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煤气维修岗位工安全培训教材
适用范围:各单位从事煤气设施维修、检修、抢修等作业人员,如:电工、焊工、仪表工、维修工。
一、煤气的种类和性质
目前公司煤气的种类有:高炉煤气、转炉煤气。高炉、转炉煤气的性质: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易燃易爆、有剧毒的气体。
二、高炉煤气的主要成分 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生产的副产煤气,主要成份为
23%~27%的一氧化碳。
三、转炉煤气的主要成分
转炉煤气是转炉吹氧炼钢时的副产煤气,主要成分为
50%~70%一氧化碳。
四、煤气设施的概念
所有产煤气的高炉、转炉及产出的煤气流经的管道、脱水器、放散阀、加热炉、烟气炉、烧结机等均属煤气设施。包括与其相连的平台、走梯和其他介质(如蒸汽、氮气、水等)的管路、设备等。
五、煤气的理化性能
煤气的理化性能主要取决于煤气的成份,不同成份的煤气性质不同,易燃、易爆、易中毒是煤气的三大危险特性。中毒、着火、爆炸通常称为煤气三大事故。
六、煤气的危险特性
危险特性:一氧化碳爆炸下限
12.5%、爆炸上限74.2%,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电火花、炽热金属和610度以上的高温等能引起燃烧、爆炸。
七、煤气中毒、着火爆炸的控制措施 1、煤气中毒的预防措施: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比重为
0.967,同空气相近,一旦扩散到空气中,它就能够长时间在空气中、不上升、不下降、随空气流动。而一氧化碳又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人体的感觉器官是很难发现的,这样就更容易使人丧失警惕,但当一氧化碳一旦被人吸入人体后,由于一氧化碳与人的血红蛋白特别容易结合,而又难以分离,所以一氧化碳很快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带氧能力,使人体各基础组织细胞得不到氧气,特别是人的大脑皮层细胞,对缺氧的灵敏度最高,只要8秒得不到氧气,就丧失活动能力,人的指挥系统发生障碍,就会失去知觉,即造成煤气中毒。预防煤气中毒,除严格遵守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外,还要做到以下各点:
(
1)发现煤气泄漏要及时处理,发现设备冒出煤气或带煤气作业,要佩戴空气呼吸器。
(
2)进入煤气设备内或焊接煤气管道、设备要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如关眼镜阀或堵盲板,并用氮气清扫管道、设施,经煤气防护员检测合格后,持进入密闭空间作业票和动火票方可作业。
(
3)在煤气设备内或管道内作业时,要通知煤防员定时检测,发现煤气超标立即撤出作业场所,要求煤气防护人员检查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待煤气检测合格后和查明超标的原因后方可作业。
(
4)在煤气区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下表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时间
煤气区域允许安全作业时间与
CO含量对照表
CO含量
|
毫克/立方米
|
30
|
50
|
100
|
200
|
国际单位(PPM)
|
24
|
40
|
80
|
160
|
允许最长工作时间(分钟)
|
国家规定卫生工作时间
|
60
|
30
|
15
|
(
5)在煤气区作业必须两人以上,并有煤防员现场监护。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应立即通知煤气救护站和安全科,严禁自行进行抢救和处理。
2、煤气着火爆炸的预防措施:
构成煤气燃烧、爆炸的三个要素是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燃烧、爆炸便不能发生。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
1)控制可燃物:组织将动火地点15米范围内的可能发生着火的物料清除,(不能清除的物料用阻燃材料搧严,并在下面放置一个接火桶);氧气瓶、乙炔瓶远离动火地点15米;
(
2)控制助燃物:检查氧气瓶、乙炔瓶和输送胶管,防止泄露;发现泄露要及时更换或修理。
(
3)控制点火源:在煤气区严禁吸烟和私自动用明火,作业时要控制火花飞溅、摩擦、撞击、电火花和炽热物料等
(
4)吹扫或引煤气过程中,严禁在煤气设施上拴、拉电焊线,煤气设施周围40m内严禁火源。
八、煤气设施的检修 1、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时,必须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长期检修或停用的煤气设施,必须打开上、下人孔、放散管等,保持设施内部的自然通风。
2、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告知煤防员检测一氧化碳及氧气含量。经检测一氧化碳24ppm以下、氧含量19.5以上合格后,允许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携带一氧化碳及氧气监测装置,并采取防护措施,设专职监护人。
3、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煤气防护员取样分析时间不应早于动火或进塔(器)前
0.5h,检修动火工作中每两小时应重新分析。工作中断后恢复工作前0.5h,也应重新分析,取样应有代表性,防止死角。
4、带煤气作业或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应制定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并取得煤气防护站或安全主管部门的书面批准。
5、带煤气作业如带煤气开关眼镜阀、抽堵临时盲板、带煤气接管、高炉换探料尺、操作插板等危险工作,不应在雷雨天进行,不宜在夜间进行;作业时,煤气区40米内拉警戒带,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操作人员佩戴呼吸器,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工作场所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号、煤气压力表及风向标志等;
—距工作场所40m内,不应有火源并应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与工作无关人员应离开作业点40m以外;
—应使用不发火星的工具,如铜制工具或涂有很厚一层润滑油脂的铁制工具;
—距作业点10m以外才可安设投光器;
—不应在具有高温源的炉、窑等建、构筑物内进行带煤气作业。
6、在运行的煤气设备上动火,除应遵守《煤气设施的检修》中1和2的有关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除应遵守《煤气设施的检修》2和3的规定外,还应遵守:用可燃气体测定仪测定合格,并经取样分析,其含氧量接近作业环境空气中的含氧量;将煤气设备内易燃物清扫干净并确认在动火全过程中不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7、煤气设施检修前,应办理检修作业票,并采取安全停电的措施。
8、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所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
12V。如果看不清距作业点10m以外才可安设投光器;
9、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要求
受限空间作业:指在相对密闭、通风不良的有限空间内,有可能引发窒息、中毒、爆炸、火灾的作业。如:管道内、容器内作业、地下通廊作业等。
(
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经煤气防护站审批后方可进行;
(2)受限空间存在有毒有害介质或含氧量不足的,应事先进行空气置换或通风(可采取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两种方式);
(3)受限空间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时,应先进行置换,再进行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
(4)受限空间存在有毒、有害液体时,应先清除有毒、有害液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冲洗,冲洗后的废液要妥善处理;必要时,再进行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
(5)有毒有害介质有可能进入作业空间时,应采取可靠的断开措施,加盲板或关眼镜阀,关蝶阀、闸板阀门视为没有可靠断开。
(6)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先进行含氧量分析和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分析。氧含量应在19.5%-21%范围内,CO含量控制在24ppm以下;作业过程要有专人监护,监护人应熟悉有毒有害介质的特性和应急措施。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携带与该区域有毒有害气体向适用的检测仪和氧气检测仪,监测数据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执行应急措施。
(7)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监护人不准擅离岗位,要随时与作业人员联系,并配备相应通讯工具,监护人离开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到外面休息。
(8)在置换、通风、断开、检测分析合格,个体防护完毕,监护人员到位后,作业人员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作业人员应定时组织轮换,一般可按2小时人员轮换一次。
(9)作业结束后,清点人员,清理现场,结合生产单位确认无误后,方可撤离;否则,重新返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