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以不断地提升全员安全文化素质为基础 扎扎实实抓好彰武客运企业安全工作

2010-01-06   来源:彰武客运有限公司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彰武客运有限公司是一个拥有省际、市际和本地区营运线路6 9 条 、各种中高级客车103 台、具有国家二级企业经营资质、营运线路辐射20多个省市县、30多个乡镇的县级客运企业。公司现有在岗职工78人,年客运量78.9万人,年客运周转量7623万人公里,年创利税30余万元。

       近年来,公司从精心打造全国一流县级客运企业、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谐友爱彰武客运的奋斗目标出发,积极开展“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经过几年来不间断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突出地体现在公司的全体员工,都具备了高度的安全防范和管理意识,在这种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中,我公司相继荣获了阜新市“公用企(事)业依法维权先进单位”、“阜新市消费者满意单位”,“阜新市优秀模范和谐企业”、“辽宁省卫生模范单位”和“辽宁省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从2000年开始,公司连续着9年荣获彰武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截止到今年2月末,安全生产实现3345天。

  一、加强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

  道路旅客运输安全,不仅事关人民生命财产,更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此,客运企业第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在每名职工的心中,牢固地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意识,通过不同的渠道,让全体职工同管理者一起,时时刻刻地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那么,怎样才能够更好地让全体职工都树立起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坚持着常年在本职工作中自觉地重视安全呢?一个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让职工在良好的安全文化范围中,形成人人自觉重视安全,人人主动服务于安全的大好局面,以达到安全运营、维护安全信誉、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向前发展的最终目的。正是由于我们对企业安全文化有了这样深刻的认识,才能使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自觉地将安全文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坚持常抓不懈。

   二、加大对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努力形成全员重视安全的文化氛围

   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人是最决定性的因素。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行为,决定着企业安全文化的水平和发展方向。因此,要建设好企业的安全文化,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了形成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这几年,该公司不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千方百计地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从而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不断发展。第一是做好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员工们掌握客运安全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了充分调动起广大员工关注安全、重视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公司充分地利用班前班后会、职工大会、黑板报、春运简报、文艺联欢会等不同渠道,向职工们大力宣传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不断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使员工从更深层次理解各自岗位安全的内涵。第二是加强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工作,我们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岗位,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培训,公司新员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和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公司所有特殊工种和管理人员,都必须取得岗位资格证书方能上岗,公司站务人员,每个月培训两次,一次业务考试,培训和考试都离不开安全内容。除了这些培训内容以外,我们还选派优秀的管理人员参加省、市安全和消防部门的专业培训。结合“安全周”、“安全生产月”,公司举办全员安全知识考试、安全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使每一位员工都接受了多方位的安全教育,企业逐步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在实际工作中,该公司还主动加强与安监、消防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借助“外力”进一步抓实抓好公司安全文化工作。去年奥运会前夕,邀请了县安监局、消防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到公司来帮助我们搞消防应急演练,采取实战演习的方式,在演习场地设置了起火的车辆、在候车大厅模拟安放了爆炸物,组织司机、义务消防队员实地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全体职工都有了锻炼的机会。此外,还积极低参加安监、消防部门组织开展的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活动,参加活动的同时,既提高了员工的安全素质,又丰富了员工的精神生活,从而使企业的“安全文化”得到了飞跃和升华。由于常年坚持这样地抓职工的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全体员工都树立了较强的安全责任意识。

     三、健全组织,完善制度,认真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制

  为了抓好安全文化创建工作,公司首先成立了以法人代表为组长、主管生产副经理、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委会组织,负责公司的全面安全工作。建立了一支负责车辆运营安全、另一支负责消防、安全保卫两套专职队伍,共同来为企业的安全工作护航。每年年初,公司都要及时地签订三级《安全管理责任状》。即:总经理与分管副总经理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副总经理与车辆安全管理负责人和消防保卫安全负责人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车辆安全管理负责人和消防保卫安全负责人分别同司机、乘务员、专职保卫人员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将安全管理纳入公司各部门年终考核指标。公司各职能管理部门,做到年初有工作计划,日、周、月有检查和工作记录,季度有小结,年终有总结、有考评。此外,公司还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健全消防组织,使公司形成了以总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分管副总经理具体抓安全,公司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主体,“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责任管理模式。

  在健全了组织、明确责任的同时,公司又先后建立了《防火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用电管理制度》、《驾驶员安全行车制度》、《司乘人员每月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新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等二十多个安全管理制度,并层层贯彻落实。

   几年来,该公司还很好地坚持了安全生产“三例会制度”。这“三例会制度”一是安委会季度例会制度,由公司法人代表在每个季度末组织召开一次安委会会议,研究解决公司安全大事;二是司乘人员每月一次安全教育例会制度,由安全技术科组织召集全体司乘人员在月末的28日、29日分两天、两个批次对驾驶员进行安全知识再培训、再教育,邀请消防队防火监督人员、交警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理论知识、消防技能、道路交通法规培训;三是每周一次的安全生产例会制度,由主管生产的副经理组织召开,各生产部门负责人集中汇总、研究解决安全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通过安全责任划分和各种制度的建立,员工们增强了风险控制的意识,切实实现了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要保证乘客安全”的转变,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员工们自觉地识别身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害,专职人员做严、做实具体工作,非专职人员密切监视一切可疑包裹和可疑进站人员,公司调动了全员的安全防范和安全保卫意识,通过建立应急预案和实行一年两次的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了全员的安全防范能力和应急水平。

     四、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搞好安全防范,奠定安全发展的物质基础

     为了更加有效地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在每个年初,都要召开专门的安全工作会议,研究制定本年度消防安全资金使用计划,无论资金怎样紧张,也坚持做到在安全投入上不忽视,任何时候,都要按规范、按标准配置灭火器、消防锹、消防沙、消防水带等,确保消防设施时时刻刻安全有效。近年来,公司按照县安全监督管理局、交通局和消防队的要求,陆续地新安装了监控设备、三品检测仪、车务通系统。更进一步地强化了安全监管工作。对于安全工作,我公司上上下下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安全投入没有量的限制,该投入的就投入,就高不就低,宁愿多花一万元,不能少花一块钱。”

     安全防范一靠财力投入,二靠人员管理。为了在安全管理上不出现漏洞,我们围绕公司的整体安全,分四个方位布置人力,一是安排了10名年轻的男职工,负责看守门卫、负责检查三品,专职抓安全消防和安全保卫工作;二是安排了6名业务技术骨干,日检日查营运车辆,专职抓车辆运行安全:三是安排了9名职工,指挥车辆正点发车、制止超员、检查车辆灭火器,专职负责管理车辆运营秩序;四是安排了一名经验丰富的职工,专职抓公司的对内对外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在人员布局上,公司将32%的员工都部署在安全工作的岗位上,四点一线一个主题,就是抓好公司整体安全。这对于一个只有78名职工、属于民营企业性质的公司来讲,足以证明我们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舍得在人力和物力上进行大的投入。

  五、创新载体,拓宽建设渠道,进一步深化企业安全文化内涵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即要不断增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亲和力和亲切感,同时,还应努力创新方式方法,避免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要寓教于乐,寓教于各项活动之中,使员工在参与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努力营造一种安全文化氛围,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文化水平。在这方面,我公司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我们同县交警大队联合,在全体司机、乘务员中开展了争当“安全行车、优质服务”标兵活动,对安全和服务表现突出的车辆,颁发“安全行车、优质服务标兵”牌匾和奖金;这一活动的开展,对激励全体承包车主、各运营车辆安全行车,优质服务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公司还开展了以建设条条“爱心线路”为核心内容的“共产党员包车组”活动,雾雨雪等不良天气,对司机进行“爱心安全提示”活动。在一年一度的公司员工元旦联欢晚会上,公司组织职工自编、自演了一些反映客运安全的节目,采取三句半、诗朗诵等形式,将我们怎样重视安全、怎样抓安全的做法以及不注意安全会引发出的后果搬到了舞台上,启发、引导员工在工作中更加重视安全,通过以上不同的形式,我们把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