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2009-07-28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安全文化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所谓安全文化,就是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创造的有关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观念、行为、物态的总和,它是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存的基础和灵魂。

  长期以来,沁水县安监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逐年加大先进设备的投入,为确保沁水县各个生产单位的稳定运行,确保社会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遗憾的是,在安全生产硬件有了较大提高的情况下,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各级领导和职工一谈到安全生产,依然有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

  当前,许多企业的生产,仍然处于“发生事故—整改—检查—再发生事故—再整改—再检查”的不良循环中。痛定思痛,血的教训使我们认识到:技术手段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安全监管,要保障更高层次的安全监管,最终的出路还在于安全文化的建设。实践证明,我们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用安全文化去影响每一个企业、每一位员工,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意识,才能确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在建设安全文化的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以往的经验表明,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人的素质是最突出的问题。提高人的素质既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为此要大力加强安全知识、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宣传,达到启发人、教育人、约束人、造就人的目的。这样才能使“严守规程”成为企业员工的基本素养。此外,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消费者尤其是煤炭企业宣传安全知识,使社会公众了解安全的重要意义,理解我们为保障安全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而在全社会构筑起一道“群防群治”的坚固防线。

  其次,加强职业规范培训工作。企业生产的技术性、系统性和风险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职业规范。职业规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严格的培训,可以帮助企业员工形成一种统一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使员工各就其位、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监管水平。

  第三,建立健全安全文化评价体系。

  建设安全文化,其目的就是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确保生产企业安全稳定运行,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因此,既要有定性的要求,还要有定量的指标,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建立健全分层次的安全文化评价体系。考核体系的内容,主要还是安监局系统的各级安全生产考核指标。

  最后,从各单位原有状况出发。全面考察各单位的文化背景,客观分析当前各级领导和员工价值观的取向和心理承受能力,分析当前安全生产的状况及事故隐患的失控危险,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推动安全文化建设。为此,要正确对待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用现在和未来的价值观同化过去的传统观念,形成一致认可的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在安全文化建设的初期,由于各级领导和员工对安全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到位,因此,创造一些员工和企业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来促进安全文化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必要时,还要注意发挥社会文化机构的作用。

  相信在大家的积极探索和共同努力下,具有适合沁水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必将在建立“和谐沁水”的过程中将发挥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