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创新企业安全培训管理

2022-03-05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企业安全文化对职工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对企业安全培训存在问题的分析,引入职业健康安全体系、PDCA的闭环培训管理模式,创新开展安全培训,以高质量、多样化的安全培训,使职工的安全素质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并根据每个职工的实际情况安排个性化、系统化的培训方案、培训方法,引起职工的兴趣,把安全培训内容和实际工作有机的结合,切实提高企业安全培训效果,保障现代企业的安全发展。
一、企业安全培训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安全培训的认识不足。部分企业对安全培训的认识较为浮浅,不是站在企业实际需求的角度,主动研究、策划、开展安全培训工作,而是存有应对上级检查的心态,为满足培训量或其它要求,消极开展安全培训。造成安全培训工作的随意性较凸显,对安全培训工作的长远性缺乏认识,不能站在安全系统管理的高度来重视培训工作。基层往往强调安全培训工作的短期效应,从而使安全培训工作得不到长期的、系统的支撑,使部分已开展的安全培训工作流于形式,未取得良好的效果,使职工产生消极态度,不利于安全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二,安全培训策划不全面。
首先,培训需求调查存在差距。调查环节不足主要体现在策划之前不能深入基层,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全面掌握本单位实际状况,针对性的策划培训工作。许多企业在制定安全培训计划时,只是将一些调查问卷发到各层人员,让他们选择一些自己认为需要的培训课程,然后把这些调查内容汇总整理后,形成培训计划。然而,这种调研方式不能真正将基层需求反馈上来,缺乏深度、广度。
其次,培训策划存在不足。安全培训策划工作不能按照年度、季度、月度、周各个时间段制定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对象、规模、时间、地点、教师、形式、进度等。且未明确培训要达到的效果,而培训效果是培训最根本的目的,不明确培训效果,容易导致重形式不重实效的问题,从源头上就容易导致培训低效。
第三,培训实施存在不足。安全培训未突出职工的实践技能培训,到现场根据安全培训实际需求开展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的实际操作技能。
首先,培训内容不全面。安全培训内容未能将安全技术知识、操作技能、工艺设备方面的关键运行参数等内容纳入,不能真正、全面地提炼出岗位安全操作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容易失去重点,也不便督促职工熟练掌握。基层职工对这些安全知识、运行参数等必会知识不掌握,一旦运行参数不在日常控制范围内,就会直接导致生产、设备方面的事故,甚至直接引发安全事故。
其次,培训方式的选择未注重实效。培训以课堂教学、理论灌输为主,延续传统的老师教、职工学的教育模式,培训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普遍存在,现场培训和案例分析等较少,针对性差,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在培训中往往采取“上大课”的形式,这种情形造成有的员工重复学习对他们来说已经掌握了的知识。而有的员工又听不懂这样的培训课,由于如上原因造成培训工作往往不能取到良好的效果。对一些年龄大、年龄小的职工,没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致使其学习、掌握安全知识效果不好。
再次,培训实施过程不严谨。教师在讲课之前未预先针对培训内容准备教材或课件,而是依据培训主题即兴发挥,严重影响到授课的效果。
第四,培训测量方式单一。企业各级对安全培训的测量方式多采用考试的方式,未立足于现场实际,对职工培训后现场行为、操作技能表现情况,与培训前后进行对比,在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标准化作业是否有提高和改善,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对培训后的人员行为没有跟踪,统计分析,进而不能真实反映出培训绩效的现状。
上述现象,一直困扰着企业安全培训工作。为此,我们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安全培训需求调查、培训策划、实施落实、反馈环节深入分析,夯实培训过程控制。
二、安全培训管理的创新
引入PDCA闭环管理机制,从“需求调查-制定计划-实施培训-绩效评估-持续改进”五个关键环节,逐项落实。
(一)全面识别安全培训需求。
企业开展培训工作之前,做好安全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全面的培训需求分析,能指引企业更准确地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确立培训内容,并有助于企业更合理利用培训资源。
第一,突破调查的局限性。针对安全培训的覆盖面,调查从领导层、管理层、班组长、岗位职工等四个层次逐层开展,关键要深入员工层面识别需求。针对性开展各层次的培训需求调查。
从管理层面识别需求:实际工作与工作要求是否有差异,如果有差异,则有必要培训;工作是否有绩效,如果工作没有绩效或没有达到目标则要分析何处影响绩效,员工知识、技能、态度等是否有欠缺,如有则要培训;还要考虑培训员工是否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如果有其他方式则不一定要培训,否则培训效果会受影响。
从员工层面识别需求:要将培训需求调查工作落到实处,管理人员要走出去、走下去,“走出去”——要借鉴兄弟单位或行业领域内单位的经验和好方法;“走下去”——要走到职工中间,通过走访、倾听、了解职工的心声和内在需求。确定岗位需要人员掌握的技能是什么?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根据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发现员工作业情况与作业标准之间的差距。根据员工实际表现与标准要求的差距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员工发展计划和培训计划,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使员工的素质得到提高,最终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挖掘职工阶段性培训需求。将企业年初、年终集中组织开展安全培训需求的调查模式逐步完善,增加培训过程的培训调查。从制度中明确安全培训调查工作规定,明确调查的具体时间节点,并将基层定期开展需求调查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将职工阶段性的培训需求进行有效挖掘。大力引导、鼓励职工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提出自身培训需求,基层管理人员要定期收集职工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将阶段性需求形成有效的反馈内容,
培训需求识别环节。职工的培训需求通过调查加以反馈只是培训调查工作的一个方面,对于安全培训工作来讲,管理者还需要采取主动分析、识别的方式,运用分析技术,识别培训需求,开展相应工作。如结合单位特点,找出本单位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及根源,确定解决的培训方案;分析岗位的内容、标准,达到要求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分析员工的安全综合能力和意识水平,确定需要培训及培训的内容。
(二)合理科学策划安全培训
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依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制定计划时应清楚:WHAT培训什么内容?WHO培训什么人(培训要有针对性)?谁来培训(应选择内部还是外部人员授课)? WHY为什么进行培训(培训的目的)? WHEN何时培训(在什么时间及多长时间)? WHERE什么地方进行培训?什么培训方式(授课、实际操作)?在明确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制定适宜的培训计划。
第一,课程设计。按计划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安全培训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授课者的综合素质、经历、培训对象情况、培训的目的,培训时间、培训形式等不同,则课程的内容与素材也不会相同,好的课程在模块结构应是严密的。如围绕基础安全知识将应知应会、岗位操作标准、存在危险因素、设备工艺关键参数、岗位应急操作等内容纳入培训计划,逐项实施。
第二,培训应分类型、分岗位、多层次。全面盘点,细分安全培训对象,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材、师资和培训方式,并按生产实际、岗位作业的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的策划。特别是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岗位人员的安全培训,针对性的细化培训内容。根据作业方式的不同,培训内容的着重点也应随之不同,充分考虑此环节的策划阶段。如不锈热轧厂、线材厂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班组每月至少分别组织开展2次针对性的危险预知训练活动和岗位练兵;针对每一操作步骤可能存在的危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并细致的分析。以作业指导书为标准,结合实际、反复训练以实际操作为重点内容。开展标准化练兵,如起重作业、电工作业及临时性作业和检修作业的练兵;根据本班组岗位实际特点,班组活动中体现到,哪个作业步骤需要改进、完善,突出加强练兵,练兵后,班组要很好的进行总结,好在哪里?差在哪里?谁练的好,好在哪里?谁差差在哪里?怎样取长补短?其他组员如何通过学、练,能更好、更快的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
第三,科学设置培训内容科。在安全管理中,对不同岗位人员的安全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不尽相同。应根据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方案,明确对象、规模、师资、时间、地点、负责人、形式、进度等,培训内容要因岗设置,除设置安全生产基础课程外,还应设置专业课程;程;并根据人员变动、新增设备等情况,设立再培训课程,再培训课程可有所简化,以解决现场生产变化中相关人员得到有效再培训、再教育。太钢职工教育中心根据各二级单位的安全培训需求,聘请中国社会科学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多所学校的专家教授,开展相关的讲座培训,将安全知识、技术、技能引入课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培训方式的选择注重实效。将传统的培训模式,转化现场实际操作培训以及案例分析,增强了安全培训工作灵活性和多样性,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结合实际开展各层次的培训,班组的安全培训内容应贴近实际,需要哪方面的操作技术,培训哪个方面,提高培训效果,班组长要做到当心里有数,及时的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本班实际开展,针对常见的违章类别、班组作业活动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应知应会内容,反复的进行培训,让班组培训有针对性,能形成闭环,班组培训后,要组织进行考试或其他形式培训效果的检验。
(三)夯实培训落实环节。
第一,搞好培训组织。培训实施前应做好准备:授课者在培训前就确认培训目的、检查教材内容、明确授课方式、决定授课辅助工具、培训时间分配等,培训过程应加强与职工互动交流,让职工真正参与进来;企业为安全培训提高优越的教学条件,如固定的培训场所、多媒体器材、培训使用的仪器等;培训教师须具备专业安全技术知识、丰富的技能,良好的讲解传授能力,并能驾驭控制课堂气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能够因人施教,让职工在有效的培训时间内,掌握更多、更牢的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