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浅析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建塑

2007-07-07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的第一决策、第一目标、第一任务,是煤矿最大的政治,职工的最大福利,企业最大的利益。而安全文化则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灵魂,通过安全文化建塑,提升职工安全素质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为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创建网络化安全体系

  着力创建安全“舆论网、警示网、教育网、帮教网、监督网、培训网”,实现安全文化体系化。舆论网:充分利用有效的宣传工具和阵地,开展专题宣传,举办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教育氛围。警示网:在井下工作头面等区域安装安全警示灯箱和警示标牌,在地面设置安全文化长廊,时时处处提醒职工关注安全生产。教育网:建立健全各种制度。组织工伤残职工家属到区队开展巡回现身说法,选树安全之星进区队、入班组进行安全事迹宣讲,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文明素质。帮教网:完善以家属协管会、女工委为主要成员的帮教网络体系。使亲情化教育逐步在安全生产中生发催化作用。监督网:建立矿、队、科室、班组四级安全排查体系,形成层层监督、相互监督的安全管理格局。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安全“六条线”“零点行动”等,使职工在作业中自觉由他律转变为自律。培训网:制定年、季、月职工培训计划,达到特殊工种持证率100%。一般工种培训率不低于95%。

  一切依规矩行事

  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一切从规则入手,依规矩行事。使大量的常规性工作实现有序管理,使一些不确定的工作也能做到量化和规范,这是在管理中推行规则文化的初衷和目的。规则文化是在制度建立、制度执行、制度监督全过程实施中所形成的规矩。是企业全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础平台。作为企业的管理总汇和执行的“法律”,规则文化就必须用文本固定下来。只有文本的刚性约束,才能形成普遍意义的文化认同,变成全员的意志和习惯。平禹六矿前后完善、制定了《平禹六矿职工安全手册》、《平禹六矿技术操作规程》、《经营管理制度汇编》等文本,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规则文本的形式使岗位职能清晰、权责明确,实现了文本管理网络化和标准工作衔接文本体系,提高了组织工作效率。可以说,规则文化为全体员工提供了一整套角色的行为规范模式。企业内部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标准,都对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管理、经济效益负有与自己身份和角色相对应的责任和义务,为良好习惯的养成与熏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环境。实现了“常规性工作程序化”。同时,规则文化也使企业管理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从人与人的对立弱化为人与制度的对立,可以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减少对立或降低对立的程度。它改变了原来许多不合理的习惯做法,是复杂的工作简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实现了“隐性工作显性化”。

  重在执行

    安全文化建设的难点在于能否坚决落实,百分之百地执行,否则只会流于形式,纸上谈兵。为了把各种规则制度从文本变成员工心中的自觉约束。平煤集团把安全文化的支点放在“人”身上。1、培育心态安全文化。把强调安全意识作为公司员工的核心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大力营造把安全视为生命,视为第一责任的文化氛围,从而是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达成安全是习惯化,制度化的行为。2、落实制度安全文化。生产中,集团公司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责,上下结合,奖罚严明,建立有效的 “六条线”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位,运作高效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强化领导干部跟班、带班制度的落实,为直接解决安全现场管理问题开辟了通道。建立安全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发现隐患、解决安全问题、提出安全意见,对安全工作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及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营造“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全员安全责任意识。3养成行为安全文化。在岗位上推行标准化交接班、标准化操作、标准化迎检,使员工具有约束自我行为的能力,养成规则意识。引导员工认识事故、感悟人生、尊重生命,自觉地为告别事故灾难而多做努力。同时,对每一个岗位的操作和管理,给予一个正确的定量和定位,让每位员工在工作中都清楚什么该做,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安全的。4夯实物态安全文化。对井上、下的生活、工作环境、运行设备、监控仪器、安全防护器具等做好安全评估,归纳出存在的或是可能发生的问题隐患,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给员工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的工作环境,逐步达到人、机、物、环系统的整体优化和本质安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