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比做一部“交响乐”,那么,安全教育则是这部“交响乐”的“主旋律”。因为,企业要发展,安全是保障。企业要壮大,员工的素质教育是关键。而安全教育则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抓住了员工安全素质的提高,就等于抓住了新形势下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主线。
以我厂为例,作为蓄电池行业,其安全生产的突出特点是:生产任务时紧时松,极不平衡。这是由于市场新、急、难、特等合同不断增加所造成。由此导致生产组织异常复杂,现场安全管理难度加大。而受市场大潮和其它因素的影响,部分领导和员工的思想情绪往往会出现较大波动。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又集中反映在“重效益,轻安全”上。因此,除了抓好常规的安全教育外,我厂还采取了安技员挂靠分厂等管理方法,有重点地对分厂实行安全管理。这样,更拉近了安全管理部门与生产一线的距离。不拘一格、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也由此展开。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做法是:每当新的生产计划下达后,安技人员即根据各工序的工艺、材料、设备设施、工装器具和现场物流等情况,对各生产班组人员实施“超前”安全教育。指出下一步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做到安全教育“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前不久,我厂有两个大厂房进行大修,为了保证修房、生产两不误,我们把“预防性”安全教育贯穿于厂房大修和生产过程的始终。使全厂员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全面完成了厂房大修和生产任务,而各类事故为“零”。
生产作业中,操作者能否遵章守纪,与其心理状态有关。不同的心理状态支配不同的操作行为。因此,摸准违章者的心理状态,有的放矢的进行安全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通过长期的、科学的、耐心细致的安全教育才能把企业内那些“明知故犯”的违章者变成遵章守纪者;把那些马马虎虎、不负责任的人变成认真负责的人;把那些不顾他人和自己安全的人变成“三不伤害”的人。
工伤事故是企业安全工作薄弱环节的集中表现,我们不希望发生事故,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一起事故都是对员工进行安全素质教育的最好反面教材。现身说法的警世效果比干巴巴的课堂教学不知要好多少倍。但是,多年来,在许多企业里有一种贯用的做法,即;每当有较大的事故发生,事故单位除了对事故责任人“严肃处理”外,为了让广大员工“吸取教训”,又是培训又是考试,对考试不及格的员工还要进行处罚。一时间,安全培训成了企业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其声势可谓浩大。这种做法看起来是对事故的一种还击,但终归是亡羊补牢,带有很大的突击性、被动性和波动性。这种做法往往会事与愿违,它会给员工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结果,事故仍有发生,企业陷入更加尴尬的局面。
许多企业在查处隐患、纠正违章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严格奖惩措施,但动态的安全总是难以保证。人们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那些习惯性违章者在见到安技人员时才知道纠错,他们往往会相互告知;“检查的来了”。他们此时想到的是被扣分或罚款。而安全检查者走后,依然我行我素。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如何把员工的操作行为逐步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是安全教育工作的一大课题。
我国“入世”以来,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保证健康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所重视。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这句话的深刻含意。员工积极稳定的情绪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消极浮躁的情绪则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因素。恶劣的生产环境会使员工产生烦躁厌倦心理。简单粗暴的安全教育会使员工产生逆反心理,由此而产生的包括心理隐患在内的事故隐患是无约束力的。很难想象,一个被漠视、被粗暴对待的生命、一个连基本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人会对企业、对社会有善意的回报。
安全教育是企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实施的本身也是对安全生产工作探索的过程。随着员工安全素质的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教育“主旋律”才会更加优美动人。企业的安全生产“交响曲”也就步入了“本质安全化”的殿堂。
上一篇:加强职工安全教育与培训的必要性
下一篇:进场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培训