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监总局在《“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中指出:目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较低,全民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一些企业的安全文化行为不够规范;社会的安全舆论氛围不够浓厚。总体看,安全文化建设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纲要》中44次提及安全文化,本文就这一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一、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安全文化发端于核安全领域。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倾泻而出,使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320多万人遭受核辐射的侵害,损失惨重举世震惊。1990年前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学者率先提出了安全文化的理论。1992年,我国核工业专家也开始探索和研究安全文化。1994年3月,国务院核应急办公室与中国核能学会联合召开安全文化研讨会,时任劳动部长李伯勇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1995年,全国第五次“安全生产周”活动的主要内容为“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隐患治理,积极贯彻《劳动法》、《矿山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意识”,首次正式提出了“安全文化”的理念。1995年和1997年,由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等单位发起,召开了全国安全文化高级研讨会和中国安全文化推进计划专家座谈会,随后一批安全文化的专家学者崭露头角,一批安全文化的论著应运而生,安全文化建设的热潮在祖国大地涌动,不少产业部门开始倡导建立企业安全文化机制。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军工、航天、核工业及原子能事业的快速发展,意外灾害和重大事故也不断发生,带来了巨大损失和恶果。国内外的安全专家通过对切尔诺贝利等重大事故的反思研讨,一致认为,尽管有了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但对于搞好安全生产来说还是不够的。依靠安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借助良好的防护设施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安全风险,但由于科技发展水平及经济上的原因,依靠工程技术的安全防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不能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达不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需要用管理手段来补充。企业安全管理就是在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工程技术基础上,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制度、规程等,约束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安全管理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管理的有效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者是否能有效地实施监督,以及被管理者对监督管理的认同。管理者要想时时、事事、处处监督企业每一位员工都遵章守纪,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而被管理者对安全规章制度从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着抵制,主要因为制度所要约束的不安全行为并不一定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事实上大量的不安全行为并没有导致事故,相反可能会给员工带来眼前的好处,例如省时、省力等。正是这种图懒省事和侥幸的心理作祟,促使部分员工滋生不安全行为,并可能会“传染”给同事。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一次不安全行为并不一定会导致事故,而大量不安全行为则是事故发生的必然。用什么来弥补安全管理手段上的不足,使员工能自觉遵章守纪呢?安全文化应运而生。
二、安全文化的作用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判断标准和安全能力、安全行为方式等。它是员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
安全文化之所以能够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安全意识,引导安全行为,从而使员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开展工作,即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
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形成安全文化力场,这个力场以“安全第一”的观念作用于每一个人。如果一个企业建立起浓厚的安全文化环境氛围,不论决策者层、管理者层还是一般员工,都会在安全文化的约束下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安全文化就像一支看不见的手,凡是脱离安全生产的行为都会被这支手拉回到安全生产的轨道上来。
文化的力量是无形的,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软约束。氛围的力量也是无形的,但我们每个人都会实实在在地感到它的存在:当你横穿马路时,若周围的人对红灯全都视而不见我行我素,你可能会受其影响;当别人都循规蹈矩耐心等待,你独闯红灯时可能就会感到羞愧脸红。
安全文化建设能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信念、道德和行为准则,提升个人现代安全素质,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自觉地规范自身的安全行为,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能在企业内部建立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营造“安全第一”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强有力的安全文化场,形成全体员工认同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借助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引导员工自律,同时使不遵守安全行为规范的举动变得与群体格格不入并遭到排斥,从而促进员工整体安全素质的提高,构建本质安全的思想基础。
三、如何开展安全文化建设
一是领导带头,亲力亲为。各级领导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负有重要的责任,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工作作风、管理水平等。各级领导既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同时也是被教育者。各级领导应自觉地学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在切实抓好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并努力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带头在安全文化的约束下规范自身行为,在公司上下努力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是精心策划,注重实效。安全文化建设既要开展一些轰轰烈烈的活动来营造浓厚的氛围,更要注重开展能真正打动员工心灵,引起心理共鸣的深层次活动。常揭历史伤疤,重温事故案例,现身说法,用发生在员工身边的事来教育员工更容易收到实效。某企业曾组织事故当事人到安全教育室向员工讲解当年的事故案例,组织编写建厂以来事故案例汇编,拍摄“警钟长鸣——建厂以来典型事故回眸”,带领全厂员工去典型事故现场“重温旧梦”,组织“安全生产回顾展”等,那些令人心碎的画面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发了强烈的心灵震撼,撩起了老同志逐渐淡忘的记忆,告诫新员工不曾了解的历史……某企业还结合系统内某电厂一女工因违章操作被轧掉手指的事故,在全员中开展“假如我失去右手三指”的命题讨论,让员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感悟安康。这些精心策划的活动,如警钟震响在人们的耳畔,似涓流沁润着员工的心田,让“我要安全”实实在在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使安全教育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是全员参与,关注“短板”。在企业中,每一个生产岗位上的员工都对安全生产负有一定责任,整个企业就象一台机器,每一个员工就好比这台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不论是主要零件还是辅助零件,不论是大零件还是小零件,任何一个零件出了故障,都有可能使整台机器停运。事实上,大部分的事故都是少数安全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的员工酿成的,也恰恰是这少数人,对安全教育更为漠视、反感。这些更需要受教育、受呵护的层面容易成为“阳光照不到的角落”,也就成为了安全生产的“短板”。因此,安全文化建设应强调全员参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要注重全体员工安全素质的提高,而且要特别关照“低素质”群体,抓影响员工队伍安全素质的“软肋”。
近年来,许多企业大量使用外委队伍,这些队伍大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相对偏低,企业文化存在差异,游离于企业管理体系之外,更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极软肋”。所以,我们的安全文化建设绝不能只关注我们的“正式员工”,而要关注生产现场的“每一个人”。
四是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安全文化融汇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规范等多方面内容,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上上下下的共同参与和通力配合。行政部门应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切实落实安全责任,积极倡导并大力支持安全文化建设;党群部门要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部,充分发挥思想工作和群众工作的优势,发挥组织网络的优势,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富有特色、员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文化活动。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各种宣传媒体应时刻把握安全主题,及时报道安全生产中的好人好事,介绍安全生产的典型经验,曝光习惯性违章等不安全现象,宣传安全知识,传播安全文化理念,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五是润物无声,亲情凝聚。如果说安全管理有如严父般的“急风骤雨,电闪雷鸣”,安全文化则应如慈母般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规章制度中可以有“严禁”之类的严厉词眼,而在安全文化中则不宜出现。草坪花园中“严禁入内”的严厉警示可能招致更多的逆反,来自家属的一句期盼平安幸福的安全告诫、一条充满人情味的安全警示更容易拨动员工的心弦。建设安全文化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常怀人文关爱,倾注温情亲情,切忌生硬的训斥和简单的说教。此外,每一次安全文化活动都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使员工愿意接受、乐于参加、积极互动,切忌形式主义,敷衍了事。
六是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由于安全文化是从更深层次影响员工的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和品行,所以安全文化素质的养成要靠不断地滋润熏陶、影响渗透、默化潜移来实现。安全行为的规范也绝非一时之功,因此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不可能象实施一项安措反措计划那样立竿见影,需要的是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形式上的安全月每年只有一次,而在我们心中,每月都应是安全月。
上一篇:安全“揭短”也需要文化氛围
下一篇:从规章谈落实 从习惯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