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浅谈安全活动中如何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2007-12-03   来源:西南商报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安全文化是一定时期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的观念、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的总和,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动方式。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及管理的基础和背景、理念和精神支柱,一经形成,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就具有惯性和持久性。浓厚的安全文化,能促使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自觉地、主动地采取安全行为,化解安全风险,保障安全。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不断地提升人的安全素质,优化安全管理制度和基础条件,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下面,就如何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谈一些粗浅看法。
  
  提高安全文化素质筑牢安全防线
  
  以人为本,保障人的安全和健康是一切生产活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安全文化的灵魂。人是安全保障的客体,也是施行安全行为的主体。人对安全的认知和情感化程度,直接影响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行为,很多时候甚至超过了制度和环境的影响。因此,加强以培育安全理念、思维、心态、知识、技能等为重点的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是保障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一是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安全理念是一个地方、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总的价值选择,主导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思维、思路及决策。目前,安全理念的培育是安全文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有的地方政府还存在重发展、轻安全的思想,只看重经济指标,忽视安全目标。一些企业在“唯利是图、利益至上”观念的驱使下,不顾职工生命安危,冒险蛮干;更有甚者,明知存在较大危险,仍强迫工人作业,最后酿成事故。因此,培育正确的安全理念非常重要,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使领导干部自觉树立“重视安全就是保稳定、促发展、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安全发展理念;企业业主树立“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的安全利益理念;从业人员树立“注重安全就是对生命爱惜、对亲人爱护、对家庭保护”的安全爱护理念。
  
  二是培育良好的安全心态。人的心态和情绪是影响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许多安全事故并非由于人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不够,而是因为人的过度情绪化所致。不正常的心态和不稳定的情绪,有时将突破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防线,表现为安全行为的失控和失误,导致无意或故意违章。心存侥幸、盲目乐观,精神不振、精力分散,怨气郁结、情绪偏激,都是情绪化的表现。因情绪化而导致事故,惩罚是必要的,但仅靠惩罚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我们实行人性化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对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上多点关心,多份爱心,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其急难问题,最大限度地化解不良情绪,让其身心愉悦地从事生产活动。
  
  三是加强安全知识及技能培训。人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直接影响对安全重要性的认知和判断,对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等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安全文化建设,不仅要注重提高人的文化知识水平,更要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对企业要实行全员培训,特别是重要岗位人员,必须加强安全专项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凡培训不合格一律不准上岗;而对公众,则要开展经常的多种形式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加其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建好安全屏障
  
  实现安全不能仅依靠个体,更需要一个群体。很多安全事故,不仅表现在一个或几个人的失误,而且表现在群体团结帮助、共同监督的缺失。这种缺失使很多本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没能及时得到有效遏制。在有些地方,存在较明显的安全隐患,很多人都看见、都明白,但就是没有人提出来,眼睁睁看着小隐患演变成大事故。在一些企业,有的职工看见明显的违章操作,但认为不关他的事,不及时提醒或者制止,结果导致事故。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群体安全利益观和责任感,人人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因此,加强以提高群体安全责任意识为重点的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屏障。
  
  怎样建好这道安全屏障?一是在思想上,引导群体树立正确的安全荣辱观,大力提倡讲“安全为荣,不讲安全可耻”,“安全为大家,没有安全就没有家”等群体安全观念。二是在责任上,大力提倡团结互助、共保平安的安全监督风尚,增强“一人不安全、大家受连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监督责任意识。企业可采取安全连带责任、利益捆绑等办法,把安全与每个职工利益挂钩,强化群体安全责任。三是在营造氛围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人人关心、个个重视安全的环境,并以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促进个人自发地、自觉地转变安全观念,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从而提高安全素质,实现整体安全目标。
  
  建立安全制度体系强化安全根本
  
  安全制度体系是安全文化的特殊形式,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安全制度提供了安全规则,明确了安全操作、监管、责任等规定,使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根本措施。
  
  重点建立健全五大安全制度体系。一是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组织内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和具体实施者,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的安全责任。对企业而言,要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种、每一个工艺流程、每一个环节。二是建立各司其职、合力监管的安全监管体系。作为政府层面,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监督和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强化监管责任追究,确保各级政府监督的不缺位;公开行业安全建设标准和重大隐患,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作为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要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做到对生产环节全过程监管,对安全设施设备运行全时段监控,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行为全天候监督。三是建立反应及时、保障有力的安全预防体系。加强安全超前预防型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监测、评价、预警、应急和救援机制,完善各类安全救援预案,并加强日常演练,提高应对各类安全突发事故的能力。四是建立以人为本、保障安全和健康的管理体系。在管理制度中要重点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心,对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权益的维护,使人在执行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五是建立安全发展目标考核体系。政府应把安全指标纳入经济发展目标内容,在目标考核中增加亿元产值死亡率、万车死亡率、百万吨煤矿死亡率等。企业应把产值目标与安全指标同步下达,同步考核奖惩。
  
  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夯实安全基础
  
  “本质安全、超前预防”是现代企业安全文化的主体特征。实现本质安全化,就是应用高新技术手段来提升设施安全性能和安全监管能力。这种先进的安全文化既体现在安全管理层面,又体现在安全基础设施层面。
  
  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升安全防范能力,是政府和企业应尽之责。良好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条件,营造了一种物态的安全氛围,体现了对生命的重视和保护。政府应加强公共安全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一些安全较为敏感的地方,以体现政府对公众安全的重视和关心,这对公众安全意识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企业要大力推进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加大投入,引进先进的安全设施设备和安全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手段,让职工充分享受先进文化带来的安全信心和可靠感。同时,加大对职工住宿、食堂、洗浴、医疗、卫生间、娱乐等生活设施和环境的建设投入,达到标准化,保证职工吃住行舒适,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