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构筑企业安全文化,增强企业竞争力

2010-03-11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铁路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正为铁路安全生产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安全文化作为安全管理的“母体”,作为统率安全管理工作的灵魂,它代表了当代铁路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它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它的真正涵义就是指企业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的观念、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的总和。主要内容包括安全价值取向、安全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文化知识、安全文化氛围。我个人认为,倡导和建设“人人想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要安全”的铁路安全文化,才是实现运输生产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才是树立铁路安全形象,提高企业效益,实现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那么,构筑企业安全文化的现实意义在哪里?

  其一、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激烈的外部竞争条件下,企业要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机务尤其要在安全质量上得到保证。试想,如果每个月都象咱们今年的五月份一样,连续发生机破;如果每年都来个“3.21”,段里、车间处理这些事故都头疼,就怎么去谈“建模”?去谈“创效”?因此,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才能保证企业有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职工能实行安全自主管理,企业才能腾出手来精心组织生产,安全质量上得到了有效保证,企业效益上去了,人心凝聚了,我们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二、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我们说,企业大量违章行为都不是职工主观意愿,而是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不高的必然结果。以往,我们对于"人因"的认识还存在着深层次上的欠缺,而这些欠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人的文化、人的素养的差异。要想最大限度的缩小这些差异,最大层面的减少违章行为的发生,最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就需要从人的基本素质出发,从职工进入机务的最初安全意识抓起,建立起以"人"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安全文化新对策,不断向新职工灌输安全理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念,不断给老职工强化安全文化知识,帮助其重温安全行为规范。要让“我要安全”真正成为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朝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健康良性发展。

  我段安全文化的现状如何?

  首先是员工的安全价值取向不统一。有的人认为保安全是为国家、为企业作贡献;有的人认为保安全是为家庭谋福利;有的人则认为保安全就是为个人的发展镀金等等。其实这些认识都没错,只是我们没有很好的把这些对安全的认识统一起来,形成企业共有的安全价值取向。因为从根本上讲企业、家庭、个人的利益是统一的。企业效益好、个人收入高了家庭生活才能改善,家庭生活没有后顾之忧个人发展才能全身而入。正是因为价值取向的不统一。我们的地勤修活和机车乘务员报活之间才会出现“验活”的空白点。下班乘务员不能认识到认真检查机车正是为了使自己能顺利实现乘务接续的话,就自然会有下班漏检现象的发生。反映最为突出的就是部分“飞班”人员总认为机车不是自己包的,下班检查就可以马虎一点。他们还没有深层次认识到“一人出事全段遭殃”的道理。用最具有现实说服力的话讲就是:这些人对安全质量考核奖缺乏根本认识。

  其次是安全行为规范不健全、执行不力。2005年的“6.12”的调车事故与2002年的“5.9”事故、2003年的“5.30”事故、2004年的“1.17”事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关键原因就是机车乘务员没有严格执行标化作业、管理干部对职工执标监管不力。一次出乘作业标准我们早就有,可是领导在与不在,部分职工的执行效果就有区别,他们就是不能预示到安全行为规范的极端重要性。

  再次就是安全管理理念跟不上形势需要。知晓了长交路轮乘制对盘活人员机车的好处,却不能进一步去了解机具、工作环境对人安全掌控能力的影响。在单司机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们的眼球更多关心的是单司机的收入比普通司机高出近一倍,而忽视了运行中大小便如何及时处理,运行中如何有效的解决饮食等问题,我们简单的认为: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却没有尽快的意识到,一旦机车空调故障顶着太阳10小时跑下来,乘务员逼近疲劳极限就很容易发生事故。另外,在劳动保护方面,我们常把作业服等同于防护服、安全服。夜间穿的工作服没有反光带,起不到劳动安全保护作用。

  最后是安全文化氛围不浓。从整个段来讲,没有一个项目是专门宣传我段安全文化的。重要的建筑物和有效标志上更是很少融入了安全元素。对事故案例的宣讲没有把它当成系统工程来对待。路局出台了《职工奖惩条例》和《事故责任追究管理办法》,我们没有把它当成日常课时来对待,没有很好的结合安全质量考核奖来进行解析。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结果和对“安全之星”的评选结果等没有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广大职工学先进、防事故缺乏很好的参照物。另外,就是我段的安全标语缺乏个性,安全格言、安全警句没有形成特色。围绕安全的活动开展覆盖面不广、声势不大,你比如每年开展的安全主题演讲赛,就没有很好的利用广播这一有效途径进行全段性宣传,没有达到警示效应。

  当然,产生以上几大问题的根源何在?我个人认为就是我们对安全文化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牢,对安全文化在指导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还认识不到位。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还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要构筑我段的安全文化,就应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努力:

  一、站在安全文化高度,提升安全管理理念

  我们常讲“安全在于管理,管理在于干部”,安全管理工作者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安全管理理念,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十分重要。安全管理理念必须随着社会进步和铁路发展不断提升。

  一是提升“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文化是以人生、人权、人文、人性为核心的文化,是体现了时代前进方向的人本文化。安全工作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人的生命权、健康权。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应顺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将人作为文化服务的对象,强调人的安全高于一切,要充分认识到人的安全价值。要通过安全文化的引导,使职工把安全生产的价值与自身的劳动价值、人生价值统一起来,建立起崭新的安全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在管理理念上要从以流程工艺和运输质量为管理的主体转变为以人为管理的主体,重视人的因素,实现人的价值最大化。我们不仅要会在“2.20”事故发生后学会亡羊补牢,还要会对现有的劳动安全管理办法具备洞察剖析能力。作为管理者,应比常人更早预示到防护服上没有安全反光带就是一种安全隐患,而从人本管理的角度对我们的劳动保护用品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检查。要比常人更早预示到:工作环境得不到改善可能对高强度作业的单司机产生负面影响从而诱发安全事故,而把单司机值乘过程中大小便的及时处理和运行中就餐等问题当成单司机管理的一件事来抓。

  二是提升“法情并重”的安全管理理念。依法管理和以情管理是一驾马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法”与“情”都有着其本质的文化特征,以“法”为重心的管理,体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基础上的契约关系;而以“情”为特质的管理,则是以道德精神为背景,讲究群体氛围和群体关系,重视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个体对群体的义务和奉献。我们既要强调法治对安全的规范作用,又应重视“情”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和在安全中的引导性、感化性作用。各部门首要的就是对现有的和以前的制度进行整编,可以搞一个“整章月”活动,要求各部门结合实际把所有的制度整成一本书或是一个册子,然后加大正面宣传,健全执“法”监督体系,让干部敢于、善于、乐于按章办事,变“人治”为“法治”。同时,要认真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方法,重视日常对职工的感情积累,尤其在关键时期、非常时刻要把思想稳定工作想在前面。你比如6月份京九线河源段断道,不少职工被困,运用干部一面用手机挨个联系线上职工进行慰问,一面立即组织宣传员在机调室正中央黑板上写下“你们辛苦啦”的问候语,用“情”字稳定了职工队伍,凝聚了人心,从而确保了机车、人员平稳度汛。许多支部书记“生日送卡片”、“节日发短信”、“喜事同庆祝”、“困难齐帮助”的做法就是利用了“情”的效应,应该保持并推广。

  三是提升“无为而治”的安全管理理念。一位现代管理学者提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没有管理的管理”,这个提法反映了古代道家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无为”思想的核心是尊重和顺应客观规律,强调自我管理,主张人在法规条文的规范下,尽情地、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安全问题无人不有、无事不有、无处不有、无时不有,存在于全人员、全事物、全时空之中。安全管理如果单靠管理人员去管理,是管不过来的,也是管不好的。随着长交路轮乘点的不断延伸,先前那种“人盯人”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象深圳、广州一样无驻班点的人员管理,这里除了要求我们尽快制定出适用于无驻班点的管理制度,更多的要求我们聚焦“无为管理”,为职工能够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创造适宜的管理环境,真正形成“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的安全理念。要善于制造“第三只眼”,学会利用现代网络通讯设备对人员进行远程监控管理。要抓住“自控型班组”创建活动的机会,进一步规范班组管理,从细胞开始贯彻“无为”管理思想。

  二、以安全文化为指导,创新安全管理机制

  有了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具体的管理方法作保证。铁路安全文化注重分析人的行为诱因、机具状态诱因、环境诱因等和安全事故的关系,这为我们安全管理机制的创新提供了理性思维定势。实践分析证明,绝大多数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具的不安全状态”和“控制环境不到位”在同一时空遭遇而发生的,少数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机具的不安全状态”在不良环境下造成的,人员、机具、环境等就构成了引发事故的要素。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设也要建立在对三者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更加科学、严谨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文化告诉我们,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如果职工充分认识到了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性,相应地提高了安全意识,就能够提高自我约束、自我防范的能力。这里,我认为我们首要的就是要把事故、机破、临修等的分析会公开化,至少要让职工在知道分析结果的同时弄明白定责的论据何在。尤其是涉及故障处理的机破分析,先期可以通过广播的途径进行现场公开,继而通过荧屏进行公开,真正把机破预防的第一手资料传递给生产者,在帮助提高干部业务素质的同时,真正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在安全上主动施压,给予职工适当的安全激励,设法激发职工安全自保的本能意识,增强在无人监控的情况下的自我安全保障能力。

  安全管理机制的管理对象是人和物,而对物的管理归根结底也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不外乎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激励是安全管理的“高线”,其目的是激发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实施符合安全要求的行为,把确保安全的价值和实现自身价值统一起来,互融互动、协调统一;约束是管理的“基线”,其目的是规范职工的基本行为,使职工在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安全生产。要在管理中提倡把“一般两违”也成“事苗”分析,从源头上杜绝和减少事故的发生。要严格按照“绩效制”和“积分制”管理办法对干部、职工进行有效约束,每月的安全质量考核情况尽量在第一时间让职工知晓。利用现代管理理念,如契约理念、层级理念、安效理念,使干部、职工明确在岗位上该干什么、怎样干、干好了怎样办、干不好又怎样办,逐步把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转变为契约关系、责任关系、效益关系,形成一个奖罚公开、标准公平、考核公正、彼此双赢的氛围。

  三、加强安全文化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在上述引发事故的诸多因素中,人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操作机具、改变环境的主体,避免事故的关键在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就是铁路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有多种途径,包括专业技术培训、安全案例启发、现场实作演示、参观访问研讨、文化宣传娱乐等,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水平。现场中应避免“未做安全防范措施去救触电人员”的事件发生,安全教育首先强调是教会人如何“自保”。对于事故案例,我们应每年进行一次整理,五年进行一次汇编,充分挖掘事故中的“财富”,反复用身边的事故、别人的事故教训来教育我们的职工。在我段,越来越多的职工感觉到:学习跟不上新机型的应用就很吃力。职工素质参差不齐、线上人员极齐紧缺直接导致我段在运用职工的培训方面不能全部到位。而现在机车上许多设备又都密封的很好,看不见实物的纯理论学习极易导致职工在运行途中遇到故障不知从何下手。因此,我认为当前我们的应急对策就应该让教育室的演练房长期开放,完善管理制度,使职工业余时间有提高自身素质的场所。另外,要组织部分管理人员到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安全文化示范单位去去参观学习,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要鼓励团组织多搞些以安全为主题的趣味活动,让青工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严肃的安全教育。

  另外,我们要把安全科学技术转换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第一生产力。一面强化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一面不断引进现代安全科学技术。从科学的发展观看待技术装备现代化这一问题,从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来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来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

  四、运用安全文化手段,营造“大安全”的氛围

  要在铁路企业内部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建立起职工共同的安全需求和价值取向,使每名职工都在这个“安全文化场”中工作,都受到“场”力的吸引,将自己的行为自然地用安全文化进行规范。要善于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可以通过对机务段各条路进行安全命名,在机务段各个关键点设立承载安全内容的实物标志,在正门搞个安全文化主题建筑,使职工在倡导安全文化、学习安全知识、尊重安全科学、推行文明生产的氛围熏陶中不断提高安全文化素质;要抓好QC攻关项目,营造浓厚的安全科技攻关氛围;要通过定期评选“百安赛”标兵,安全生产标兵、节油标兵、平稳操纵标兵、标化作业标兵等活动营造浓厚的自我激励氛围;要鼓励干部营按照安全文化的思维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方法,用创新的动力对安全行为实施强有力的驱动。通过营造“大安全”的氛围,加大安全文化的渗透力度和建设力度。

  另外,我认为还要从抓好以下三个环节来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一是日常性的安全文化活动要以班组为单位开展。要通过抓好命名号机车的班组建设,通过抓好班组“双达标”管理办法的实施,通过结合“邓必清班组”的命名评选活动来促进班组的安全文化活动的开展。二是安全文化建设要与铁路企业的日常工作相结合。安全文化是一门艺术,生产劳动也是一门艺术,生产的过程就是保安全的过程,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明白了这个道理,日常的生产生活就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挑战、充满乐趣的。三是安全文化建设要用发展的眼光,面向未来,着眼持久。营造一种氛围是短期的,而保持并发展这种氛围则是长期的,安全文化建设要克服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要与结合当前我们的“建模”工程不断丰富其内涵。只要我们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贯穿铁路安全工作的主线来抓,引导和教育职工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事业和一种需要来扎实做好,我段“大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就可以不断深化,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