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

2011-02-28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安全文化系指在消除各危害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因此,企业生产应当发挥好安全文化方面的智慧。

  企业是以生产各种产品为目的的国家工业经济发展基本细胞。工业企业无论大小.自动化程度无论多高,都离不开劳动者,安全寓生产之中。生产中发生事故与很多因素有关,如人、物质、环境等。如果把物质、环境与人的因素相比,人的因素最大。据国内外事故统计资料表明,工业企业发生的事故约7o一75 是由于人发生操作错误而引起。

  我国企业多年来,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工亡事故仍时有发生。工亡事故的发生是生产和生活中的不幸,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给事故本人和家属带来极大痛苦,铸成终身难以挽回的遗憾。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在于它能把职工导向确定的目标管理方向上,并通过心理约束来规范职工行为,使个体自觉适应企业安全文化环境,至终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

  一、安全文化素质低带来的一些问题1、个体对职业危害的矛盾心。一方面个体欢迎企业运用安全文化控制职业危害和减少伤害事故发生。另一方面为了工作对职业危害又不满意,即使劳动争议增加。心理学认为,人如果长期生活在不协调的环境中,心情就会变得焦躁不安,自控力差。据调查证明,操作环境中仅色彩不和楷,即可降低受害者劳动生产率的1 。 .

  2、个体对不良环境的厌恶心。满足社会物质文化需要,并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目的。人们将会逐步把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条件作为选择职业的标准。对某些劳动条件恶劣或职业危害严重产生厌恶,有些行业已出现“招不进”, 留不住”人员的现象,使企业生产发展受到影响。

  3、个体对严重后果的恐惧心。企业的不文明、不安全的生产,工作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是一种社会不安定因素,也会造成国家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群众心理上难以承受。

  4、企业职工结构上的偏差。大家知道,7o年代招收的工人,由于受“文革”影响,文化水平低;退休顶替.人员大进大出,新工人未受正规培训就陆续到岗独立操作;新技术的发展,有的老工人和一部分技术人员的安全知识适应不了新要求;提拔的新干部进各级领导岗位.缺乏安全管理和专门培训,领导安全意识差。如一个合资企业建厂时不进行“三同时”审查,投产后53天发生事故,造成852平方米厂房和12台套设备及成品、半成品毁坏,直接经济损失177万余元。

  5、个体心理特征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心理特征 心理学把人的个性特征分为能力、性质和气质。每个人心理特征不同,同时,对安全文化接受的程度也不相同。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人骄傲自大,有人开朗.有人含蓄内向,有人睥气暴躁,有人马虎大意,有人认真负责。从发生的事故统计看,男职工工亡多于女职工,其原因是由于男、女职工个性心理特征不同。男职工工亡占工亡总数的约97 。女职工工亡占工亡总数的约3% 。工亡事故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是:年龄组在26—35岁约占工亡总数的5o ,年龄组在36—5o岁约占工亡总数的36 。年龄组在56—6o岁约占工亡总数的2 。其他年龄组工亡约占工亡总数的12 。人在不同年龄期个性心理特征是不相同的。

  通过事故原因分析得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特征的职工很少发生事故。有不良个性心理特征的职工容易发生事故。

  不良个性心理特征的表现是:性情暴躁易怒,感情易受外界影响;理解力、接受力、判断力差,处理问题冒失轻率;不能以理克制,注意力易分散等。统计资料表明,发生事故心理状态分为:习以为常,凭经验操作的约占事故总数的11.4 ;图省事、侥幸心理的约占事故总数的1o.4 ;受外界影响,判断失误约占事故总数的12.85 ;判断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约占事故总数的19 ;不遵守制度,急于早完成任务、早下班约占事故总数的15.1% ;有的因病或劳累过度、或未休息好、精神不振约占事故总数的15.1l ;被他人嘛卑大意的错误行为造戍事故的约占事故总数的l7.14 。

  二、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

  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主要在于运用人类安全文化的智慧结晶,增强对职工的导向性、凝聚性、激励性、约束性和融洽性,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依靠职工齐抓共管,争创安全第一位、质量第一流、效益第一等。

  1、把握导向性。企业安全文化提倡什么,崇尚什么,职工的注意力就必然转向这些方面。因为事情是靠人做的,人的变化与发展并非不可控制。使职工明确安全经济责任是振兴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措施。而安全决策和安全管理体制是否科学,是否正确,就成了企业安全成功与失败的首要条件。因此,通过安全决策者和安全决策机构(安全管理机构)制订安全决策来实施安全,引起方向。形成密切配合.运转灵活,没有内耗的最佳安全智能机构。发挥安全智能结构的集体效应,并有一个运转灵活,对信息不“折光”、不“失真”、无阻塞的执行机构保证导向的落实,实现企业所确定的安全目标方向。

  2、注重凝聚性。每个职工由于其自身条件、个人特点和具体需求不同,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和要求是不同的。因此,要造成人们安全思想观念变化和安全伦理道德变化;造成人的兴趣爱好和安全娱乐方式的变化;促进职工对工作和家庭的满意感;满足社会中的平等感;增强企业内的安全感。达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障安全生产。

  3、提倡激励性。人是一切财富的创造者,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智慧能力十分重要。善于运用安全文化激励机制,激励职工参加各种针对性培训和岗位择优竞选,把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和提高管理水平结合起来。全心全意依靠职工激励职工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在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上,明确激励内容,严格考核办法,把经济责任和管理制度挂起钩来。把企业领导,管理人员,职工的生产(工作)劳动与物质利益挂起钩来。使全体人员从切身利益上关心企业安全文化。

  4、抓好约束性。企业安全文化是执行国家安全方针、政策、法规、条例、规定。通过企业立法,建立厂法、厂风、人际伦理关系准则来约速每个职工的行为。职工教化的内容就反映出这种约束范围和约束力的大小,如劳动纪律、劳动方式:玻 转移,生活时间划分(劳动(工作)时间、休息删问 学习对问、家庭生活时间等)。

  5、落实融合性 企业安全文化对职工是潜移默化地长期过程。新职工进入企业后,必须接触共同遵守的制度,自我控制,从而融合到企业集体中。不同的企业安全文化对职工的融合速度和融合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提高生产过程中无生命危险的程度,减少产生职业病和后遗症的危险,防止造成工伤危险的出现,同时,不断完善符合工业卫生标准的劳动环境,提供安全可靠的设备,开展多种内容的安全教育,把握合理的劳动负担,增加个体的经济收入,增强安全文化的影响,培养对社会安定和企业安全负责的精神。

  三、提高个体安全文化的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确定一个长期的、稳定的、系统的、全局性的总体规划,发挥企业安全文化的共同影响效应,使个体掌握企业公认的安全行为方式。

  1、促进相互作用的发展。每个个体与企业安全文化环境之间矛盾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它是一个逐步从服从—— 同化— — 内化的过程。不同行业的企业有不同的安全规范和安全行为标准。个体(职工)成为怎么样的人?取决于企业安全文化环境和个体这个现实的、具体的矛盾互相转化的影响,每个人从进入企业第一天起,就心然生活在集体之中.接触具体的工作环境。在个体矛盾发展过程中,使之个体情感稳定.遇喜事不狂,遇惊不慌.遇悉不忱,遇怒不发。教化时注意把传统安全教育的好方法和现代化安全教育的先进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做列“三多”—— 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采取一切形式,如安全日、班前班后安安全全、反事故演习、广播宣传、安全喊话、安全标志、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会、安全文艺演出、安全宣传画展、看安全电影和录相等。增强安全意识,使个体头脑冷静,神志清醒,在任何时侯都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认清矛盾的必然趋势。现实生活中,要防止偶然性(伤害事故),必须处理发展的东西(事故根源)。个体安全文化的教化,是以社会为基础的,作为社会生物体的人,首先置身社会环境,接受社会安全文化教育,为了防止伤害,可以动用一切社会力量和宣传媒介.如党、团、工会、报纸等。这是个体被社会教化为社会性人的过程。个体加入企业之后,才进一步接受企业安全文化的教化,同时,也受社会各种安全文化的教化,同时,也受社会各种安全文化影响的教化。从而,找出伤害问题的根源,消除隐患。可见个体社会教化是企业教化的基础。企业教化是社会教化的有机构顾,是对社会教化的继续。

  3、把握个体个性的影响。生活里每个人的性格、脾气、知识能力、性别、年龄、智力、生理节律、体质是不同的。其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是有区别的。比如,工作在相同的企业安全文化环境中的司机,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外因相同的条件下,应当充分调动个体内因的作用,做到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自我保护、自我充实。在不同的工种、不同的条件。因人、因责地进行提高与充实。

  4、要利用个体矛盾的共性。虽然,个体教化过程受职工个性的影响而染』=个性色彩,而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所以,是相对的。个体通过长期教化,能够产生与他人相间或近似的人格心理、道德规范、安全行为、操作标准等。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种共性包含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尢共性。这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辩证法。

  四、把握群体安全文化的途径

  群体的安全文化是形成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发挥企业安全文化的激咖作用,同化个体的某些l共性形成群体。因而产生归宿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人人重视群体安全,把安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产品的设计、制造、操作处处考虑安全,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使个体形成共同的作风和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更加理解支持,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1、应当遵守相同的行为规范。我国安全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并制定了一系列安全法规。现代化企业又都是组织严密的整体。任何不规矩的行为都会导致不良后果。首先,要提高职工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充分发扬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扭转少数职工纪律松驰的现象。同时,密切结合实际,开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教育以及设备安全、职业卫生、抗灾防灾、典型事故案例等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安技素质和应变能力,懂技术,会管理。从而严格按国家一系列的法规,企业一整套的规章制度、规范准则来约束企业每个部门的岗位、责任、权利和行为。不许随意越位和越界,使每个扮演不同角色的个体,对自己角色行为规范由服从到认同.达到群体内化,预防伤害的发生。

  2、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的职工通过学习

  安全规范,吸取事故的教训,并自觉地遵守规范准则的约束。从而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整体观念,使职工个体懂得自己这一.I=序同整个生产的关系,同自己生活的联系,目前所需技术同以前已有知识的联系,提高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增强安全共识,建立安全价值观念,这是企业安全文化教化的重点。实践证明,培育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念.有利于激发工人的劳动热情,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磨炼近似的心理人格。通过共同努力,让个体在共同的安全行为规范环境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倾向和人格特征。加强规范性内化,克服不同群体差异的过程,就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过程。经过教化,进入同化,使操作者具有适应生产系统要求的各种条件,具有在生产过程中安全操作的能力,具有正确处理系统各种故障和意外情况的能力,以及事故发生时的应变能力。内化的群体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保征。

  4、形成科学合理的安全文化环境

  人的注意范围,注意力的分配,个性状态与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按照人与环境条件的科学关系,针对不同的岗位、工作特点、设备状况实施最合理的注意力组织系统是必要的。同时,激励钻研技术,适当控制注意强度,努力改善作业环境和条件.安排合理的时间节奏.采用安全自锁装置.形成科学合理的安全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