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煤炭企业安全发展的文化策略研究

2010-06-25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煤炭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安全发展,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众所周知,煤矿企业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分为两大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和安全管理来实现。而要改善、控制、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则需要通过安全文化来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从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入手,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修养,最终形成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覆盖的主动切入式安全气候。

  一、教育经常化,提升内因驱动力

  (一)注重人的观念、道德、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是提升内在驱动力的根本。人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与根本,如果其安全思想、安全观念、安全意识等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造成牵引力、驱动力的缺失,使得安全文化建设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实践中,只有启发、引导、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防范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技能,才能真正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才能达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安全状态。深入分析煤矿企业事故发生的原因,无一不是与违章作业有关,无一不是与管理存在漏洞、安全意识淡薄有关,归根结底是由于事故责任人安全素质不高。一次次矿难的发生,给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给死难者家属精神上造成了很大创伤,给社会秩序造成了很多不稳定因素。血的教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安全是事关煤炭企业发展和职工生命健康,实现企业长治久安、基业常青的“生命工程”。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宣传科学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引导、奖惩、营造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素养、安全意识,自觉地规范其行为,使煤矿企业的每一名职工都能成为生产和生活的安全因素,使安全成为职工的行动取向,使安全管理水平上升到“人本管理,理念管理”的境界。

  (二)注重安全理念的灌输是提升内在驱动力的基础。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核心,也是指导安全生产的信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理念引领在煤矿企业安全工作中具有导向行为、凝聚力量、调适心态等功能。只有建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才能产生正确的安全心态,才能保证行为安全。

  实践中要抓好理念灌输的四个环节:一是准确诠释理念。用生动、深刻、简洁的语言诠释理念的内涵和其中的规律,以便于员工认知、掌握。二是广泛宣传理念。除了利用广播、电视、灯箱、宣传栏等各种媒介进行理念传播外,还要借助有效的班组安全文化活动载体,通过动员全班人员,让人人讲身边的人,写身边的事,利用安全征文、安全演讲、生命价值研讨等形式,不断由浅入深阐述安全理念,最终使“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人人都是通风员”等价值观内化于员工心灵深处,成为员工的最高行为准则,从而生成强烈的目标感和实现欲,促成群体性的自觉的安全生产态势。三是理念的延伸与开发。发动员工从工作实践出发,总结提炼具有行业特色和岗位特点的具体理念、岗位铭言、警句,形成上下贯通的理念体系,使企业理念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得到贯彻执行。四是理念的运用与反思。要利用区队安全会、班前会,针对班组、个人的实际进行及时的剖析、反思,强化班组成员在安全工作上的是非、功过、荣辱等心理意识。

  二、工作标准化,提升理念渗透力

  怎样把安全文化建设同煤矿具体工作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双基”建设就为此提供了新的契机。毋庸置疑,这是把安全文化建设融合、渗透到煤矿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全过程、全要素的最佳途径。首先,要从“基础”抓起,注重细节,让安全理念到位、到家。班组是基层的基层、是基础的基础,同时也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最基本的环节和最终落脚点。要在不间断地灌输安全理念的基础上,全面而扎实地推行好以“4E”、“6S”为核心的精细管理、双向控制管理法,使安全理念在整个工作时空得以渗透、融合、延伸、辐射,以此对生产现场的每个人、每一天、每件事、每一处实施精细、准确、严格、规范的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四个一”的考核载体(一账、一本、一栏、一网),运用员工劳动“绩效考核台账”,记录员工劳动绩效评价结果和排序;运用管理人员“现场巡查记录本”,考察巡查人员的履职情况;运用员工劳动“绩效考核栏”,公开劳动绩效考核的结果;运用“计算机局域网”,使员工劳动绩效考核结果与分配管理实现紧密衔接。要严格按照相对应的标准和行为规范,明确员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明确现场管理者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实现全过程、全要素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其次,要从“基层”抓起,通过班组危险预知活动,增强煤矿安全事故的控制和解决能力。要在创新班组安全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做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同时要给予班组安全管理更大的自主权,将安全一票否决制和量化考核指标同劳动报酬、奖励等福利待遇挂钩,将制度的刚性力量同人性化的管理手段相融合,确保安全文化创建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行为军事化,提升制度执行力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每个企业都有一整套符合自身实际的组织管理体系,但最后的结果却不尽相同。究其原因,不外乎执行力的强与弱。特别是煤炭企业事故多发,也并非是制度的问题,关键是制度的执行力出了问题。这使人联想到一种现象,每逢国家和民族遭遇危难的考验,军队总是冲在最前沿,并总会力挽狂澜、化险为夷。原因何在?一言以蔽之:铁的纪律出执行力、战斗力,铁的纪律出军令如山、令行禁止的习惯和作风。正是缘于此,企业才把准军事化管理导入其里,以正企风。但从实施过程看,问题颇多。思想不统一,认识不到位;文件下发多,具体操作少;形式主义严重,缺乏坚持精神等等。

  我们在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时,得出了规章制度落实的“折扣定律”,即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章制度从公司、矿、区队、班组到现场每名矿工,层层落实的过程,也往往是层层“折扣”的过程。根源就在于“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贯彻执行不力”。也就是讲到、部署到,而没有做到位。试想,如果采取军队“绝对服从”的原则,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定、岗位安全责任制、工作部署要求必须像军人服从“命令”一样,一丝不苟、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那情况又将如何?

  因此,要按照公司《准军事化管理细则》的精神要求,努力向“把矿山打造成兵营,把员工塑造成军人”的目标迈进。要在矿区上下全面培养“没有任何借口”、“绝对服从”和定时复命、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作风。要从开会人离椅正、日常举止文明、工作区两人成行三人成纵队等点滴“小事”做起,训练习惯养成。执行力的锤炼,要进一步引伸到人的安全行为的可控性,就是以人为本,精细化管理。要按照目标、执行、监督、反馈,再到执行的流程,修改、细化人人、事事、处处、时时的标准,建设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良性运行机制。要借鉴、引入海尔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管理模式,保证煤矿各项工作保质保量保工期扎实推进。

  四、设施现代化,提升硬件保障力

  事物的发展变化均依托于一定的物质基础,企业文化建设也必然依赖于物质硬件。这里所指的硬件,是煤矿企业为预防事故而使用的各种安全设施以及工作环境。安全工作的物化形态,主要表现为生产作业环境、工艺设备、管理机构、安全设施等,它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一是建设优秀的物质文化,提高煤矿井下的硬件水平。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加大安全装备和安全文化设施的投入,为安全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充分认识煤矿安全投入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事前安全投资,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最经济、最可行的生产安全策略。经专家研究,安全保障措施的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故整改效果是1∶5的关系,注重安全投入的企业不仅事故少而且经济效益也好;反之,不重视安全投入的企业,即使一时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不会长久,一旦发生重大事故,轻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重则毁掉一个企业。二是强化生产现场管理,消除隐患,优化安全生产的“硬环境”。生产现场既是干部员工的劳动作业场所,也是容易出事故的地方。因此,要把班组和现场作为重点来抓,加大资金投入,实行现场管理的标准化,改善作业环境,增大安全系数,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三是通过文明生产创建活动,创建与先进的硬件系统相适应的“软环境”。提高作业环境的安全系数,要切实加强作业环境的巡查和督察,切实加强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并与考核奖惩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消除现场不安全隐患,创优劳动环境,保障安全生产。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好快乐工作法,组织好各种培训教育和文体娱乐活动,为提高员工的实践技能、业务素质和思想水平搭好台、服好务,使员工在愉快感、舒适感、安全感、归属感的氛围中,始终保持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情感。尤其要重视和加强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丰富其安全技能知识,强化其安全防护意识,规范其安全生产行为。要保证从业人员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煤炭企业实现安全发展是对长期传统思维、固有观念的革命性颠覆,是煤炭企业奋斗的目标,前进的方向,也是煤炭企业职工的共同责任。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更严峻的挑战和压力。我们要把这种压力转化成努力工作的决心和动力,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扭住“四化”牛鼻子,致力于“四个提升”的研究与实践,就一定能够开辟一条文化强企的安全发展之路,从而实现煤炭企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共同开创煤炭企业各项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