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国际原子能委员会(IAEA)最早提出的安全文化即核安全文化认为:核能的安全利用需要安全文化作为坚实的安全基础。把安全文化看成是超越一切观念上的东西,体现了“安全至上,安全第一,一切服从安全”的思想。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核能的开发至今,核能发电技术不断完善,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和应用,在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多个发电反应堆。据一些专家说,21世纪的前30年,核电总量将超过世界总发电量的30%。
从美国三哩岛核事故及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使各国更加清醒地看到了应该更加强调人因工程、事故管理、应急措施的重要作用。从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两起事故教训中,人们领悟到,事故原因不单单是设计上的缺陷,人因问题(个人和组织的管理失误)不能忽视,认为应该提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考虑,方能保证“安全第一”。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审查切尔诺贝利事故后提出:这是一种野蛮的运行操作,为了完成汽轮机试验,违反操作规程,不顾反应堆将进入不稳定状态,眼看着要发生事故,却还想碰运气把试验做完,最终酿成一场人为的核灾难。呼唤核电厂要文明生产,要有“安全第一”的思想,要有教育和纪律。1986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提出了“安全文化”,1988年,在其“核电安全的基本原则”中,把“安全文化”的概念作为一种基本管理原则,它实现安全的目标必须渗透到核电厂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中,这种贯彻始终的安全思想是安全文化的关键要素。1991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的《安全文化》正式出版,并对安全文化下了一个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了一种超越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重视。”这个定义把安全文化与每个人的工作态度和思维方法以及单位的工作作风联系在一起,强调安全文化既是态度问题,又是个人的问题;同时牵涉到处理所有核安全问题时所应有的正确理解能力和应采取的正确行动。
当然,国际核安全咨询组提出来的安全文化,实际上是指核安全文化。根据核电厂的运行特点和核能的危险性,必须在绝对安全的条件下,即在设计上、管理上、国家保证体系上、事故应急处理上,以“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来保证实现核能的安全利用,必须坚持安全的,不伤害人民,不危害环境和财产的原则。之所以把安全文化定义为超越一切之上的观念,说明安全是核电至高无上的,压倒一切的东西。而用“安全文化”既抽象又实际的内容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通过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有必要的体制和管理方法,有良好的核设施和专用安全设备,有制度、法律、法规和标准,仍然是不够的,还涉及核电站领导和全体员工对安全问题的态度,包括严格地执行规章制度,对事故有高度的警惕性、科学的见解、丰富的知识、准确无误的判断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来履行所有的安全职责。这种工作态度、思维方法、敏锐而正确的判断能力及单位的工作作风,涉及单位的领导和决策人,涉及管理层和管理人员及直接操作者个人。安全文化是个人与单位都共享的价值感,对核安全是极其重要的,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可以说安全文化是核电厂所有人员对安全所持的态度及对安全性认识方法的总和。首先要求核电厂高级领导(决策人)把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制定安全政策并以身作则,对员工加强培训,养成遵纪负责,勤学好问,协作和交流的作风,有正确的思考方法和判断能力,对事故有适应能力和妥善处理的应急能力。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想法、能力和行为的综合产物。
安全文化的概念被定义得抽象,是单位和个人对安全的特性认识和态度的总和,是超越一切之上的观念,但可以引出种种具体表现,而成为衡量安全文化作用的指标。国际核安全专家咨询组关于“安全文化”的系列报告,是值得各产业部门学习、借鉴和参考的,因为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必须靠核安全文化,才能有效地保证其安全发电,才能做到“万无一失”,确保“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虽然核能发电有其严重的固有危害性,由于采用了一系列的先进技术、管理方法,最终使核电厂能在近30个国家和地区建成投运。
安全文化是核安全法律的有力辅助,而组织因素对安全文化有重大的影响。除了国际间、各国内部有特殊层次的考虑外,企业中的安全文化建设有四大因素,即管理、员工能力、通讯、互相合作。安全文化的特殊性表现在5个方面:
(1)素养,偏重于个人,而文化一词不仅与个人及个人的态度有关,还与单位和体制有关。正如国际核安全专家咨询组“安全文化”系列报告所说:“安全文化有两大组成部分:第一是单位内部的必要体制和管理部门的逐级责任制;第二是各级人员响应上述体制并从中受益所持的态度。”
(2)营运单位对核电厂安全负有法定责任,但安全文化不仅是营运单位的事,也是大家的事,诸如设计、建造部门,从事科学和工程基础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安全监管部门和政府领导部门等。
(3)核安全文化不是突然间冒出来的东西,它是从非核工业安全文化演变过来的。它是人类安全文化在核工业生产方面的反映。由于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全球对核安全的重视,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起,各国大力支持,核安全文化的概念才被推广、实践和发展。
(4)良好的安全文化不会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要求领导重视、制定安全政策,各级干部起表率作用、严格要求、培训教育,全体员工积极响应、通力合作、持之以恒,再加上外部其他单位的帮助,本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引导,才能逐渐形成。安全文化是对核电厂安全产生作用的所有单位和个人的完美属性的总和。但不是机械的总和。它是把各种因素有机联系起来,并遵循物质变精神,精神又反作用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使安全文化能起到比各个因素机械组合大得多的作用。良好的安全文化会对核电厂的安全、质量、可靠的运行、总体经济效益及企业形象等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5)安全文化一经培养形成,会潜移默化,传给下一代,产生久远的影响。
现在用安全文化的方式来提高各行各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安全责任感,提高技术与各种硬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是英国保健安全部(HSE)出版的,供HSE检查用的《成功保健安全管理》小册子中的管理体系图,该图强调了管理,没有涉及个人响应。下面再给出安全文化示意图,它表明安全文化已由核领域推广到一般企业。
上一篇:杜邦公司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
下一篇:借安全文化张力推进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