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煤矿本质安全与安全文化的关系

2007-12-17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本质安全最初用于电气、仪表设备,主要是指利用本身构造的设计,防止电火花的产生,以免引起火灾或爆炸,这是一项设备自身本质上的安全设计。早在2002年徐矿集团就在全国率先提出本质安全理沦,其基本特征:
  
  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实现人的本质安全:二是物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动态过程中,还是静态过程中,物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三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日常安全生产中,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况而发生重大事故,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四是制度规范、管理科学。杜绝管理失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实现零缺陷、零事故,从而基本形成无灾可救、无险可抢,无事故发生的格局。故而,煤矿实现本质安全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煤矿安全文化是在煤矿居主导地位并为绝大部分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及具有特色的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煤矿安全文化由3个层次不同的部分组成。一是价值观、信念及行为准则,通常称为煤矿安全生产精神,体现在安全生产宗旨、方针、目标、计划和体制等方面。二是职工操作行为、应对事故的方式等,通常称为煤矿安全生产作风。三是呈物质形态的安全生产设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用品、员工作业环境等,通常称为煤矿安全生产形象。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的沉淀,是煤矿员工内在的思想与外在的行动和物质表现的统一。煤矿安全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随每个煤9‘形成的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极具个体性和差异性。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是将本质安全的内涵加以扩大,已不是单纯指设备构造的本质安全设计,而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煤矿具有相当的安全可靠性,具有完善的预防和保护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和安全风气,以及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仪事故、灾害降低到规定的日标或人们的期望值和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
  
  煤矿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
  
  煤矿本质安全文化体现了人一机一环境的系统安全观,是符合煤炭企业特点,全面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这三个表征文化内容的完整的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较高境界。是通过追求人、物、系统、制度安全的和谐统一,实现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零缺陷、不发生已知规律安全事故的矿井恒久性安全目标的安全价值观以及与之相连的理念、制度和行为习惯。
  
  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加强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分工负责,协调推进,同时,健全群众性安全监管网络,形成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以本质安全文化促进矿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从而实现长治久安;通本质安全文化建设,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形成一个“想安全、要安全、会安全”的良好氛围和“不能违章、不敢违章、不想违章”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通过本质安全文化建设,逐步形成完善的符合本矿实际的安全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建成具有权台煤矿特色的安全意识形态,使全员树立遵章守纪的法制安全的意识,从而指导安全生产,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