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浅谈安全文化

2006-09-06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文化一词一般指观念形态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精神世界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式。人类的一切生活及生产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化的,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和影响。除了目前尚不能预知的灾难之外,生活及生产中发生的事故在某种程度上都来源于人的失误。无数事实说明,人的安全素质和意识在查找消除潜在危险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安全文化就是指人们为了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生产中常常出现操作者违章作业,甚至生产管理者违章指挥的情况。人们在分析违章的原因时,常常批评“违章者缺乏遵守安全规章的自觉性”。由于人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认识不同,即使面临同一个环境却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这种支配行为能力的形式,主要取决于人的文化素质。

    安全文化是指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体现为每一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为方式。

    笔者认为,道路运输企业开展的安全竞赛活动或每年六月全国、全省统一开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都是“安全文化”的一种形式。企业要通过各种类似的活动,让职工在头脑中形成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观念,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运行。

    “安全文化”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一个比较新的管理概念。与传统意义上的安全教育不同的是,它把安全教育融入文化的氛围之中,注入文化的内涵。众所周知,文化对于人有一种感染、熏陶、浸润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当安全教育变成安全文化时,企业里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就不再是印在纸上或贴在墙上的条条框框,而变成了职工头脑里的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模式。

    人的大脑的思维有一种惯性,称为惯性思维或思维定式。正如我们经常教育儿童饭前要洗手一样,时间长了就在儿童的头脑中形成了“不洗手不能吃饭”这样一种概念,从而在吃饭前就习惯要先去洗手。同样,安全生产的概念一旦在职工的头脑中形成惯性思维,那么在进行工作和生产之前,首先就会在头脑中反映出与之相关的安全制度或规定,从而考虑到各种安全方面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这就是惯性思维的作用。安全文化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职工形成这样一种惯性思维的模式。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实质是要求企业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即“人本管理”的模式。在一切社会活动中,人是第一要素。因此,人无论从事什么活动,都要首先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基本需求,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企业来说,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生命的安全保障和基本生存条件是第一位的,其次才能考虑到经济效益等其他方面。安全文化活动的作用就是要让企业和企业的职工都能树立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认知。

    安全文化的另一个作用是对各种安全制度、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推广和普及,让职工通过参与各种安全文化活动,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个人、企业以及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违反安全生产规定进行生产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只有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在头脑中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增强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地遵守安全规程和条例,这样才可以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间接的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