劳动的成果完全取决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创造力,这就要激发员工的自觉性,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从而使安全生产建立在牢固可靠的基础上。
(二)人本管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的能动产品。我们日常所实施的管理,最重要的任务是调动和运用员工的积极性、责任心和创造力。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人的因素在安全生产中的极端重要性。绝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机器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在同一时空相遇而发生的;更少数的事故则是由于“机物的不安全状态”处在“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下而被引发的。这就是构成事故的三因素:人员--机物--环境的关系。在这三者中,“机物”、“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唯有“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他是操作机物、改变环境的主体。因而,紧紧抓住“人”这个活的因素,提高他们的安全文化素质,便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也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人的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生理、安全心理、安全技术及安全文化等四个方面,其中安全文化素质是另外三项素质的整合环节,它的功能是将人的四项素质整合为整体素质、即安全素质系统。人员本质安全化就是使生产者具有与生产系统相匹配的安全素质系统,使人、机、环境达到最佳的安全匹配,实现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
(三)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重点在班组
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抓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对于保证和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少企业班组在抓班组安全生产建设中,出现了班组长一头热而班组其他成员漠不关心或热情不高的现象。抓安全建设离不开班组成员的支持、理解和参与,否则其效果就微乎其微。因此,班组长要千方百计动员班组所有成员,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班组安全生产建设中来。
在开展班组安全生产建设中,有些班组热衷于标新立异,怪招奇招一套套,喜欢吹嘘,热衷于轰轰烈烈。而这些东西,听起来动人却脱离实际。抓班组安全建设就要实实在在,只有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有些班组抓安全生产建设,还没有怎么深入开展,就忙于总结经验,急于上报成绩,这样做适得其反,不但不会取得真正的经验,反而影响甚至丢弃安全建设工作。班组应该在开展安全建设上多动脑筋,在如何解决安全建设中的问题上多做文章,创造出真正实在的经验来。
有的班组在取得成绩后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不思进取。有的甚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安全之弦完全松弛。须知,安全生产无止境,班组处于生产的最前线,安全生产建设要常抓不懈,唯如此,才能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大局得以长治久安。
安全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精神成果,而企业的安全文化能使企业领导与员工都纳入集体安全情绪的环境氛围之中,产生有约束力的安全控制机制,使企业由相互利用组成的松散群体转化为有共同价值观的、有共同追求的、有凝聚力的集体。建设安全文化,既是现代工业社会管理及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社会及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所以,现代企业应大力推行安全文化建设。
上一篇: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