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创新安全管理 打造客运安全文化

2010-12-29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维护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客运公司大胆探索,勇于进取,在创新安全管理,打造客运文化方面,摸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工作的路子。现场监管是创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如何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管理者肩负起责任,关注细节安全。关注细节安全,不仅是企业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每一位员工自觉增强安全意识的具体表现。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四勤”,即:嘴勤:就是对不安全行为敢说,甘当“婆婆嘴”;手勤:就是多收集、撰写安全教育、警示宣传材料,印发给每位驾驶、维修人员学习;腿勤:就是多深入发车、维修现场一线,常督促、常检查;心勤:就是心中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心里永远装着“安全”二字。此外,还必须牢固树立起发现隐患的责任意识,真正使安全工作达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为了创新安全现场管理,分公司还推行了分管领导和管理人员走动式管理方式,把工作重点放在发车、维修、调度现场,实行现场办公,让管理模式动起来;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防范,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静态被动管理为动态主动管理。通过管理方式的转变,有效地杜绝了管理“盲点”,使各类事故隐患能够得到及时地发现和处理。从而,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密切了人际关系,增强了工作责任心,促进了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为抓好源头管理,客运公司重视驾驶员的聘用第一环节,应具备什么素质,达到怎样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使用什么样的人作为驾驶员等等,分公司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这不仅对公车营运驾驶员这样要求,对驾驶分公司车辆的责任营运驾驶员更是如此。在招聘驾驶员的过程中,对于交规理论、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的驾驶员,还必须与分公司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后方可上车。除此之外,分公司要求安全、调度、稽查管理人员每日坚持深入发车现场,给驾乘人员进行安全“打招呼,”提醒行车注意事项,查看当班驾驶人员是否随意更换、是否存在疲劳、饮酒、生病或情绪异常等不适应出车的现象,检查随车灭火器是否配齐有效,车厢内是否擅自增加座椅等等,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消除,决不让一台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驶出车站外。为了规范管理,分公司还对所属营运车辆驾驶员,实行了一人一档,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户口”,实现了看得见、拿得准、易控制、好管理的有效举措;在对驾驶员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对于违反分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者,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直至辞退处理。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有效地促进了分公司安全文明生产和质量标准化建设,保证了安全行车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

  打造客运企业安全文化,必须拓展安全文化理念的内涵,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珍惜生命的情感理念,安全效益的经济理念和预防为主的科学理念。”充分发挥员工参与的作用,全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力争达到最佳的效果。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是客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为了创新安全管理,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管理人员懂业务、会管理,更好地指导生产,保证安全,客运公司要求安全、调度、机务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四清楚”,即:对本单位营运车辆状况清楚,对各维修场地和维修条件清楚,对驾乘、维修人员的身体状况清楚,对本单位安全设施的使用状况清楚。通过“四清楚”方式的推行,使管理人员对自己所管理的情况了如指掌,指导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在员工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分公司从基础的教育和养成开始,从严从细,抓深抓实,让每位员工对自己工作现场的安全状况、本职岗位的各项程序都清楚,从而,不断提高员工按章操作、按程序操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加有效地杜绝违章行为,使客运安全文化建设的开展更加有序。

  加强客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但是,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更是最大的节约,它不仅能够为企业“减损”,而且还能够“增值。”同时,还应当深刻理解客运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在不断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规范,在规范中求深化,在深化中求实效;更应当与时俱进,努力进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具有特色的客运安全文化,确保道路交通客运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