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浅谈电力企业安全文化

2010-07-14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据有关资料表明,国际上所有的工业事故,人因事故占75%;我国因“三违”等人因事故占工业事故的80%以上。我国某大型电力集团某年的146件大事故中,人因事故就占77%。这种人因事故,几乎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在时空上的交叉所致。出了事故分析原因,习惯性做法,仅从现象、表面上,从管理制度、技术措施、设备方面分析之外,对于人,只把他当做一个操作者来分析,只追究其是否遵守规程、是否操作得当,没有做更深层次的分析。没有考虑到,人除了知识、技术、理性之外,还有情感,还有非智力的一面。没有将这种分析上升到人的情感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没有将这种分析上升到有微妙暗示作用的“文化”这个层次上。

  深入研究发生事故的人为原因,深入分析以往安全管理的经验和不足发现,要想使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要想真正做到预防事故,必须探索新的途径,要有新的突破。“世界上最大的限制莫过于自我限制,而最大的自我限制莫过于思维限制。从凝滞僵硬的静态与片断思维中解放出来,我们才有可能有新的出路”。下决心建设安全文化,就是在新形势下,开创安全新局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新途径。为了推动我厂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结合自己的学习,介绍一些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

  一、安全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安全文化”?追溯安全文化的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有人类文化,就有安全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就有安全问题,随之而来就有保护人类安全和健康的文化——安全文化。但是,真正明确提出“安全文化”这个概念,并赋予相应实实在在内容的,却是1986年的事。继1970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1986年前苏联切尔偌贝利电站又发生事故,国际原子能机构中的核安全咨询组在总结事故教训后,于1986年在切尔偌贝利电站事故审评会议总结报告中,首先提出“安全文化”一词。1988年进一步在《核电安全的基本原则》中,把安全文化的概念作为一种基本管理原则,表述为:“实现安全的目标,必须渗透到为核电站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中去”。核安全文化提出以后,各国很重视,通过推动安全文化运动,员工安全素质明显提高,在安全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1994年3月,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召开了全国核工业系统核安全文化研讨会,标志着我国深层次的企业安全文化传播的开端。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力企业尤其是发电厂来说,安全文化应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和内容,综合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的内核定义,从实用和实践意义出发可表述为: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生产条件和人文环境为目标,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以已有的安全生产经验为基础,已被激发出来的职工内在的潜能为动力,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整合方法,上下同心,建立起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手段,培育职工具有本企业提倡的安全价值、安全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和安全知识及技能。通过完善和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研究和应用先进的安全设备和科技手段,制定和建立预防灾害、特大事故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使企业成为一个有扎实安全基础,因而有市场竞争力和良好形象的实体。这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行动,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工程,由此而继承、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就是电力企业安全文化。

  二、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具体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即:精神安全文化、行为规范安全文化、制度安全文化、物态安全文化。

  1、精神安全文化建设

  对电力企业,精神安全文化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主要内容。第一,安全价值观:员工对安全总的根本性的看法。第二,安全精神:被全体员工认同的正面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第三,安全伦理:员工在安全方面认同并在实际处理各种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是非标准、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它们体现企业员工在安全文明生产活动中的观念、心态、意识。精神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培育员工有正确的安全观,包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哲学观,珍惜生命的情感观,合理安全的风险观,本质安全的科学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人机环境的系统观。使员工有全面的安全意识,包括:珍惜生命的健康意识,可能出现严重事故风险意识,居安思危的预防意识,利用科技保障的科学意识,时刻注意的警觉意识。上述这些都属于安全素质范畴。人的安全素质严格说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的基本素质,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等。第二层次是深层安全素质,包括情感、认知、伦理道德、良心、意志、观念、态度等。第一层次可通过宣传活动解决,第二层次属心理学范畴,即也属精神范畴,必须通过精神安全文化建设解决,这正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精神安全文化建设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宣传阶段,主要是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让员工认识、理解安全文化,奠定建设安全文化的思想基础。第二阶段是倡导阶段,员工在接受它的基础上,开始实践它,体现它。第三阶段是深化阶段,使员工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使安全精神变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成为一种“本能”。

  2、行为规范安全文化建设

  人的安全方面的行为是复杂的、动态的,他受安全意识水平的调节,受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支配,同时也受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态度、意识、知识、认知决定人的安全行为水平。不同的员工由于上述人文素质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安全行为水平。建设行为规范安全文化,就是培养员工上述人文素质,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有了安全意识,就引发安全的需要,并萌生安全的动机,从而就会在生产或行为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规范的安全行动。进行行为规范安全文化建设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大力提倡安全伦理道德。要进行安全伦理道德教育,使安全伦理道德被员工接受并形成他们的优良品质。第二,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要使社会舆论、风俗、时尚、环境、气氛都呈现关注安全、提倡安全、讲究安全、提示安全、赞誉安全的局面,这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行为。

  3、制度安全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实际上是管理文化,其建设目标应当是严格的法制、明确的责任、规范的管理、健全的制度以及有效的监督,且这一切都有效实施。要建立严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安全生产工作做到经常化、规范化、标准化,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制度安全文化建设应做到:第一,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要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自然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且高效运作。还必须掌握和运用安全目标管理、无隐患管理技术、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安全心理和行为科学、安全性评价和系统安全性分析等安全软科学、OHSMS标准等。第二,清理修订原有的规程,不断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修订规程要适应新技术,采用新标准,要实现对标管理,使其规范化、科学化、适用化。要根据现场发生的问题,不断完善现场规程和制度。所有安全制度应汇编成册,有针对性地培训,将其落到实处。第三,搞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4、物态安全文化建设

  物态安全文化建设是指企业为预防事故、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装备和使用的各种安全设施以及工作环境的安全化。设备、环境的本质安全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目标,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它必须依靠先进的科技做为保障手段。

  电力企业的物态安全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设备的本质安全化。从设备的设计、制造满足可靠性要求,设备包装、运输要防止破损,设备安装安全可靠,设备使用维护符合有关规程,对设备状态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检测如采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备使用环境优化,对设备正确使用、精心维护,设备检修维护、试验项目科学,安全技术措施达到有关标准。第二,生产环境条件有利安全。根据人的感觉能力,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情况可分两类。一类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容易觉察到的,如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振动、温度以及相关参数,工作现场的光线、声音、气味、颜色、温度等。一类是人们无法觉察,待到健康受到伤害时才被发现的,如射线、毒物、污浊空气、微波等。构成生产环境安全因素主要涉及八个方面:(1)、设备的布局和物料的放置情况;(2)、工作空间、设备外形和控制机构的布置;(3)、设备所需操作力的大小;(4)、微小气候包括气温、湿度、气压、气流、热辐射等;(5)、现场照明、颜色;(6)、音响;(7)、空气成分;(8)、振动。环境安全文化建设的任务是要做到使各项环境指标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环境监控措施有效,努力创造对健康有利的舒适的环境。第三,人的操作技术、生活方式、所使用的技术和工具与生产工艺、作业环境相适应。在行为层次上,各种操作动作更有益于人的健康,各种设计、施工和验收行为等都更符合自然法则、更加人性化。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企业安全文化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在企业建设安全文化,是把实现人的价值与实现企业的经济价值统一起来,并以此来约定行为规范,改善企业的劳动条件和人文环境,使之利于人,又保障生产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在企业范围内,安全渗透在一切方面、一切活动、一切时空过程中,形成一个强大的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任一员工在这种氛围中,其一切行为将自然地规范在这种安全价值取向和安全行为准则之中,别无选择。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用安全文化造就具有良好的心理程序、科学的思维方式、追求安全的行为取向、文明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的现代人,即具有安全素质的人。这种人,外在影响已渗透到心灵,变成了内在的信念和观念,他们是真正被挖掘出内在潜力,被调动起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人,是真正建立起“安全第一”思想的人。他们应该具有内动的探索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并且在安全知识、技能、修养方面能不断自我完善,精益求精。这样的人,在生产中才能避免人为失误、不出事故、保证安全。培育这种人,才是提倡安全文化的真谛,是建设安全文化的真正目的,是保证电力企业本质安全的根本条件。

  一个懂得安全文化的领导者,一定会成竹在胸,会提出鼓舞人心的口号,能动员和带领全体职工团结一致,不遗余力地为安全目标而奋斗。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会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实施阶段存在的困难,做好安全思想、规章制度、资金、物质等各项准备,并用科学可靠的方式方法,去协调安全计划实践过程中发生的不协调现象。

  总之,建设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就是在企业具体历史环境和条件下,营造一种追求安全目标的朝气蓬勃的气氛,用挖掘出来的职工个体潜能,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的精神动力。有良好安全素质的职工,其潜意识会规范他们自己的行为,他们将自觉地为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作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这时,职工的心态,才会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并进一步做到“我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