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思想

2010-06-02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安全作为一个永远不会停止并且将会持续下去的问题,已经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虽然支线机场只是机场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但它同样要面对安全这个问题,并且支线机场的安全有保障才可以为枢纽机场提供有力的后盾。因此“抓安全”不可避免的就成为了企业工作的重点。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主体,这样的前提就注定了人在安全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将其放在机场安全文化的建设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思想。

  一、何谓“安全文化”和“以人为本”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先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于1986年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提出。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认为企业安全文化主要是指企业在实现企业宗旨、履行企业使命而进行的长期管理活动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全员性的安全价值观或安全理念、员工职业行为中所体现的安全性特征、以及构成和影响社会、自然、企业环境、生产秩序的企业安全氛围等的总和。倡导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在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使人类生活、工作更加安全和健康。而安全和健康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安全健康的行为规范要求。

  “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实现企业和人的共同发展。这里的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把人看做是机器、工具等物品,而是把人作为企业的一部分,注重对人的解放和开发,为每个人潜能和能力的发挥提供相对平等的机会与平台,使人各尽其能,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

  二、“以人文本”和安全的关系

  任何一个企业它想要发展必须要依靠它的员工,机场当然也不例外。作为支线机场,它的任何岗位也都是由员工支撑的,离开调度、机务、安检、运输等,它将成为一个空壳,不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机场的安全工作是与这些岗位相联系的,与员工的每一个行为所挂钩的。 员工的一个不经意的行为都有可能成为日后的安全隐患。倘若仍旧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将员工当做“物品”,不考虑员工的需求、想法,就不可能要求员工的行为与企业利益相一致,那么员工在工作期间就会出现随意性,并有可能漠视各项规章制度,从而让安全工作无从谈起,安全漏洞处处可寻,这样的企业又如何谈发展。所以要实现机场的发展,就必须重视人的因素,要考虑员工的需求,以员工为中心,充分发挥其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将“以人为本”作为安全工作的前提。

  三、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1、转变培训观念,教育人性化。

  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潜能,企业就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这样的培训不仅可以提升员工,还可以在培训过程中将企业的理念灌输给员工,实现员工与企业“一条心”。支线机场的员工人数相对比较少,因此以往的培训都是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准备起来有费劲,又无法让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到其中。同时根本也不关注员工到底缺少的是什么,感兴趣的又是什么。而如今的培训观念一转变,一切就不同了,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

  (1)、细分培训群体

  伊宁机场将全体员工按照科室划分,以科室为单位自行组织培训,每周上报培训内容。这就是将培训群体按照专业进行了划分,从而使培训内容更加专业化。另外像礼仪培训,对于非一线单位就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而对客运、安检这两个主要的窗口单位则就是集中进行专业培训。这也是培训群体细分的一种表现。诸如这样的划分方式都是很好的一种形式,它将培训群体由大变小,从而让培训更加专业化,也使授课效果大大的提高。

  (2)、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对于非一线单位,工作时间相对比较稳定,安排固定的培训时间是可以的。但对于一线保障单位,这就存在困难,因此培训时间差异化是必要的。伊宁机场就是灵活的根据航班动态安排员工的培训。每周各科室的培训也是由各科室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安排,给各科室提供了自主权,这也是从“以人为本”出发的。

  (3)、培训内容丰富化

  过去的培训主要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出发,并没有考虑员工需要的是什么。因此在培训时员工多少会有腻烦心理,培训效果并不佳,另外以往的培训内容也很单一。而现在像普通话培训、理财培训、新闻报道培训、心理辅导等等使得如今的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吸引了员工,激发了员工的兴趣。这些培训不仅对员工的工作有帮助,对员工的生活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充分体现了机场关心员工生活。如心理辅导培训,它在帮助员工正确对待消极心理的同时,也为员工以积极心态投入工作做好了准备。

  2、建立和谐环境,强化团队意识,增加员工归属感。

  企业作为经济团体的基本功能,它有义务为员工创造和谐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工作环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工作环境好,员工心情就可以保持愉悦,在工作中当然也就可以更加长久的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优异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助于生产,从一定意义上说也为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人在一个优异的氛围下,带着高兴的心情去工作就可以阻止诸如:烦躁、压抑等不良情绪的产生。而不良情绪也是一种安全隐患,它的存在极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舒畅,因此企业应当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让所有员工在欢畅、快乐的心境中工作和生活,不仅会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会促进人们自身素质的提高。

  对于企业的发展,不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的力量就足够了,团队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安全工作。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个人无法顾及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但一个团队的力量就不一样了。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当更加强调团队责任,一个人的不负责任就会影响到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像一些需要协作配合的岗位就应当将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识时刻挂在心中。

  像伊宁机场为员工建立健身房、图书室,这就是一种为员工创造优良环境的行为。它不仅可以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也为员工以更佳的状态投入工作奠定了基础。类似朗诵比赛、歌咏比赛、趣味运动会、会餐等形式的集体活动,既为员工互相之间培养感情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和谐人际关系氛围的形成,又培养了员工的团队意识,让员工对机场有了归属感,从而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更好的为企业谋发展,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3、严明奖惩制度,激励员工进步。

  经济人是一种理性人,运用人类最基本的条件作精确的计算,力图用最小的付出来获得最大的报酬。他们天生懒惰,不愿承担责任,宁愿被人领导,追求经济利益似乎是唯一的目的。作为“经济人”的员工,它为企业工作的初始目的并不是为了企业,而是个人。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员工能够与企业一致,就要先让员工看到自己的利益可以实现。就如一个古老的故事“要使驴子前进,就在它前面放一个胡萝卜或者用一根棒子在后面赶它”。“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一方面刺激了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消极怠工的员工也起到了惩罚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员工产生企业所要求的行为,从而保证员工更加积极地保障安全,不再将安全视为他人的事情,时刻挂在自己心中。

  以人为本,采取更为人性化的管理就是一种“胡萝卜”政策。现在随社会的发展,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这种“胡萝卜”手段不光表现在一些物质方面,像确定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员工有一种自豪感;实行弹性工作制,对组织中的工作进行再设计;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文化氛围等都是很好的“胡萝卜”手段。

  有奖必有惩,既然有了“胡萝卜”就要有“大棒”。适当的“大棒”政策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像绩效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就有“大棒”的效果,它打破了“大锅饭”,让员工都积极的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不再消极怠工,浑水摸鱼。所以像这样的“大棒”是有必要的。

  4、合理配置人员,实现工作的高效率。

  人不是机器,人不可能时刻都处于高效的工作状态,所以要实现工作的高效率,就要考虑如何让员工更加长久的处于这种高效的工作状态。根据航班动态,随时调整人员配置就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同时,它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体现。尤其是进入夏季客流高峰期,由于天气和高强度工作,人员容易出现疲劳状态,在此时合理的安排勤务工作就显得很重要。例如,对于旅客人数较少的航班,可以适当缩减人员,让人员可以有一个适度的休息。而对于人数较多的航班则就需要根据各岗位工作强度适当的增加人员,从而实现在较短的时间,高质、高效的完成更多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因为疲劳工作而引发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