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2009-10-13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题记:从理论、安全文化、文化建设、必要性和对策等方面对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进行阐述,同时结合沛县公司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有关实践;内容蕴涵了安全观念文化、行为文化、探索交流等方面来说明电力安全文化对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意义。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和其他形式的文化一样,同样具有很强的精神力量。文化认同感对人的本质工作的吸引力、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对集体利益的凝聚力、然后就是互相之间的影响力。供电企业如何激活文化力,发挥人的积极主动作用,进一步促进电力企业核心安全文化理念落地生根,成为理论和实践层面极具探讨的价值课题;以此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大安全”的效果,才能给“关爱生命、安全发展”注入积极和实质性的内涵,

  依据布莱德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一般大概要经过4个阶段:一、自然本质阶段;二、严格监督阶段;三、独立自主管理阶段;四、互助团队管理阶段。从第一阶段开始,安全文化就已经相伴而生,哪怕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个层面。安全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即和安全管理相得益彰,又能大大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在“自然灾难”面前能起到纠偏救亡的作用,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做不到这一点。如果纯粹“以管为治、随物而安,”这种思维是相当危险的。“坚革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池深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从威”便是这个道理;但是决不否定管理和技术手段,也只是说明安全文化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独特性。安全文化应该是一种精神,使用得好“战无不胜,”就像伟大的长征精神一样。

  深入学习哲学理论知识

  任何文化形式都必须有正确的哲学理论为指导,电力企业安全文化也不例外;“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由此想到我们沛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董旭为引导哲学理论学习,曾指出:“任何哲学理论都是在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寻求事物的内在平衡规律。哲学不存在投机性,是最老实、忠诚的,哲学是母学,它的正确程度取决于人们认识自然规律的准确性。内在规律和外部条件的合理运用,就可以孕育出适合这个条件与环境的正确文化。如果把这个哲学规律合理的、很好的播撒在电力企业这片百花园里,也会生长出一枝电力企业文化的美丽奇葩;同样把同样理论压缩到电力安全生产上来,也同样会生出一朵鲜艳的花枝。”2006年度,在我们沛县公司党委的号召下,公司上下干部员工掀起了一股学习哲学的热潮。主要学习了马克思哲学思想,学习了《矛盾论》、《实践论》等一系列的哲学著作。党员干部首先带头学习,并写出心得体会。然后带领员工深入细致的学习领会。通过这次系统的学习,使公司员工真正知道的哲学的具体含义,以及与我们电力企业文化的理论联系,结合安全生产的具体实际,实质性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持续性,为理解各种政策和规章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心悦诚服的自觉的来遵守既定法则。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是唯物质的,寻求和探索物质运动的内在规律。《实践论》告诉我们,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同时也是哲学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践所得出的具体结论。实践论本身就是要求要用哲学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执行社会实践;然后在实践中再提炼理论。总之,实践论是行为指导方法,是提炼理论的指导思想。任何理论的发展都存在于矛盾当中,这个《矛盾论》就让我们深切认识到理论可以创新,而且必须创新的根本思想。使我们认识到电力生产也必须适时的进行理论的翻新,以达到真正的电力安全生产文化的健康形成运作。电力企业在历史和多年的努力下,在认真领会上级文化思想的前提下,形成了以“以人为本、安全生产、倾力奉献”的电力安全生产文化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具体实现“关爱生命、安全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为深化体制改革、加快两个转变保驾护航。人是第一要素,搞好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人员素质致关重要。“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育。”就能说明这个道理。

  电力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文化

  不少企业只找出了所倡导的是什么,而忽略了企业进化过程,导致了所倡导的和企业进化出来的实际文化出现了偏差。我们公司总经理刘军在一次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研讨会上曾说过:“认识电力安全文化,不要固定在字面上,而是要力求本质的观察。要用动态思维来领会和运用安全文化,同时要把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糅合进去,然后再进行电力安全文化理论的创新。再指导,再创新的思维。这样就可以形成一套恒久的利用安全文化的真正的本领。”电力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即便是文化,它也必须能够和企业各种制度互为作用,运用管理行为当中去,才能产生实际价值。安全文化就是指职工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习俗和习惯、安全理念,是职工价值观在安全方面的具体体现。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思维、什么行为。文化影响思想,思想指导行为,行为产生后果,所以建设稳固健康的电力安全文化意义深远。

  一个的企业文化显示的就是这个企业的个性。美国当代著名企业管理学大师彼得和沃特曼认为:“成绩卓著的公司可能创造一种内容丰富、道德高尚而且为大家所可以接受的文化准则,使员工情绪饱满,互相协调和适应,这样才会做出不同凡响的贡献。”这个结论的促成,其前提条件是:坚持以人为本;研读理论,具体实践;发现新理论,再实践的这么个良性循环的原则。对企业来说,重塑企业文化不是组织一帮文人,研究和讨论企业文化是什么,怎么做,而是将新的文化思想细化到企业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不断的企业变革。成功企业对文化的表现在不断变革和立即行动上。要想搞好安全安全生产,必须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会把“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达到“我会安全”的最终要求,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安全的行为成为自觉习惯。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搞好我们企业安全工作的基石。但是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即无章可循;二、制度很全面,但难以落实或落实不够,即有章不循,或执行不到位。无论是建章立制,还是制度落实,说到底就是一种责任感,而责任感来源于观念。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解决责任感的问题,观念变了,责任感也会增强。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制度也会得到很好的落实。笔者曾看到一种观点:“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以基础设施、管理制度为依托,才能大最大效果,是起补充作用的。”对这种观点,颇有异义。安全文化虽然需要很好的适应这两个条件,并有机的糅合在一起,才能生发出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安全文化在为安全生产服务的同时,也有它独立的特性(上文也提起),不能片面的把安全文化看成是一种附属的东西,应该把看作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有科技、理论的含量,但同时也有人文的含量,做得好更有意志的含量。它蕴涵于电力生产的基本现实中,同时也超越于这个现实。可以肯定的认为,当我们所设计或既定的、历史形成的可执行的制度和稳固基础设施出现了超常规的状态时,安全文化这种精神就可以使常规下出现奇迹,表现出独特的作用,可把损失降为可“预测”之下。我们沛县供电公司今年“6.30抗风抢险”过程中,据权威公布,如果没有广大员工拼力奋战和忘我的工作精神,这个损失还要更大。这种力量就来源于安全文化所迸发出精神力量,出现了许多感天动地的事迹。最大可能保证了电网安全运行,又把企业损失降低到最低。这时安全文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体现了广大员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这就是企业精神。这也达到了“大安全”的境界和效果。

  在弘扬和构建安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微观层面的工作。企业决策层对安全管理工作有切合实际的思路,能够提炼出符合本单位文化特色的安全理念,并使之深入全体员工之心。坚持不懈地抓安全培训。培训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有形阵地,多样性,经常性进行。专家授课、岗位练兵、案例教育、观摩学习、分析讨论,予案演练等,激发员工的兴趣和培训效果。还有,开展亲情嘱咐活动,建立互保对子。经常开展各种安全活动,比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安全文艺演出、安全漫画展览,安全征文活动等等。以此做到安全文化渗透,潜移默化、全面深入人心,达到安全文化在生产过程中大放异彩。这一切给安全应急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怎么完善应急管理?只有科学的安全管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独特的企业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把应急管理充实更完善。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以上篇幅已经说明了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由此而出现的效果。为了更完整的对标题加以论述,来探讨一下其必要性。

  安全文化建设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自身的需要。现代管理科学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的问题,认识问题,为管理其他环节创造条件。构建安全文化能够增强管理上的科学含量,强化员工的精神力量和奋进力。安全文化是电力行业安全生产的精神需求。安全是电力企业的基石,是生命线;安全生产文化就是电力安全生产的灵魂。同时电力安全文化也是电力体制改革发展的基本需求。在电力体制改革的今天,新的矛盾不断出现,社会对电力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想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管理,明确企业目标;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不可以的,没有安全生产文化同样不可以。只有搞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文化建设,通过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文化熏陶,环境影响等。激发全体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视安全生产为企业为企业生存的前提,增强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文化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全面浸润和根本补充。大家知道,引起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人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不安全状态是指客观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的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是指作业环境因气候条件、场地因素等导致的不安全状态;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电力生产不安全状态的人的行为。第三条,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如违章操作、习惯性违章等基本是事故的多发的主要根源。因此安全工作在既定的条件下,就要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其重要性相当突出。在安全管理上,时时、处处、事事监督每一位员工按规程办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就必然会导致安全管理不能全面细致落实。只有安全文化可以解决人的思想意识问题,烘托和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

  深化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采取的方法

  安全文化可以烘托和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就像安全管理可以弥补安全技术的不足一样。因此安全文化决不能成为“海市蜃楼,”应该紧密结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实践活动,具体办法是: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作为电力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从“被动型、强制型、经验型”的安全观转向“效益型、自觉型、系统型”的发展观转变,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文化体系,良好的安全文化应该建立在完善的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才能突出安全文化的最大价值和意义,才能做到“大安全”。企业开展安全文化不是特立独行的事务,而要在电力企业的总体理念,形象识别,工作目标与规划、岗位责任制、生产过程及监督反馈等各个领域都要融入安全文化的内容,这才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作用。注意评价实施安全文化的绩效,防止走过场、搞形式。动员广大员工时刻关注安全文化的发展和动态,领导更要根据企业运营状况,在数据和业绩上进行动态考量,以便更好的进行理论创新。安全文化要和思想建设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思想和道德教育,为弘扬安全生产文化服务。在技术领域内开展QC活动,把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纳入进来,以求全面浸透到每一位员工的灵魂深处。

  总之,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恒久的任务,善于总结、不断创新,经过长期培育,反复强化,以形成系统的、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让安全文化影响安全管理各个层面,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文化建设和“关爱生命,安全发展”息息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