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之我见
2007-07-18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安全生产长期结合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产物,是在煤矿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安全理念、管理制度、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是以全体煤矿职工为对象,运用科学的理念,方法等手段,对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影响和规范,最大限度地提高职工安全素质,保证实现安全生产。
一、以人为本,构建安全文化主体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主体是职工,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观念、安全行为等都离不开人的因素。以人为本,构建安全文化主体的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要把“安全第一”当作首要的价值取向,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提出明确的要求,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并作为确定安全文化建设目标的中心环节,精心安排各项活动,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主体。
二、围绕安全生产实际,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教育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系统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态度三部分,缺一不可。安全知识教育的目的在于“知”,安全技能的目的在于“会”,安全态度的目的在于“行”,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围绕安全生产实际,营造浓郁安全文化氛围的关键,对于能否实现安全教育的最大效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教育网络至关重要。
三、遵循环境效应规律,优化安全文化环境
“树木择地而繁荣,名花适土而独秀”。共同的生活群体都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追求,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有利于强化安全生产,提高安全水平。一是强化生产现场管理,消除隐患,优化安全生产的“硬环境”。二是强化安全意识教育,优化安全生主的“软环境”。因此,解决好严得起来、落实下去,必须优化软环境,努力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四、强化法制观念,保障安全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既是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使安全文化建设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持安全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武器。
总之,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创造安全生产环境和建立有效安全事故预防机制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安全生产科学化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引导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发展方向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需要长期抓、反复抓,必须作为企业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认识、来抓好,就能有力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