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各地事故多发,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从本质上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刻不容缓,安全发展停留在嘴上毫无意义,安全思想要永驻心田,安全需求要发自内心,安全行为要转化为自觉行动。安全监管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全民安全素养,让安全思维常态化,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从根本上防止事故。为此,在培育安全文化上我建议:
一、丰富宣传方式,深化宣传教育内容,加强联合宣传力度,推动安全观念深入人心。采取探讨会、广告、宣传单、安全知识竞赛、专项活动等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宣传方式,提高安全宣传的实效;扩展宣传内容,特别要加大安全生产案例故事的比重,发挥事故的警示作用,增强安全说服力,因人而异,加强宣传针对性,结合人民的不同生活、工作环境,选择多种多样的宣传内容。
到农村,宣传要以柴垛防火、农机管理为重点,以提高农村自然灾害条件下的应急管理能力为任务。进城镇,做好燃气爆炸、防火、防电等宣传工作。
在企业,要从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践行安全操作规程下手,管控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时识别物的不安全状态,提升管理水平,消除不良环境影响。
各级政府要建立本地区安全信息平台,根据安全形势,定时发布安全信息。安全监管部门要及时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安全生产精神,联合司法等相关部门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逐渐推进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法治化进程,用制度管安全,培育全民安全法制理念,提高安全思想境界,这样才能杜绝空喊口号的形式主义,让安全成为一种法律底线思维制约的自觉行动。
二、增强责任意识,强化实践操作措施,加大安全综合考核力度,引导规范安全行为形成习惯。在宣传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专题活动等方法,引导农村和城镇居民辨识生活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周围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险,让居民通过实践体验,认识到危险源,进而提醒自己,做到行为安全。政府要采取多种多样的考核活动及知识竞赛,吸引群众参与,用考核促进安全意识的固化。
政府要加大监督力度,促使企业建立健全实践操作制度,让作业员工通过安全实践操作,辨识工作过程的危险因素,通过组织各种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竞赛,以及专题考核活动,促使员工行为安全常态化,让安全责任落实为安全行动,养成安全习惯。
三,培育全民安全文化理念,营造“处处行安全”的浓厚氛围,熏陶增强全民安全凝聚力和向心力。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结合时代安全形势,不断开展形式丰富的安全文化活动,突出新颖性,深挖安全文化价值,要重力度,拓广度,求深度。加强全面普及安全知识的能力,在农村和城市建立安全活动室,倡导生活、工作行为一体化安全。
强化新闻媒体正面引导,发挥安全故事、电影等文化题材的优势,注重反思,打造贴近现实的文化理念。通过安全文化的长期熏陶,潜移默化,促进人民把安全生产铭记于心,让安全行为习惯化,让安全习惯成为安全意识的自然流露。
上一篇:抓好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下一篇:对煤矿安全文化的几点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