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建设煤矿安全文化的几点思考

2011-01-24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安全文化建设是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思想意识、道德规范、管理理念等因素的总和。从煤矿企业来讲,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煤矿企业安全形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进和谐企业的需要;也是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

  思考之一:实现就安全抓安全到安全文化在安全管理中的渗透。

  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最核心的、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就是积淀于广大职工心中的安全思维方式。职工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安全管理在注重对物的管理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人的管理。那种就安全抓安全、就管理抓管理的做法。不仅不能完全消除安全管理上的漏洞,相反,还容易在干部职工心理上产生抵触和逆反情绪。安全文化建设注重突出人的观念、道德、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把管理的强制性和文化的能动性结合起来,用管理制度硬约束之外的要素,用先进的安全观念、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培养具有安全素质的“人”,以此来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安全文化的渗透力,一方面可以培育安全职业道德,不断强化广大干部职工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安全管理和安全作业技能,养成遵章守纪、标准化作业的行为习惯,夯实安全基础。另一方面从文化层面上把握安全规律,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安全行为凝结到共同的安全理念之中,体现自尊、自信、自强的安全人格,形成人人接受并努力实践的共同价值观,营造团结、和谐、友善的安全氛围,从而达到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安全事故,建立起和谐、安全、可靠、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最终形成干部职工共保安全的强大合力。

  思考之二:实现有形管理到无形管理的转变。

  搞好煤矿安全工作离不开严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劳动纪律作保证。必须通过不断强化“安全第一”的大局意识,不断增强恪尽职守的责任意识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意识来确保安全。然而,应该看到安全问题无时不有、无处不有、无人不有、无事不有,贯穿于整个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全时空和全体人员之中。如果单靠管理人员去抓安全,不仅管不过来,也管不好。安全文化建设既强调规章制度对安全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安全文化在安全中的引导性、感化性作用。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新理念,强调“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没有管理的管理”,其核心是尊重和顺应客观规律,强调自我管理,主张人在制度的规范下,尽情地、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安全文化告诉我们,当代职工不仅是社会人,更是经济人,同时,人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和物,而对物的管理归根结底就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不外乎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实施符合安全要求的行为,把确保安全的价值和实现自身价值统一起来;约束则是为了规范职工的岗位行为,在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安全生产。因此,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增强职工安全自保的本能意识,强化在无人监控情况下的自我安全保障能力实现,有效把“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防范”理念融于岗位行为之中。

  思考之三:实现立足当前到安全长效机制的形成。

  安全文化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立足当前,又着眼于长远。一方面要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贴近煤矿安全的实际,深入分析当前安全形势和职工的思想状态,紧紧围绕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开展活动,注重行为引导,构筑安全“屏障工程”,形成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合力保安全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要看到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一个群体,群体中的个体思想、文化、经验水平不一,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培育和形成过程才能步调统一。所以,要防止短期行为,必须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致力于建立安全长效机制。一要形成完善的责任制度,不断完善以领导负责制、逐级负责制、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界定各级组织、各部门及个人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应承担的职责,超前预想和防范。二要及时推广典型经验,挖掘先进事迹,确保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典型经验推广有序向前推进。三要建立激励制度,根据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期性目标的阶段性任务,定期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绩效进行考评和奖惩,形成促动。另外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要建立相应的物质保障,来保证安全文化建设所必须的软硬件投入,打造出务实高效的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