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存的基础和灵魂。长期以来,在安全生产的硬件和软件的安全保障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的情况下,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如何开展好县级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是现阶段县级供电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改善物质条件,提高电力文明生产水平
电力安全工作的物质条件,包括电力生产作业环境、工艺设备、管理机构、安全设施等。要改善安全物质条件,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 增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从客观上看,生产工艺、设备的技术水平先进与否、作业环境的优劣、安全设施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生产的安全,因此,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为文明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
(2) 提高生产组织水平,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安全生产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工艺流程与操作环节等要素组合的结果。只有使这些组合达到科学、协调的水平,生产作业才能在安全、顺畅的轨道内运行。因此,提高企业生产组织水平,使各种生产要素组合达到最佳,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
2 完善安全机制
安全机制是一种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有效地控制事故、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的管理手段。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安全机制,才能保证规范的安全管理,从而获得较高的安全水平。归纳起来,应建立如下5种机制。
(1) 完善安全保证机制,突出以安全第一责任者为核心的安全保证作用。建立和健全三种体系,即:建立以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建立适应现代安全管理,实行标本兼治,做到行为有规范、考核有依据、奖惩有标准的制度体系;建立党政工团齐抓、部门联动、人人监督、纵到底、横到边的网络体系。
(2) 强化安全监督机制,包括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3) 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和激励机制。
(4) 建立安全风险共担机制,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奖优罚劣。
(5) 健全安全检查评比机制,达到超前控制。
这些来自生产实践的安全生产机制,是保证电力安全的治本之举,是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但安全机制无论多少,关键在于严格实施、严格检查、严格落实、严格奖惩,离开了这个"严"字,再好的机制也是一纸空文。
3 提高安全意识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
从安全工作的主体看,人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动的计划者、执行者和控制者,但往往也是事故的引发者、事故责任的承担者、事故后果的受害者。安全是靠人创造的,大多数事故也是人为的,事故往往要以人的生命为代价,所以,维护生命权,是保护员工所有合法权益的基础,因此,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就是对职工的关心和关爱。
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于人,具体体现在人的安全意识、工作责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护能力上,其中,安全意识尤其重要,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安全生产有直接的影响。安全意识强的人,必然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正确地作业;反之,安全意识淡薄的人,则往往忽视安全、违章作业,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把培养职工树立牢固安全意识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来抓。
4 加强安全思想建设
安全文化的培养,要从思想观念和意识着手。比 如,职工中有这样的认识和言论:违章不一定出事故,按章作业不一定不出事故等。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不澄清,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难以推进。
为了使安全教育收到应有的效果,要把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作为两个不同层次的教育群体,各自有所侧重,有针对性地实行层次教育。管理人员是促进安全生产的关键,教育的重点是不断增强其抓安全生产措施落实的自觉性,加强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现场的作风建设,落脚点是杜绝违章指挥。普通员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主体,教育就要突出自我保安与互助保安,落脚点是杜绝违章操作和蛮干。
5 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现代化企业尽管有了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但对于搞好安全生产来说,还是不够的。只有职工的素质提高了,安全管理才能发挥更大的效能。所以提高人的素质对安全生产尤为重要,必须不断强化对职工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的系统培训。
在技术培训上,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落实具体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一般工种侧重于岗位技能的应知应会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及关键岗位侧重于安全法律法规、操作技能和安全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事故的处理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对特殊岗位职工、新分配职工、劳务工、转岗工严格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进行安全培训,凡达不到考核要求的不准上岗。通过各种培训,切实增强了职工学习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提高了职工的自保互保能力。
6 研究事故心理,造就良好的心理状态
根据对近几年事故的分析,引发事故的因素有人、设备、工具、管理指挥、作业对象和生产环境。人是其中最活跃、最难掌握的因素,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80%。在这些人的因素当中,很大一部分是个体心理方面的原因,如情感、态度、意志、精神状态、注意力等。因此,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之时,应认真研究职工的事故心理因素,帮助其克服不良心理与心态。首先是克服非理智行为的心态:心理疲劳、错觉、取巧、侥幸、麻痹、逞能、无知、冒险、逆反、敷衍、依赖、挫折、激情、过于紧张、先入为主和不良习惯等;其次是克服事故过程中的不正常心态:无知、懒惰、马虎、急躁、蛮干、恐慌、紧张、硬撑、盲目自信等心理。从而造就职工良好的心理状态:正常操作时心静如水、心灵手巧;事故处理时临危不乱;平时工作中居安思危。
7 完善预测、预警、预案系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
电力生产是应用科学,几十年的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反事故斗争经验。由安全的内涵可知,我们现在要防范的事故都是已知的,即使是没有发生过的事故,其构成或引发的条件也是已知的,经过系统的分析,也是可以预测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关键就是预防为主。要做到预防为主,必须建立输、变、配、用各环节的预测、预警和预案系统,做到心中有数,可控在控。电力生产的系统性、规律性极强,防范事故就是要控制产生事故的条件。现代安全理论揭示出,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要通过系统分析,抓住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根据条件、参数、特征的变化,就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预测、预警、预案系统,真正实现预防为主。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应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核心。抓住以人为本这个关键,运用好标准化这个载体,完善预测、预警、预案体系,这样就一定能够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