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2008-01-07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摘 要】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 论述了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符合职工群众意愿的大事,必须以实践为基础, 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以联系工厂实践, 说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哲学原理。

【关键词】 企业 安全文化 建设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和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自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的事故后评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安全文化”, 发展至今, 不过十年时间, 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 普遍为人接受, 显示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为什么它能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呢? 因为它含有深刻而科学的哲理。

  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符合职工群众的意愿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群众路线是党和国家的基本工作路线。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 社会发展的历史最根本的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推动历史的前进的力量正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正是遵循这样一条路线,通过组织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和自我规范, 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

  山西化肥厂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明确规定:“安全文化建设活动要以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职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目标, 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 多产化肥, 促进经济增长, 支持农业生产和社会进步。”现在, 全厂各单位开展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都把精心组织群众参与作为主要的工作方法。例如, 在动力分厂开展的“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创建安全明星班组”活动中, 就是把工厂的总体奋斗目标, 分解到每个班组, 把多产化肥、支援农业生产的大目标转化为班组每个成员的实际行动, 在分厂全部班组取得安全合格班组之后, 向更深层次迈进, 进而创建安全明星班组, 大家都在一种保安全、守规章、查隐患、重落实的争先创优积极进取的氛围中工作。明白要想创建一个安全明星班组, 必须在安全文明的基础上, 完成分厂或车间的各项生产任务。这就自然地把职工群众凝聚起来了, 使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奋斗。认识到在生产过程中, 必然涉及到人和物、人和自然的关系, 一方面职工作为自然的生存物,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必须使自己的行为建立在符合自然规律法则的基础之上; 另一方面, 由于职工具有自觉的能动性, 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 不断地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从而探索、发现、揭示自然界的秘密, 逐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自己也由自然界的产物逐渐转化为自然界的主人, 并使生产设备及装置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推动安全文明生产。实践证明: 通过“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创建安全文明班组”活动, 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性调动起来了, 改变了过去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局面, 职工群众的集团意识、责任意识、紧迫意识明显增强。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群众性企业安全文化活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最基本形式。

  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以实践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和物质第一性为基础的。毛泽东同志早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 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 由精神到物质, 即由实践到认识, 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 才能够完成。”当前,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 人们的思想、观念、认识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 ①有人认为: 经济越发展, 事故越难免; ②企业大型化、集团化、生产自动化, 而安全管理滞后于现代工业发展; ③独生子女进入劳动力市场, 给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④“三违”现象屡禁不止, 成为事故多发的主要根源。要解决这些问题, 靠传统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组织和引导广大职工群众, 在实践过程中亲身的感受, 学习安全文化知识、更新安全的观念、提高安全文化素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正是依靠职工提供符合企业实际的开展安全文化活动的方法和手段。

[NextPage]

  山西化肥厂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活动中, 强调实践第一的观点, 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原则,制订了“管理迈大步, 大力反事故, 苦练硬功夫, 从严带队伍”的20 字治厂方针, 提出了“自强不息, 自加压力, 自觉奋斗, 再攀高峰”的响亮口号, 就是使全体员工在安全文化的熏陶下, 在生产过程中永驻“安全第一”的方针而不断提高, 坚持“安全为上”的原则而不断深化, 明确“安全为天”的观点而不断进取。在“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活动中, 职工们通过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现身说法, 最具感染力, 最使人铭记, 收到效果最佳。在“安全谜语有奖竞猜”活动中, 把工厂的安全设施、安全装置、安全系数、安全术语编入谜语, 寓教于乐, 潜意识中达到安全思想的启迪。在“安全知识有奖竞答”活动中, 复肥分厂针对1993 年5 月21 日在冰机开车引氨过程中发生的着火事故, 将氨的性质、冰机的流程、工艺参数、操作要领、紧急情况处理措施等知识, 通过竞赛的方式, 全员参与, 消化、吸收、解答, 从而增长了知识, 严格了规程, 吸取了教训, 杜绝了类似事故的发生。可见, 实践性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靠活动来组织和教育职工, 没有活动就没有实践, 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 没有活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企业安全文化的实践性, 决定了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

  3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一定要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 物质和精神始终是对立统一的, 两者互为条件, 互相作用, 并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 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起重大的推动作用。在安全文化建设中, 有关专家将“安全文化”解释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有一定道理的。世界上一切矛盾的东西, 总是互相联系着, 在一定的条件下, 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而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这说明对立面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包含着互相转化的趋势。安全与事故之间的矛盾, 有一个逐步转化的过程。安全生产的基本点应放在发现事故苗头, 及时整改隐患, 坚持预防为主, 防患于未然。即在矛盾产生的初期, 当它们对立的性质还处于萌芽状态时, 积极创造条件, 达到矛盾的统一。在开展安全文化活动中就是要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 努力做到安全生产, 消灭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因为人们进行的任何物质生产, 特别是从事现代化大工业生产, 其要求是多方面的, 产量、质量、成本、利润、效益等等。但只要坚持“安全、高产、优质、低耗、文明”的全面生产观点, 就能正确反映生产的全部要求。生产是解决复杂矛盾的过程, 但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 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增加经济效益和减少各类事故, 是组织生产最基本的要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既不是单纯的物质文明建设, 也不是单纯的精神文明建设, 而是两个安全文明建设持续发展的结果。

  山西化肥厂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 坚持辩证统一观点, 把两个文明建设融合起来, 分解到具体的工作中, 明确每一项具体的任务, 都是两个文明的结合点。如1996 年的奋斗目标是“闯55 万大关, 创清洁文明工厂”, 为实现两大目标, 在各项工作中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把生产和创建两个文明作为领导集团的指导思想, 党政工青妇, 齐抓共管, 使生产和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广大职工在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中, 把生产和安全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创建文明和治理隐患统一起来, 出现了思想认识到位, 责任目标到位, 教育培训到位, 安全装备到位, 现场管理到位的新局面。实际上,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 是生产和两个文明建设辩证统一的过程。

  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上一切事物之间, 以及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也是永恒发展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创建活动, 它包括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业务素质建设、经济工作建设、作业环境建设等等。这些建设任务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几乎含盖了企业的全部工作任务。这些任务又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 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建设就不可能有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 也就不会顺利地完成生产任务。笔者认为,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决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各项工作的总和,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一个企业各种积极因素的有机结合, 去寻找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最佳切入口。在一个企业里, 党政工青妇各级组织都在抓工作, 厂长、书记、车间主任和工人都在干工作, 但能否实现诸要素的最佳有机结合, 即能否形成一种合力, 将决定这个企业整体素质的高低和综合实力的强弱。

  山西化肥厂是我国成套引进的大型现代化化肥企业, 生产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 包含着各种物质原料、能源、动力设备、生产设备、控制设备、检测工具等。它们按照一定的科学规律组织在一起, 形成一个生产过程。这个系统中的安全状态往往与多种原因有关系, 要求必须考虑一系列的相关因素。几年来, 广大职工总想能够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 作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然而, 事故的突发性、偶然性使人们的努力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境地。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能够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就在于它从提高人的素质入手, 围绕生产经营总目标, 通过活动把诸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 实现最佳结合, 这是解决安全生产的最基础、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NextPage]

  实践证明: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其内涵和外延不仅是联系的, 也是发展的,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不断地升华, 建设水平也不断地提高。历史在前进, 社会在进步,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应不断地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因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在运动和变化过程中的建设, 因而也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身, 显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可以预见: 在二十一世纪的安全生产工作中, 企业安全文化一定会越来越发挥其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年4月1

  2 李兴山主编.现代管理学.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4年9月1

  3 徐德蜀主编.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北京:四川科技出版社,1994年12月1

  4 IN SA G——4, 安全文化.

  5 徐德蜀等主编.中国企业安全文化活动指南.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6年4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