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浅谈非水网地区创建水运安全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0-02-20   来源:中国水运杂志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摘要: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地影响,非水网地区的水运自身就存在着“先天不足”且乡镇船舶数量多、分布广,管理的难度大,容易突发水上交通事故。本文从创建水运安全文化能够减少和避免水上交通事故的角度,立足非水网地区实际,探讨了在水运安全文化相对薄弱的非水网地区着力构建水运安全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非水网地区水运安全文化

  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地影响,非水网地区的水运本身就存在着“先天不足”;近年来虽然取得了程度不同地发展,但其运输量在社会运输总量中仍只占很小比例,还不足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导致这些地区水运和水运安全文化发展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亚健康状态。加之非水网地区地广人稀、水运点多分散,很难对其实施有效地监督,使得这些地方日常的水路运输几乎处于安全监管的“真空”状态。在海事监管及相关部门的管理难以做到时时、事事、处处到位的情况下,在非水网地区构建水运安全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运安全文化的内涵和实质

  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应运而生,并对安全生产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十分深刻,外延也十分广泛。到目前为止,对于什么是安全文化,还没有一个大家都完全接受的统一定义。笔者趋向于认同以下两个定义:在《中国安全文化建设》一书中,对安全文化的广义定义为:“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过程,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生存实践的一切的领域内,为保障人类的身心安全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解除灾害、事故和疾病,建立起安全可靠的人与物关系的安全和谐的环境及系统匹配的安全体系,使人类变得更安全、安乐、健康、长寿。使世界变得和平、友爱、繁荣,也就是人类创造的保护自已的所有的特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即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总和。”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则对安全文化给出了相对狭义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

  以此推衍,从广义上认识,水运安全文化的内涵是:在人类长期从事水运生产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为保障自身安全而总结、创造、建立起来的“人、船、环境、管理”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匹配的安全体系,是水运行业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水运安全文化就是存在于水运企业、涉水行政管理部门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

  无论广义与狭义,水运安全文化都强调人的因素在安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强调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注重人的观念、态度、情感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这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相吻合,即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无论何种文化,其产生、传播、继承、发展都是人类活动,都需要由人来掌握,可以说,人是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因此,水运安全文化的实质是人对水运安全的根本认识和态度以及在长期水运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安全修养和安全技能。

  二、在非水网地区构建水运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创建水运安全文化是非水网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在著名论文《人类动机论》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求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求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求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的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惟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不能说非水网地区的人民群众超出了“需求理论”的研究范畴,没有安全需求,而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文化积淀等的诸多因素地制约,地处非水网地区的人们对水运行业还很陌生,还普遍缺乏水运安全常识和水运安全修养,因此,对安全文化的需求才更现实、更迫切。

  创建水运安全文化是非水网地区水运健康、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灵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把安全发展与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提到同等重要位置,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非水网地区水运点多、线长、面广,基础设施弱,船舶标准低,船员素质差,管理难度大等等诸多共性特点,这些特点常常成为水上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虽不能排除事故发生的偶然性,但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这个“必然性”,归根结底就是水运从业人员以及周边群众的水运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薄弱,换句话说,就是非水网地区缺乏必要的水运安全文化方面的原始积累,水运安全没有必要的文化支持。只有加强水运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技能,从而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夯实基础。

  创建水运安全文化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安全生产事关党执政基础的巩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只有当人民群众包括安全在内的现实利益得到了肯定、关心和实现,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得以巩固。社会和谐,安全为先。如果事故频发,就不会有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在非水网地区构建水运安全文化的可行性

  非水网地区海事管理机构是当地政府设置的法律法规授权的内河交通安全主管机关,维护内河交通秩序、保障内河交通安全是海事机构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职责。因此,非水网地区海事管理机构应充分发挥“一门多牌”(水运、海事、船检、航道等部门为一个机构、多块牌子)的优势,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创建水运安全文化:

  (一)以“我要安全”为基础,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宣传。安全宣传的根本目的是加强从业人员和周边群众对水运安全规律性的认知,促进从业人员和周边群众实现从被动受控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变管理对象为管理动力,最终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为水上交通安全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安全宣传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在人员集中的时段、事故多发的水域,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的安全宣传。文化的渗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有打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既不能急功近利,也不可丧失信心。只有积极稳妥的推进,才能取得良好的实效。

  (二)以“船舶适航”为前提,不断提高船舶的技术标准。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船舶是水路运输的生产工具,即“物”和“器”。非水网地区应发挥船舶检验的技术监督优势,逐步提高检验的技术标准,使船舶处于良好的适航状态。在非水网地区还不具备船舶自主设计能力的情况下,应该在推行船舶标准方面多做文章,多下功夫,为“船舶适航”创造条件。

  (三)以“船员适任”为根本,切实加强对船员地培训教育。从事故统计结果看,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可见“人”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体现人性,考虑人情,尊重人权,不能超越人的发展阶段,具体到非水网地区,就是要结合船员文化素质不高的实际,把教学的重点调整到实际操作培训上来,切实提高船员的技术素质和安全操作技能,同时,改善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把好船员准入关。

  (四)以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持,逐步改善船舶航行的安全条件。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是水路运输的基础,是船舶安全航行的前提。只有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才能逐步改善船舶航行的安全条件。非水网地区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本地区水路交通发展的新突破。

  (五)以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地齐抓共管为保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创建水运安全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一个部门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必须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安全管理机制,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纵上所述。着力创建非水网地区的水运安全文化,进而切实保障非水网地区的水上交通安全,是非水网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非水网地区水运健康、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又是时代赋予政府和海事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