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访欧归来话欧洲(上)

2006-02-15   来源:《现代职业安全》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编者按  建立和谐社会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必然提出的时代要求和历史性任务。在建立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仍然要坚持开放原则,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汲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我们才能真正建立一个现代的、富足的、文明的和谐社会。2005年暑假期间,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广告系教师赴欧洲考察。考察结束回国后,该系教师撰写出考察报告,汇辑成册。本刊从教师们的考察报告中摘编出部分内容发表,以使读者对欧洲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同时也使我们对和谐社会这一概念多一个理解角度。

 

城市印象

 

孙海垠(艺术教研室):漫步在佛罗伦萨街头,发现这座城市的美很独特,恬静幽雅,古色古香,自然景色的美和艺术的美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当你置身在雕像林立的广场,置身在教堂、宫殿和古建筑群的周围,望着作为佛罗伦萨象征的、用各色大理石砌成的钟楼,望着巍峨的宫墙,石头铺成的街道,铃声叮当的马车,街道两旁古老商店陈旧的门窗,你简直就像进入了一座中世纪城市,亲身感受到浓重的宗教色彩和古老的文化气息。在这座城市里,你几乎可以随时随地择其一角,拍摄下像油画一般的很有特色的照片。

 

刘元红(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琉森”是卢塞恩州首府,语言为瑞士德语,人口6万。琉森位于琉森湖(又名“四森林州湖”)的北岸,卡佩尔桥就建在罗伊斯河上,河水在这里汇入琉森湖。琉森距苏黎士1小时车程,距日内瓦2.5小时车程。由于琉森位于欧洲最重要的南北交通要道上,中世纪就在这里形成渔村,并建造了灯塔,为罗伊斯河和琉森湖上的船只导航,由此得名琉森(luzern卢塞恩),在拉丁语里意即“光明”。经过几个世纪,作为瑞士中部地区的中心,琉森已发展成为繁荣的贸易中心、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琉森也完好地保存了中世纪的风貌,是瑞士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王丹谊(艺术教研室):罗马建筑的发展得力于优良的材料和卓越的技术。罗马附近的火山灰堆积的岩层,提供了用之不尽的混凝土用料。混凝土便于塑造复杂的结构和不规则的平面和立面,不受用石块砌筑时必须遵守的构成规律的限制。混凝土表面可贴上砖石和其他材料,增加了装饰的可能性。罗马人善于运用拱券技术,它虽然不是罗马人的创造,但是他们继承而且大大发展了这种技术,使之更为完善和精美。

罗马建筑根据其主导功能可分为6类:①纪念性建筑,如凯旋门、纪念碑、纪念柱等:②公共建筑,如会堂、剧场、斗兽场、图书馆等;③宗教建筑,如神庙、祭殿等;④道路工程建筑,如桥梁、道路、城堡、城墙等;⑤市政建筑,如城市结构、广场、市场、法院、市政厅、排水系统、供水道等;⑥宫宅建筑,如宫殿别墅、公寓私宅等。

 

李兴国(公关教研室):罗马的导游在罗马元老院墙外的一座雕像前向我们介绍了罗马流行了2000多年的城市理念“SPQR”,意思是“元老院与市民同在”。理念中包含的民主意识显而易见。罗马的理念与罗马的市徽、母狼的故事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都是罗马城市形象的经典之作。

城市形象”指城市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该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总体综合评价,是城市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是该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深刻印象。这种评价包括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科学、文化、生态、环保等内容。公众对一个城市的评价,就是城市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形象是支撑城市发展的精神支柱,其作用是使公众一目了然地掌握城市特征与信息,并产生认同感。

 

朱建邦(公关教研室):欧洲城市的市政设施包括给排水系统均给人以很好的印象。欧洲多数城市降水丰沛,但道路上从不会看到积水,排水系统效率很高。我印象最好的是欧洲城市的餐饮垃圾(俗称泔水)处理系统,稍加注意,你会看到欧洲城市街道两边,咖啡馆、酒吧、小餐馆非常多,桌椅都整齐干净地摆在路边。但看不到我们城市中路边常见的倾倒泔水遗留下的黑黄色污渍,也闻不到酸臭味道。据说他们有专门的食品垃圾处理法规和处理设备,把餐饮垃圾利用专门的设备就地压缩干燥,密封处理后运出城市,进入指定的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再生饲料或肥料。欧洲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大片的城市公园、雕塑、绿地、花园、广场、书店、剧院等,也算是城市基本设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体现着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但个别城市如阿姆斯特丹的街道的清洁就很差,满街烟头废纸,就像清洁工在罢工,不敢恭维。

 

公共生活

 

贾立英(系副主任):在欧洲大都市的商场、旅游景点、中餐馆里,会遇上许多中国人。欧洲人今天才忽然发现,原来大陆中国人也很有钱,他们每到一地都要疯狂购买东西,欧洲店员也会整几句汉语“你好”、“谢谢”,以及对他们来说必须掌握的关键词汇“五十块”、“一百块”。在意大利罗马斗兽场外的街边兜售明信片的小贩口中也能讲出“人民币十元”,真让我们惊呆了!中国近年来经济的腾飞,已让欧洲人有了切身的感受。

至少从表面看,中国人活得劳累,欧洲人活得潇洒。曾在报上的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的文字:“欧洲人把钱花到了悠长的假期、较高的社会福利和一些低投入的精神消费上,一个人什么都不做,既没有消费也没有创造财富的时候比较多。”

中国人也时兴旅游了。然而,中国式旅游应该叫赶路。在国内如此,出国游更是如此。于是便有了这样的顺口溜:“上车睡觉,停车撒尿,下车看庙,对人拍照。处处都到,回家一笑——什么也不知道!”

 

李静文(公关教研室)初到意大利,女导游上得车来,讲明三规矩:理解司机,按时集合;理解警察,不要用相机照其值勤状态;理解小贩,不能讨价后弃购。

依照意国法律,汽车停靠路边不得超过5分钟,超时重罚,始有理解司机一说;欧洲刚刚遭遇恐怖袭击(指伦敦地铁爆炸),各国警察严加防范,不免有过激举止,他人若有指摘,有可能被疑为恐怖分子,于是便有理解警察一说;罗马的街贩很野蛮,意国黑社会猖獗,往往集中在旅游区和闹市,稍有争执,有可能招来皮肉之苦,甚至金钱损失,才有理解小贩之由。

 

温玉萍(系办公室):荷兰人为环保,更为健康,于是自行车成了荷兰的一道独特景观。如果说中国是世界自行车王国,那么荷兰就是欧洲的自行车王国。

近年来,自行车在环保、健身等方面的优越性凸显,成为荷兰人“迷恋”的交通工具。据说在阿姆斯特丹每年自行车失窃数目高达20万辆。难怪一个荷兰笑话说,如果你在大街上大喊一声:站住!你骑的自行车是我的!街上保证有一半的骑车人弃车落荒而逃。所以,在荷兰买自行车一定要另外买把好锁。现在,不到1600万人口的荷兰,竟有1600多万辆自行车,平均每人一辆还富裕。荷兰人30%以上的旅行是靠骑自行车完成的。

各行其道,这是荷兰政府为有效利用自行车而采取的第一项措施。荷兰自行车专用车道的路面很特殊。主干道大多是沥青或形状像砖块的红色岩石铺成的,而自行车道却多用较大的扁型瓦片形状的石头铺成,这与主干道形成明显的反差,极易识别。标志特殊,交规严格,这是荷兰政府采取的第二条措施。专门的自行车车道都有明显标志,便于骑车者观望。同时,政府规定,严禁机动车在专用自行车车道上行驶,有自行车道的地方,严禁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在荷兰的交规里,自行车被列为“普遍而又特殊”的交通工具,并将自行车定义为“慢速车辆”。 在阿姆斯特丹,市政府的官员们甚至部长骑自行车上班也并不新鲜。

常喝牛奶的荷兰人普遍长得高大,量身定制的自行车多是高车把、大轮、车身重而坚固,行驶稳定,刹车在脚上——倒轮闸。在阿姆斯特丹,大小运河上1300座桥栅栏处,成了理想的存车处。只见五光十色的钢丝链锁,顺着河边拴着男车、女车、童车,你挨我我挨你,一排排一溜溜的自行车,成了荷兰首都的独特景观。(待续)(供稿: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广告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